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识字能力的策略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识字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探究,坚持做到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的造字法,帮助学生在了解汉字的音形义的基础上培养识字能力;利用微课的优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鼓励、督促学生养成运用字典进行自主学习汉字的习惯,提高识字能力。这几大关键方面,不断提高学生对于语文识字学习的兴趣,打造语文学习的基础,为其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坚实的铺垫。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识字能力;培养策略
  作为一个执教低年段的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课前预习时,学生们一看到课文后面那一长串必须会认、会写的字就直皱眉头,唉声叹气;课上识字写字时,一些学生总是提不起兴趣;课后巩固时,很多学生经常是写着写着就这里丢一笔,那里添一笔。面对学生不容乐观的识字现状,常常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不断的反思中,慢慢意识到识字不单单是认识某个字,见字教字不仅会使老师筋疲力竭,还会消磨掉学生识字的热情与兴趣。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在方法的引领下,消解学生抵触识字、害怕识字的消极情绪,让学生爱上识字并能轻松识字。
  一、用造字法指导学生识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出现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汉字,基本是用到了前四种造字法。因为低年段学生在识记汉字时,多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的造字法,既符合低年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帮助他们在了解汉字的音形义的基础上培养识字能力[1]。
  下面,以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日月水火》这篇课文为例,简要叙述如何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造字法,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日月水火》这篇课文,不仅有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日、月、水、火”等8个汉字,还有与之相匹配的图片和对应的古文字。以“日”为例,在教学时可以先指导学生将“日”和它的古文字“”对照起来观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教师需要告诉学生“日”是个象形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古人观察到太阳是圆圆的,所以就画了一个圆圆的轮廓,又添了一个代表太阳光的短横。我们今天看到的“日”字就是从古文字“”演化来的。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文中的“月、水、火”等汉字与它们的古文字之间的相似之处。学生经过仔细地观察、比较,自然而然就会发现这些汉字的古文字更像是一幅幅画,书上的“月、水、火”等汉字就是由这些画出来的古文字演化出来的。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造字特点后,教师可以本册教材识字表中的象形字归纳出来,给每一个汉字配上图片以及古文字。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识记每个象形字。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其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起来会感到轻松,感到有趣。今后,每当学生看到“云、雨、羊、大”等象形字时,他们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与这些字相匹配的图片和古文字;其二、这种渗透造字法的教学策略是适合迁移的,学生的识字能力会得到锻炼与提升。
  二、巧用微课,让识字更多彩
  2.1课前预习,强化音形义的识记
  教师在录制识字类微课时,应充分考虑学情以及汉字的特点,将微课制作得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学生在学习生字前一天就可以在电脑或手机等设备上查看老师已经录制好的微课。观看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的微课的过程就是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汉字的音、形、义的记忆过程[2]。
  下面,将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这一课的识字类微课为例,做一个具体的阐述。因为微课时长的限制,所以微课的内容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教师只需要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字录制微课。《坐井观天》一文中有“井、观、沿、答、渴、喝、话、际”等8个生字,教师可以选取“井、渴、喝”这三个字录制微课。“井”是后鼻音,学生们容易读成前鼻音。在录制微课时,教师可以自己录制一段绕口令:东边一口井,西边一口井。井上一盏灯,井里没有影。录制这段绕口令的目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跟着老师多念几遍,引导学生发准后鼻音“jǐng”。“渴”和“喝”的字形接近,孩子容易混淆。为了区分这两个字,教师可以从它们的偏旁着手,编一则儿歌:渴了要喝水,没水不解渴。喝水要用口,没口喝不了。教师还可以为儿歌配上与歌词内容相符合的卡通图片。录制儿歌的原因是低年段的学生容易被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的吸引。和着节拍,学生们一边唱一边记,一边识记字形一边区分字义[3]。
  2.2课后复习,规范汉字书写
  虽然每节语文课,低年段的语文教师都会安排时间让学生练字,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习字速度以及对新事物的遗忘速度不一样,课后的巩固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课后,学生同样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等设备查看老师已经录制好的微课。微课的主题是“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视频中,教师一边范写已经学过的汉字,一边讲解书写要点。现实中,学生伸出小手一边观看微课,一边书空,跟着教师一起写。这既起到了复习旧知的作用,又达到了规范学生书写的目的。
  三、妙用字典,让识字更扎实
  小学阶段,字典是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最重要的教学工具。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三中介绍了音序查字法,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二中介绍了部首查字法。学生在掌握了这两种查字典的发法之后,不管是会读不会写的字,还是会写不会读的字,都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了解生字的音、形、义。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仍有不少学生不喜欢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第一反应是向老师或者家长求助。尽管一些学生的手中已经抓着打开大门的钥匙,但是他们依旧止步不前。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教师可以采用查字典竞赛这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积极性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
