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育改革模式的探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_usern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师不仅是高等教育实践的主体,也应当是教育研究的主体。以探究高校教师教育改革模式为目标,结合天津农学院的教师教育改革经验,对当前高等教师的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高校教师教育要做到培养和培训相衔接;要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课和实践课;要面向社会,做到多元化办学层次;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要体现学术性,加强综合性,进而为高等教育乃至各级各类专业技术教育提供合格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改革;学术性;综合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1-0146-02
  在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中,高校教师应当而且必须成为研究者,这不仅有助于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而且也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1]。教师的教育研究既有类似于社会实践与教学科研的一面,又有其固有的特性,基本上属于行动研究,它要求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自主反思意识的确立,运用各种手段分析和处理教师本身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矛盾[2-3]。本文以探究高校教师教育改革模式为目标,结合地方高校(天津农学院)的教师教育改革经验,对当前高校教师的教育改革提出一些看法与体会。
  一、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改革研究的必要性
  高校教师作为一个培养大学生的普通研究者,必须以培养当代学生为己任,以教学研究的态度、行为对待当代高校教育研究工作,其责任重大。这种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教师的教育改革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高校教师的教育改革研究不仅能加强教师对当代大学生教育教学的认识,而且发展成为高校教师对新思想的运用,激励教师对高校教育理念的追求,关注学生的成长,指导他们如何成为国家之栋梁。
  更重要的是当今社会新的教学理念、思想、方法不断涌现,以及教学改革方法日渐增多,然而高校教师教育改革至今没有成型的模式,只有依赖于高校教师不断分析问题,解决出现的各种矛盾,以培育学生为目标,主动参与,把这一“不变”的教育改革的模式,变成“万变”的教育改革的模式,才能跟上当今社会与时俱进的步伐。
  2.高校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够把教学活动和学校课程真正融为一体。高校课程的改革为大学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高校课程的改革与高校教师充分融合,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注重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大学课程改革与高校教师相互结合,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3.高校教师的教育改革研究也是我国科技进步和教育科学繁荣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师的教育改革是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有生力量。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改革必然要求教师关注当今社会发展动态、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寻求新的科技手段,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然而这种理念必须通过高校教师不断的科学实践才能体现出来,进而解决高校教育教学中不断涌现的诸多问题与矛盾,因此这对于当代高校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意义重大。
  4.高校教师的教育改革研究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更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也能促进高校各个专业的发展,使教师的尊严感、价值观有所增强。在高校教师的教学中,高校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成长。
  高校教师应当及时吸收当今社会最新的科学技术,融入大学课堂教学中,讲授给高校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新的科技知识过程中成长。只有经过这样的教育改革,高校教师才能成为教学实践的主导者。
  5.教师教育改革研究有助于高校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高校教师的社会与科研实践教学,有助于高校学生对课程的理解。高校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得出当代社会最新的科研成果,能够更加丰富高校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与教师相互沟通,使学校的专业化更强。因此,高校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必须依赖于高校教师的社会实践和科研知识水平。
  二、高校教师教育改革模式探讨
  1.高校教师教育要做到培养和培训相衔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校主要从事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做到新进的教师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半年,培训地点在天津师范大学,并进行结业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担任高校教师。天津农学院除了要求教师岗前培训外,还鼓励教师出国深造。我校规定,四十周岁以下的副高级职称教师,均可出国深造,进修学习,借此机会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另外,我校还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如果博士学位证书拿到,学校均可报销学习费用。我校经过这样的教师培养和培训相衔接,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已经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截至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中,专任教师占比达到60%以上。其中,213人具有博士学位,115位教授、221位副教授,我校具有博士学位和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已经占全校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从而积极推进我校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努力开创教师教育新局面。
  2.高校教师教育要面向社会,做到多元化办学层次。为了迎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天津农学院提出多元化的办学理念,做到培养天津沿海都市型农业特色专业的人才,开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我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出发点,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鑄校”发展战略。我校适应都市型沿海城市发展的需求,以服务于大城市农业为目标,合理调整学校各专业的设置,形成适合现代城市农业发展的各专业生态群;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框架下,天津农学院强化“宽、适”性人才培养模式,几十年来向全国输送了大批农业类高校人才,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通过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在全市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3.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要体现学术性,加强综合性。在当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人人都要懂得科学技术。因此,高校教师承担的各门专业课程,必须具备学术性,要把当今前沿的科学技术融入教学中。我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近几年来,全校取得的科研成果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600多项。做到“产学研”一体化,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做到学以致用,通过企业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提高学术水平,形成我校自己的办学理念。
