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GaN IMPATT二极管的交流性能研究

来源 :微电子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eita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p型宽带隙材料SiC替代p型GaN,制作了一种p-SiC/n-GaN异质结双漂移(DDR)IMPATT二极管.对器件的交流大信号输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GaN单漂移(SDR)IMAPTT二极管,p-SiC/n-GaN新结构DDR器件的击穿电压、最佳负电导、交流功率密度和直流-交流转换效率都获得了显著提高,器件具有更宽的振荡频带.该器件新结构在交流功率密度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交流功率密度达到1.97 MW/cm2.该二极管是基于宽带隙半导体材料设计,这为GaN、SiC材料IMPATT器件的设计与制造提供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三倍频器输出功率和匹配性能差的问题,基于TSMC0.18μm CMOS工艺,提出一种用滤波器作为匹配电路的三倍频器.该三倍频器输出匹配性能好、功率损耗小,提高了三次谐波的输出功率.对晶体管静态特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升输出功率.流片后的实测结果表明,在31.5~36 GHz输出频率范围内,输入功率为0 dBm时,最大输出功率为-6.2 dBm,基波抑制比大于12.35 dBc,二次谐波抑制比大于8.2 dBc.三倍频器的电源电压为1.8 V,直流功耗为36.9 mW.核心电路面积为0.35 mm2.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作为一种可有效地应对硬件安全问题的电路结构,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环形振荡器(RO)PUF由于不需要完全对称的布线方式,因此被认为是最理想的PUF结构之一.现有的ROPUF设计愈加复杂且需要“硬宏”来固定电路,这导致PUF的移植性很差.文章利用FPGA中固有的进位逻辑资源实现RO PUF,通过将3个进位逻辑中的11个异或门级联,经配置实现11阶振荡环,有效解决了可移植性问题,避免了使用“硬宏”来固定电路.采用Xilinx Spartan-6,对提出的结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65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56 Gbit/s PAM4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前级为差分形式的跨阻放大器,采用共栅前馈型结构降低输入阻抗,并在输入端串联电感,有效提高了跨阻放大器的带宽和灵敏度.后级放大器采用具有线性增益控制的多级级联可变增益放大器,实现对输出摆幅的自动控制.输出缓冲器采用源极退化技术来拓展带宽.后仿真结果表明,在100 fF光电二极管的寄生电容条件下,所设计的光接收机前端电路的-3 dB带宽为24.4 GHz,最大增益达到66 dBΩ,等效输入噪声电流为17.0 pA·Hz-1
在非易失性存算芯片(CIM)中,大规模阵列的栅极等效电容以及远距离传输导线的等效电容严重限制了字线驱动电路(WLDC)的切换速度.非易失性存算器件工作所需的多电压域的压差已远超字线驱动电路中单管耐压范围.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存算的高速字线驱动电路,结合阵列的工作原理,采取多级预处理电压控制方法,将多电压域多种高压进行可选择的分级传输,大幅降低了传播延时.采用箝位分压结构,降低字线驱动电路中单器件端口压降,解决了字线驱动电路的耐压与高压切换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可将频率为100 MHz的1.2 V低压域输
室温下石墨烯具有电子迁移率高、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优异、导电性好等独特性能,是当今最受关注的二维材料之一.与传统无机氧化物材料相比,石墨烯气体传感器具有工作温度低、能耗小、恢复性高的优点.文章对两种石墨烯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根据气体选择性不同,将石墨烯气体传感器分为检测CO和CO2气体传感器.分别对其灵敏度、气体响应灵敏度和响应时间等特性进行分析对比.此研究对此类传感器的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为了研究多层石墨烯对声表面波的放大作用,分析了外加电场下石墨烯载流子的可变电导率,研究了不同衬底下多层石墨烯声表面波放大器的放大性能.对比研究了 ZnO和CdS为衬底的石墨烯声表面波放大器,分别对其在不同载流子漂移速度下的放大倍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ZnO为衬底,载流子漂移速度大于且接近声表面波相速度时,放大性能是最优的,α可以达到34.92 dB.
玉米被称为“黄金作物”,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较高,市面上常见的玉米有甜玉米、糯玉米和老玉米,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王富军表示,并非所有玉米都适合糖友吃,挑选玉米也是有讲究的.rn甜玉米和糯玉米就太不适合糖友吃.甜玉米又称水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其中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果糖,食用后易使血糖上升;口感绵软的糯玉米则含有较高的支链淀粉,很容易被消化吸收,食用后血糖的上升速度比其他谷物快,糖友也应尽量避免食用.
期刊
对于工作电压为5 V的集成电路,低压触发可控硅(LVTSCR)的触发电压已能满足ESD保护要求,但其较低的维持电压会导致严重的闩锁效应.为解决闩锁问题,对传统LVTSCR进行了改进,通过在N阱下方增加一个N型重掺杂埋层,使器件触发后的电流流通路径发生改变,降低了衬底内积累的空穴数量,从而抑制了 LVTSCR的电导调制效应,增加了维持电压.Sentaurus TCAD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增加额外面积的条件下,改进的LVTSCR将维持电压从2.44 V提高到5.57 V,能够避免5 V工作电压集成电路闩锁效应的
自动轨道衡用于对铁路货车进行识别、称量并对称量数据进行处理.本文从轨道衡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与工后沉降、轨道衡基础的厚度与抗冻胀埋深、排水设施及轨道衡专用接地装置设置等方面介绍了其关键技术.从整体道床最小长度、引线轨道的静态几何尺寸、钢轨接头和防爬、整体道床轨道与普通有砟轨道过渡段设置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轨道衡所在区段的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针对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设计时需要补充和强调的内容.
针对高压BCD工艺使用SCR器件ESD保护时面临的高触发电压与低维持电压之间的矛盾,设计了 一种多嵌入阱可控硅(MEWSCR)结构.相比于常规SCR结构,首先,通过移动阳极/阴极的N+/P+掺杂区引入辅助泄放器件,MEWSCR结构实现了二次触发,增加了维持电压;其次,通过在阳极P+区和阴极N+区下方分别嵌入N浅阱和P浅阱,增强非平衡载流子的SRH复合作用,降低SCR的再生反馈效应,提高了维持电流.基于0.18 μm BCD工艺,采用TCAD软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新型MEWSCR器件的维持电压提升至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