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中概率模块的生活化教学实践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对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有积极作用。文章从初中数学概率模块教学入手,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率模块;生活化教学
  概率模块是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每名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数学课堂也要有所创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数学思路铺垫,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掌握并运用概率模块的知识点。
  一、注重概率的知识概念,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概率作为初中数学的重点模块,有着天然生活化结合的基础。生活化教学是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加强数学知识回归生活运用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来说,刚接触概率内容,教师可以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从最基础的讲解开始,为学生细化基础的数学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估计一些事件的发生概率,但是直觉往往是不准确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概率知识,解决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思维模式,如“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小花买彩票会中奖”这些都是概率事件,都是不确定的,以及最典型的“掷硬币”实验,都需要学生形成一个概率意识,才能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组,给出教学例题,让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九年级上册“概率初步”相关练习题:下表包括投篮次数、进球数、进球频率三个列项,让学生通过投篮次数、进球数两项数据,计算出每组数据的进球频率,让学生对概率学知识产生印象深刻的记忆。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共同营造良好、活跃的数学学习氛围。
  二、强化概率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数学感知
  数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先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概率模块是数学学科的重点,涉及随机现象、必然事件、偶然性事件、概率计算等复杂的理论知识。与代数、几何相比,概率学的知识更为简单,但是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也更为严格。只有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入各种概率学知识,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感知,循序渐进地扩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新知识,收集各种各样的数据,也可以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加强师生交流,绘制各种统计图和统计表,开展实践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上册“概率初步”课后练习题时,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平台的优势给学生讲解。如
  图1,已知有一只蚂蚁要吃食儿,在分叉的树枝上有两个食物,蚂蚁在分叉口的时候向不同分叉走的概率相等,问蚂蚁有多大概率可以吃到食物?
  这种生活化的题目有趣味的表达方法,不仅需要学生读懂背后的数字语言,更要结合概率方法来分析解决。“不同分叉走的概率相等”,说明有两个分叉时的概率是[12,] 如果有三个分叉,走其中一个的概率是[13。] 由图1可知,蚂蚁走到每个食物分叉上的概率都是[16,] 但是题目问的是“能吃到食物”,所以應该把两个概率相加,得到[13]的结果。
  三、引入概率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师要制定出合理的课堂教学计划,恰当地融合概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和生活中学会“收集、整理、描述”数学,并学会统计和整理,理清各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引导者,要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在制定方案之前,要从学生的思维发展入手,适当转换教学模式,带领学生领略各种模式下的数学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教材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章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实际的图表,让学生学会读表、读图,加深对概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图2是琳琳家用水情况统计图,很清楚地展示了琳琳家从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用水情况,更加方便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据。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琳琳家第三季度的用水量最多,为25吨,而且第三季度刚好是夏季,符合夏季用水量多的特点。通过图象结合的数学教学情境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学科,涉及各种各样的数据,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计算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创新和发展。教师教学概率模块时要注重多样化,通过多元化的教学题材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提升学生的数学感知。初中生想象力非常丰富,只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J]. 学周刊,2020(4).
  [2]任太平.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J]. 新智慧,2019(22).
其他文献
插图绘本创作是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很受欢迎的教学课题,特别是现代插图不仅应用于书籍,更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宣传等多个领域。现代绘本创作也因其灵活的表现方式更符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本文内容为视觉传达专业一次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实践总结,研究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文中介绍了本次研究过程中两个实际教学案例,说明了现代插图的多元表达方式,插图的拓展教学不仅为叙事性故事提供可以呈现的视觉画面,在商业宣传、网络媒体等各种活动中都扮演重要角色。
摘 要: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初中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去积极学习与探索化学知识,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化学思维  探究式教学并非简单地开发和创新未知知识领域,而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气氛,创造一定的条件,结合更多的资源和素材丰富课堂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而项目式学习则是以学生为主并且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一种教学模式.以素养为本的化学项目式学习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学生化学
基于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特点,以武汉纺织大学伯明翰时尚创意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基础课程“灵感生发(Inspiration)”为例,从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课程的构建、教学策略这3个方面,探寻景观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创新思路,介绍课程设计过程、多元化教学方式及科学化的评估体系,以期为国内高校景观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陶瓷智能卫生洁具目前是产业陶瓷发展最迅速、相对完善的一个卫生陶瓷类别。根据陶瓷卫浴产品的市场调研分析和社会主流趋势,智能陶瓷卫浴产品亟需进一步研究、设计创新。以“事理学”角度从传统陶瓷卫浴产品的现状入手,对陶瓷卫浴设计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使用环境与使用条件进行系统调研,发现问题,运用人体工程学知识,对智能陶瓷卫浴产品从开发规划、细节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探讨智能陶瓷卫浴设计的创新以使陶瓷卫浴产品更好地为人服务的设计解决方案。论述应用“事理学方法论”,将智能陶瓷卫浴设计与使用人群的舒适度和现代健
本文从时间维度梳理了20世纪至21世纪著名的借鉴经典产品的现代设计,其中对Akari 1AD灯、Le klint 101灯、Calliope吊灯、普鲁斯特椅和路易斯?幽灵椅的设计过程进行详细的案
在当今工业设计工程硕士教育中,将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已经形成。划为工学硕士下的“工业设计”,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艺术学与工学共有的“工业设计”专业。探索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尤为重要。通过对CDIO理论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教学结构的研究,探索以CDIO理论为基础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论述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可行性与方法,阐明该教学模式对工业设计工程硕士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课堂习题教学中,教师逐个讲解习题的方式,教学效果往往不会太理想。如何在时间有限的习题教学中抓住知识要点,学以致用是值得思考的。从中学数学课堂习题教学的角度,探索提高学生解答数学习题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习题教学方法,以讲解习题为手段,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及规律的运用,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学解题技能和技巧。同时,提高学生在课堂习题教学中的参与度与互动性,转变课堂习题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以提高数学素养。
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是中国大学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工业设计专业作为融合了科学技术、社会学、心理学、商学的交叉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爱国情怀、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的培养和引导。东北林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在课堂教学中导入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外观设计作为项目制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给学生进行了一次结合了中华文化情怀和爱国主义信念的思政教育。
阅读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的重要手段.“1+N”链接式阅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资源,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信息整合、文本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