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地区“双千田”生产现状及主要模式

来源 :甘肃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jieh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西地区“双千田”生产现状及主要模式骆得功,朱汉武(定西地区农技站定西743000)“双千田”主要是通过粮、经作物之间的间作、套种、复种等形式,以达到钱粮双丰收。建设“双千田”、发展“双千田”是促进农业生产由温饱型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的一大举措;是把农...
其他文献
我省农作物育种进展分析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730070)刘积汉,陈刚(-)选育和推广应用农作物新品种,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核心技术,在农业增产增值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息
陇薯161-2是目前国内选育出的淀粉含量最高(20.09%~24.25%)的马铃薯新品系,既适宜粮菜兼用,又可作为工业加工原料,该品系对晚疫病高抗,对病毒病具有田间抗性,一般亩产薯块1130~3750kg;比各地主栽品种增产9%~125%,适宜我省高
我省干旱半干旱和高寒阴湿地区的粮食生产潜力及发展意见甘肃省农科院(兰州730070)王林安1显著的变化定西县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氓县和张家川县为高寒阴湿地区,这3县先后被国家列入“三
<正> 近年来,我院糜子育种和推广工作进展较快,从1988~1992年先后选育出了陇糜3号、4号、5号和6号同时还完成了“陇东旱地复种糜子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及“陇糜4号大面积示
期刊
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的发展与展望韩靖国,高世铭,兰晓泉,朱润身(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农所兰州730070)一、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的发展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系指分布于淮河、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广大
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8271-56-2具有较高的旱作丰产性和较广的旱作适应性,平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是一个强冬性的高产稳产型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性强,株高适中,较抗倒伏、耐
胡麻枯萎病是全世界普遍发生、危害最重的胡麻病害,在防治上主要靠抗病品种。本文报告了高抗枯萎病丰产稳产胡麻新品种陇亚7号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适应范围、种植方法和
<正> 马铃薯微小种薯技术是通过专门的种薯生产技术将马铃薯生产用种微型化、无病化、整薯化,以求解决和部分解决马铃薯生产用种量大、调运困难、种薯抗逆力差、种性退化快、
翻译课程学习阶段,本人选取了日本“微风会”会长玉田澄子的《大地之花》中的部分章节进行翻译。本报告基于此翻译实践,总结了本人的翻译实践心得。《大地之花》是玉田澄子的
<正> 莜麦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我省莜麦播种面积约80万亩,定西地区占全省播种面积的50%左右。长期以来,由于品种老化单一、混杂退化、耕作粗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