  部编版二上语文教材中的最后两篇课文是《纸船和风筝》、《风娃娃》。这两篇课文通篇没有一个字是注音的。学生们想要将文章读通、读顺会觉得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就可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查字典竞赛”。为了强化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建立奖励机制,给最先认全文中生字的小组颁發小奖品。随着学生们查字典的能力提高了,教师可以每天布置学生认识某一个偏旁,并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认识更多的包含这个偏旁的字。比如在学习了“被”,认识了“衤”旁之后,学生们可以通过查字典认识更多“衤”旁的汉字,比如“袜、袖、袄、裤”等。学生们查字典的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教师需要鼓励、督促学生养成运用字典进行自主学习汉字的习惯,提高识字能力[4]。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十分重要。教师需要根据低年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及汉字本身的特点采用儿童感兴趣的方式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从而达到提升识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廖琳.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提升识字能力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255-256.
  [2]王玉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识字与写字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311.
  [3]杨玉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6(07):29.
  [4]殷开梅.提高小学语文识字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3(03):112.
其他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不仅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化学教学要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它的重要诀窍在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我国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对学生采取的语文科目的教学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学常识、多音字以及具体生词的教学,很多老师会忽视对于学生进行一定的诗歌教学,导致学生表现出来的语文素养不够高,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诗歌学习的时候会和其他学生产生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小学三年级阶段的语文老师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诗歌教学,提高学生的诗歌分析能力和背诵能力。本文重点
期刊
摘 要:现阶段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主要围绕文化素质的教学展开,很多的学校忽视了对于学生的音乐科目,美术科目以及体育科目的教学。针对这种现象,小学阶段的学校领导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在小学阶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艺术素养,加强对于学生的体育,美术以及音乐科目的教学力度。本文重点研究我国小学高年级阶段美术科目的有效教学方法,美术科目作为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以及综合素质的科目,对学生的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希望本文的
期刊
摘 要:当下教育领域的教职人员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的提高。尤其针对于初中九年级的学生而言,通过培养其自主的学习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在之后的高中学习中得到极大的益处。因此推动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能够促使学生逐步的形成整体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学习的意识。  关键词:九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分析  引言:通过相关的九年级语文教师针对于学生的学习个性以
期刊
摘 要:语文是对语言进行学习的重要科目,通过语文的学习让小学生能够更加顺畅的将自己内心想法表达出来。阅读是让读者了解作者的想法和观点,而写作则是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是用来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础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应用读写结合策略开展教学工作,以此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进行探讨,为其他语文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门语言,因此也成为了中国广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所以有些学校从小学就开始设置英语课程,有些学校从初中开始,甚至还出现了双语幼儿园。不过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学习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困难,英语的学习需要从掌握词汇的基础开始。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重要性;途径  英语中的词汇量是非常大的,
期刊
摘 要: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子曰;“温故谓之新,可以为师矣。”对于学生来说,旧知识就是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  关键词:数学思维 情境 启发 独立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性强,面对具有趣味性的事物时可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积极运用趣味性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将系统分析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针对性的提出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趣味性教学法;应用策略  数学对于
期刊
摘 要:在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下,信息技术和各个学科的整合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改革的推进中发挥着较大的助力。因此,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也应顺应发展趋势,加强课堂的信息化构建,使得教学的开展得到多重保障。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思考  前言:目前,整个社会都处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在我国不断的推行中,对于美术学科的教学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美术学科作为一项艺术类学科,它是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学科,中学生除了日常文化课的学习之外,他们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也受到了全社会很大的关注。在我国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学方面,情感教育运用在其中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美术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情感教育对于美术教育的影响也是越来越深,对于初中学生的美术作品来说,只有他们在创作美术作品的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