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学理论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并以学生自主性发展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实践
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小组合作。我认为提倡合作学习有以下的几点价值:
1.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合作小组基本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大大降低,更多的是给予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课题,并在小组中担任角色,承担任务,这就为学生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铺设了路径和舞台。
2.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主要通过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内化和与他人进行比较、判断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活动任务的分担与成果共享,相互交流与相互评价,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这就为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3.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体精神。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来确定目标、制定方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一合作过程,既是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过程,更是学生之间能力、情感、心理不断调整互补、互动统整的过程。这种合作,通过相互启发、激励,发展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与团体精神的形成也具有奠基作用。合作学习的目的还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到学习活动中来。要关注有效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进行有效的思考,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有效的发展。
以下以Project English.七年级下册Unit7 The Birthday party Topic 2为例,谈谈我在本节课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本课以教学情态动词“can”的用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句型的结构是:主语+can加动词原形和can+主语+动词原形?,此句型简单易懂,学生们很快就轻车熟驾了.接着,我安排了两个小组活动。
(一)以四人为一组,每个人谈一谈自己会做的事,然后派出一名代表作出汇报,汇报的结果另我满意,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有的同学骄傲的说:“I can play the piano.”“I can recite many Chinese
poems”“I can sing English songs”较差的同学也能说出:“I can sleep”“can eat a lot of food.”这样的句子而我故作惊讶地竖起大拇指夸奖,“You are great!”、“Very good!"”课堂上我利用初一学生爱表现自己和喜欢受到表扬的心理,激励他们开口说英语,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知识运用于交际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也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同时也让我适时地了解了同学们的兴趣和爱好。
(二)仍以四人为一组,讨论这个话题:“We want to have a party next Sunday evening.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看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多最好,我将授以“积极小组的称号.”这次的活动更加激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谟献策使劲地想出一些新颖的点子,英语较差的同学表达不出来,他们干脆讲汉语,让同一组的同学译成英语,当我在各个小组中了解情况,来回穿梭时,总是有同学问我一些还没教过的单词,“老师,把垃圾拿去扔怎么说?”“老师,照一张全班相怎么说?”“老师,把桌椅摆整齐怎么说?”原来,这组同学想在晚会之后清理垃圾,那组同学想合个影留念,还有那组,他们想把乱了的桌椅摆整齐。于是,新的单词和词组“take out the trash”,“take a photo of all the students”,“make the desks and chairs”就在不经意中被学会了。
在不断的课堂实践中,学习小组起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现在,小组活动成为我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常以愉快的心情接受他们给我的教学带来的喜悦的成果。
合作性学习是一种互协助的学习方式,教师将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增加学生课堂上参与的机会,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在各项活动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积极、主动的,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现成的知识点,还有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且随着教学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趋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越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团体竞赛、分组活动的激励下,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研究合作,有利于培养推己及人的精神和共同争取团队胜利的荣誉感。
参考文献:
[1] 郝志平. 英语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J]. 当代教育科学, 2006,(14)
[2] 郑钧. 浅谈小组活动与合作学习小组[J]. 英语辅导(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6,(02)
[3] 周惠. 论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全作能力培养[J].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6,(03)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实践
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小组合作。我认为提倡合作学习有以下的几点价值:
1.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合作小组基本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大大降低,更多的是给予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课题,并在小组中担任角色,承担任务,这就为学生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铺设了路径和舞台。
2.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主要通过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内化和与他人进行比较、判断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活动任务的分担与成果共享,相互交流与相互评价,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这就为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3.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体精神。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来确定目标、制定方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一合作过程,既是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过程,更是学生之间能力、情感、心理不断调整互补、互动统整的过程。这种合作,通过相互启发、激励,发展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与团体精神的形成也具有奠基作用。合作学习的目的还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到学习活动中来。要关注有效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进行有效的思考,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有效的发展。
以下以Project English.七年级下册Unit7 The Birthday party Topic 2为例,谈谈我在本节课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本课以教学情态动词“can”的用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句型的结构是:主语+can加动词原形和can+主语+动词原形?,此句型简单易懂,学生们很快就轻车熟驾了.接着,我安排了两个小组活动。
(一)以四人为一组,每个人谈一谈自己会做的事,然后派出一名代表作出汇报,汇报的结果另我满意,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有的同学骄傲的说:“I can play the piano.”“I can recite many Chinese
poems”“I can sing English songs”较差的同学也能说出:“I can sleep”“can eat a lot of food.”这样的句子而我故作惊讶地竖起大拇指夸奖,“You are great!”、“Very good!"”课堂上我利用初一学生爱表现自己和喜欢受到表扬的心理,激励他们开口说英语,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知识运用于交际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也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同时也让我适时地了解了同学们的兴趣和爱好。
(二)仍以四人为一组,讨论这个话题:“We want to have a party next Sunday evening.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看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多最好,我将授以“积极小组的称号.”这次的活动更加激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谟献策使劲地想出一些新颖的点子,英语较差的同学表达不出来,他们干脆讲汉语,让同一组的同学译成英语,当我在各个小组中了解情况,来回穿梭时,总是有同学问我一些还没教过的单词,“老师,把垃圾拿去扔怎么说?”“老师,照一张全班相怎么说?”“老师,把桌椅摆整齐怎么说?”原来,这组同学想在晚会之后清理垃圾,那组同学想合个影留念,还有那组,他们想把乱了的桌椅摆整齐。于是,新的单词和词组“take out the trash”,“take a photo of all the students”,“make the desks and chairs”就在不经意中被学会了。
在不断的课堂实践中,学习小组起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现在,小组活动成为我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常以愉快的心情接受他们给我的教学带来的喜悦的成果。
合作性学习是一种互协助的学习方式,教师将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增加学生课堂上参与的机会,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在各项活动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积极、主动的,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现成的知识点,还有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且随着教学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趋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越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团体竞赛、分组活动的激励下,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研究合作,有利于培养推己及人的精神和共同争取团队胜利的荣誉感。
参考文献:
[1] 郝志平. 英语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J]. 当代教育科学, 2006,(14)
[2] 郑钧. 浅谈小组活动与合作学习小组[J]. 英语辅导(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6,(02)
[3] 周惠. 论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全作能力培养[J].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