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huosh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目的:对慢性盆腔炎的中西药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将136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以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再加中西药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6%比对照组73.5%明显要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的中西药结合治疗有着确切疗效,为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比较理想方法。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 慢性盆腔炎; 疗效分析
  慢性盆腔炎属于妇科一种常见疾病,是由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急性炎性病变的迁延发展所致,有着病程比较长、低治愈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1],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上以西药单用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而我院近年所采用的慢性盆腔炎中西藥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比较好。现进行如下报道。
  ⒈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我院2012年9月~2013年5月所收治的13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3~50岁之间,患者有着7个月~6年不等的病程。经B超检查显示34例伴有盆腔积液,26例伴有盆腔囊(实) 混合性包块。对于肝胆疾病、血液病或糖尿病导致的继发性感染也不能排除。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方面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存在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让两组患者全部采取半卧位休息措施,以便使脓液于直肠子宫陷凹积聚有利,控制住炎症,并采取液体类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不必要的妇科检查要尽量避免。给予对照组患者头孢呋辛4g、甲硝唑 2g和0.9%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滴注,1次/天,每个疗程为7d。以对照组治疗为基础,再给观察组患者加入中药治疗。采用茯苓 12g、苦参和赤芍各15g、蒲公英和败酱草各30g、苍术和桃仁各9g、延胡索 10g等为中药基本方并随症酌减;为伴带下量多的患者加入椿根皮和黄柏; 为触及炎性包快患者加入莪术和三棱;为伴情志不舒和乳房胀痛的患者加入柴胡和郁金;以小茴香和桂枝加入伴小腹冷痛患者;以杜仲和桑寄生加入伴腰部酸楚患者;以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等加入伴体虚乏力和肛门坠胀的患者。按2次/天水煎早晚分两次服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均3个疗程,在患者月经期停药。
  1.3疗效标准
  患者消失了症状和体征消失,经妇科检查也正常,为治愈;消失了症状,经妇科检查改善显著为显效;稍微减轻了症状、体征和妇科检查为有效;治疗后没有任何改善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以率(%) 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⒉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和73.5%,前者高于后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见下表 1。
  表 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例( %) ]
  ⒊讨论
  慢性盆腔炎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性生活、流产、分娩、盆腔手术、放置宫内节育器以及刮宫等等,其与腰骶部疼痛、下腹涨痛、坠痛、下腹痛( 双侧或单侧) 、腰酸下坠等症状相伴,严重者将对工作造成影响。以西医看来,厌氧菌为主的多种病原体为其病原体,而生殖道黏膜逆行性感染为其基本传播途径,其进入盆腔有着经血液、淋巴传播以及直接蔓延等很多种方式[2]。在中医看来,该病为血瘀长期形成于盆腔,血瘀是因月经期没有注意卫生而感邪气使其相接于淤血,在胞中瘀阻,或者由于七情内伤、郁结气机而导致血行受阻,或者为寒凝血滞甚至瘀热壅积。不同的病机使机理均为瘀阻胞脉和冲任,造成不通畅的经行或使血未归经。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原因在于治疗急性盆腔炎不彻底或患者较差的体质迁延病程而导致,其中不一定非有急性盆腔炎病史。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不理想,中西药结合疗法为一种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3]。若治疗不及时或不适当,就有产生不孕症及异位妊娠等的危险,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因长期慢性腹痛产生影响,以至影响到家庭及社会的稳定。所以必须对慢性盆腔炎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按中医的观点,下焦滞留湿、热、气滞、血瘀等基本都是造成慢性盆腔炎的原因。在本方中,不仅有清热解毒利湿类杀菌药物,还有能使盆腔微循环改善的理气活血化瘀类药物,再因患者不同的患者兼症和体质而有针对性地随症加减,能与患者病情实际切合。治疗与静脉滴注抗生素结合,疗效也比较满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6%比对照组73.5%明显要高 (P<0.05) 。
  总而言之,慢性盆腔炎的中西药结合治疗有着确切疗效,为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比较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付淑清.中医妇科学M].2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13-319.
  [2]李清瑞.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 8) : 106-107.
  [3]崔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60 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1) : 5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来我院中医内科就诊的156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诊治疗法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中医内科所研究的156例偏头痛患者中,痊愈112例,好转2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愈率7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归纳了舌诊在温病辩证论治中的意义,为温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为温病的处方治疗、用药进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舌诊; 温病; 辨证论治; 意义  从“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可知中医舌诊历史悠久。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发明切脉方法的扁鹊,到“方书之祖”的张仲景[1];从首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多发病之一,临床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本文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进行分组对比分析。临床结果表明慢性支气管炎在急性发作期治疗过程中,止嗽散与阿莫西林和氨溴索联合应用优于单纯使用西药(阿莫西林、氨溴索)的治疗效果。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目的:对深刺天枢治疗老年性便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旨在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观察深刺天枢和常规深度针刺天枢治疗老年性便秘的近期疗效,并初步评价深刺天枢的安全性。结果:深刺天枢治疗的总有效率100.0%、近期治愈率57.7%,且无任何副作用,安全性好。天枢是大肠经的募穴,是阳明大肠经气深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目的:分析督灸疗法联合心理康复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72例勃起功能障碍,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6)与观察组(36),对照组采用疏肝益阳胶囊治疗,观察组督灸疗法联合心理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IEF-5评分明显优于对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目的:探讨顽固性呃逆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于我科的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25例接受中药汤剂治疗,试验组25例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 整理收集我院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52例,中医组82例应用中医治疗,实证以麻黄、前胡、甘草、白芍、杏仁等入药,虚证以紫河车粉、冬虫夏草、远志、党参、陈皮等入药,西医组70例应用西医治疗,应用阿莫西林+盐酸氨溴索,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中医组显效率52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人体脾肠病症在中医临床上的表现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进行就诊的1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脾胃气虚、肠道不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以中医治疗为主的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6.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蒙医药文化对蒙医药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从以下方面促进蒙医药文化的健康发展: 将蒙医药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发展规划、加强蒙医药文化研究、加强蒙医药从业人员蒙医药文化教育、加强蒙医药文化保护工作、打造蒙医药文化品牌、推进蒙医药文化产业化进程、加强蒙医药文化教育宣传基地建设、加强蒙医医院文化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对内科疑难急危症诊治的疗效。方法:选取了2012年3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内科疑难急危症患者30例,其中经过检查确诊为急性心绞痛11例,急性肠梗阻9例,急性黄疸肝炎10例,对患者进行对症中医治疗,观察其术后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选患者在接受中医方式治疗后,临床症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