  4.教师教育改革要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课和实践课。我校教师充分利用农业类的学科优势,增加农业类课程设置,合理提出包括基本理论课、实践教学技能训练课课程比例,以及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根据我校实践性比较强的农业类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实行“一书多证制”的教学制度,诸如CAD取证、测量证、兽医医师资格证、会计证等均与学校的学位证挂钩,各专业学生取得上述专业证书后,方能取得该专业的学位证书。在此基础上,加大学校各专业实习比重,延长专业实习时间。
  三、结语
  高校教师是培育国家栋梁的主要教育者,以培育新人为己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发展。因此,教师职业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的劳动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与承认。高校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不可回避,且为各个高等院校高度重视。高校教师教育改革最终的目的都是一个——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修养,进而为高等教育乃至各级各类专业技术教育提供合格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武海顺.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模式与实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4):46-48.
  [2]苑芳江,王选章.基于协同创新的教师教育改革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1-4.
  [3]张伟坤,罗一帆,张长海.创新顶岗实习模式助推教师教育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206-209.
其他文献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摘要:本论文概述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总结了根据授课对象不同采取分层次研讨式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效果,指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所需完善的方向。  关键词:研讨式;食品微生物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85-02  一、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至
摘要:大学双语教学的宗旨,是对专业的英语知识的学习,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能够在各个领域中对两种语言熟练使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而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进入开展双语教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与高等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相符。目前,我国大学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此,本文对能源与动力专业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双语教学;存在问题;
摘要:生物工程作为工科专业,以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为主,因此,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而高年级学生专业生产实习的开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设置,对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模式进行介绍与分析,并对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后续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生物工程;生产实习;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Q8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
摘要: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回顾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凝聚爱国热情。本文以一所高校在纪念长征胜利期间所举办的活动为例,综述了在大学生中传承长征精神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长征精神;高校;大学生;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216-02  长征是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远征,红军队伍在
摘要:在现有大学生不是根据个人发展潜力选择大学专业的背景下,景德镇陶瓷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采用开设《材料科学前沿》系列讲座,分别在专业概况、培养方案、技术现状、研究前沿、行业需求等方面,充分介绍本专业特色和发展需求,增加学生的专业认知。学生通过分四个学期进行的系列讲座,能够认识本专业的历史发展进程、知识体系的学习重点、能力或素质的培养重点、研发的前沿技术及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等,从而能树立明确
摘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下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成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首要问题,是让学生诉求和教师教学方法选择相契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以河套学院为例,进行全样本调查和分析,为日后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学生诉求;教学方法;契合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088-02  近20年来,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契合,已成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本文对目前在巴真、北柳、沙皦地区任教的54名普通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了汉语教学情况的调查,通过调查志愿者情况、志愿者所任学校的情况、志愿者汉语课堂教学的情况,分析志愿者在汉语教学时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泰国;志愿者;汉语;教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71-03
摘要:创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兵源预储班的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为例,为实现国防与国民教育,军队需求与高校培养、社会需求与军队成长融合,切实破解我国大学生预征入伍的重大战略难题,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兵源预储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063-02  实现军民融合教育,推进兵源预
摘要:物理化学内容抽象逻辑性很强,教师只有注意把握内容的系统性和趣味性,并与学科特色、生活实践相结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享受到物理化学学习过程带来的别样乐趣,教与学也会相长,教学质量自然得到提高。  关键词:物理化学;引导;思考;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213-02  物理
摘要:韩汉两种语言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语言形态和句式结构的差异性较为突出,也最能反映两种语言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对于母语为漢语的韩语学习者而言,掌握两种语言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其理解、翻译都有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韩汉对比;语言思维;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