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技能人才 服务产业升级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nxy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2015年和2020年,技能劳动者需求将分别比目前增加近1900万人和329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分别增加约540万人和990万人。我国高技能人才发展现状如何?如何打造一支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同时又具备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职业培训处处长冯政就这些问题结合《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规模扩大 结构优化
  《教育与职业》:哪些人才是高技能人才?我国高技能人才发展现状如何?
  冯政: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这些年来,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是高技能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二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制定了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国家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制度的范围。三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企业行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主体作用开始得到发挥,一批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高职院校紧贴市场需求,与企业密切合作,在加快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作用。四是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得到加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化鉴定、企业评价、院校资格认证等多元评价机制初步形成。五是高技能人才竞赛选拔机制逐步健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蓬勃开展,已成为加快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渠道。六是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加强。以首席技师、首席工人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开始建立,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工艺创新和带徒传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发挥。七是对高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崇尚劳动、尊重技能、重视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教育与职业》:现有的高技能人才能否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目前,还有哪些工作有待突破和解决?
  冯政:近年来,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与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高技能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匮乏。二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三是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高技能人才仍然面临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切需要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对加强高技能人才素质培养提出新要求。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具备高超技能、良好理论和技术知识素养,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将成为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需求主体。
  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员的需求日益强劲。一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迫切需要提升技能劳动者队伍素质。二是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服务技能的人员。三是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迫切需要培养一批相关领域的技能人员。
  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对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将长期存在,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逐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人口和劳动力的规模与结构变化对就业形势产生深刻影响,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未来10年以至更长时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每年实际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新成长劳动力规模呈下降趋势。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将加快向发达地区和城镇转移。我国经济发展将更多依赖人口素质和劳动者技能的提高。
  高端带动 整体推进
  《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将达到1.4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同时,全国将建成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00个左右技能大师工作室。
  《教育与职业》:我国为什么要制定一部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这一规划的现实背景是怎样的?
  冯政:发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政府指导调控作用和市场在高技能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为基础,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龙头,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用好用活高技能人才为根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推动技能劳动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贯彻实施这一规划,我们将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市场调节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二是产业政策与高技能人才开发政策相互协调的原则,三是高端带动与整体推动有机结合的原则,四是机制建设与能力建设并重的原则。   《教育与职业》:这部规划提出了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哪些目标?
  冯政:总体来说,我们的努力目标主要有三个基本方向。一是高技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明显提升。到2015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25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4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7%左右。高技能人才每两年参加技能研修和知识更新不少于15天,拥有特殊操作法或技能革新、发明专利的高技能人才占所在单位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不低于50%。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4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高技能人才每两年参加技能研修和知识更新不少于30天,拥有特殊操作法或技能革新、发明专利的高技能人才占所在单位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不低于80%。二是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得到健全和完善。统筹社会优质资源,建立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到2020年底前,全国建成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000个左右技能大师工作室。三是高技能人才开发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政府、企(事)业单位、院校和培训机构及个人在职业培训和技能开发方面的权利、义务将得到明确和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将进一步加大。同时,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培养好技能人才 使用好技能人才
  我国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健全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二是完善公平公正、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构建有效激励、切实保障、合理流动的高技能人才使用机制。四是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五是形成多方参与、密切配合、共同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教育与职业》: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将面临哪些主要任务?我国将在哪些方面找到突破口?
  冯政:到2020年,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健全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组织、引导各类行业和企业,结合生产和技术发展需求,大力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培训,积极探索引导职工在实践中学习和成才的有效途径。推动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同时,建设一批城市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二是完善公平公正、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多元评价机制,进一步健全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规范鉴定程序,构建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
  三是构建有效激励、切实保障、合理流动的高技能人才使用机制。以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目标,引導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完善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和社会保障的各项政策,建立有利于激发高技能人才岗位责任感和创新创造活力,实现高技能人才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使用机制。
  四是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选拔和树立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典型,使劳动光荣、技能成才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形成多方参与、密切配合、共同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新格局。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
  《教育与职业》: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我国将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来实施这一战略?
  冯政: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贯彻实施本规划作为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推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全国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体系。
  二是建立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度。要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单位绩效评估、干部政绩(业绩)考核、相关经费划拨的重要依据,切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控和评估。建立高技能人才规划实施情况监测指标体系和报告制度。除不定期抽查各地执行情况外,2015年和2020年,还将分别开展两次大规模检查评估,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中期和终期评估总结。
其他文献
以往报道表明,褪黑激素(melatonin,MEL)对癫痫活动有作用,但结果并不一致。有实验表明MEL有抗痫,也有证据支持MEL有促痫作用。本文用海马内微量注射的方法,观察了MEL对青霉素所致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定准重难点——“咬定青山不放松”  确定好重难点,是
用多管微电极技术,在麻醉,自主呼吸的成年大鼠观察了微电泳谷氨酸(L-Glu),γ氨基丁酸(GABA)及其拮抗剂DL-2-氨基-5-磷酸戊酸(AP-5),荷包牡丹碱(BFIC)对前包氏复合体(pre-Botzingercomplex,preBotc)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并测试了AP-5,BIC分别为L-Glu,GABA效应的阻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无论在孤独症儿童的教学中还是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孩子,使孩子乐于学
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生性好动,他们往往把体育课当成了课间活动,不守纪律,不受约束,显得特别自由,如果教师听之任之,那就成了“放羊式”的课堂了。这样的体育课是要不得的,既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体育课不能没有组织,那么,我们体育教师要如何把孩子吸引到课堂中来,让孩子们喜欢上体育课呢?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体育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要
一节成功的品德课不仅需要教师有课堂驾驭能力,还需要教师有深入挖掘教材的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的,对于教材,不能以“填鸭子”的形式充塞孩子的头脑,当教师一遍又一遍传授给学生似懂非懂的道理时,不妨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和加工,适合孩子们的“胃口”,因地制宜,将品德课引向室外,引向自然,引向生活。只有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才会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真实体验。笔者结合自己
本工作旨在研究P物质和生长抑素在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功能分化,在支配后二头半腱肌(PBST)的α运动神经元轴突组成的PBST神经细束上,记录皮下电刺激(0.2ms,3V,1Hz)诱发的屈反射性发放(PBST反应)。伤害性重夹
[摘要]“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培养”三课堂联动机制站在全局高度,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纳入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当中,三个环节不可或缺,有机衔接,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连续性、有效性,为国家输送了品学兼优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外实践 企业培养 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闫学军(1968- ),女,辽宁营口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社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脑仿生电刺激及其序贯治疗脑外伤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的脑外伤PVS患者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并随机分为3组:rTM
应用慢性埋值电极技术以电生理结合行为学的方法,在大鼠明暗分辨学习中,于每实验日训练前给DG微量注射CABAb受体拮抗剂saclofen 1 ul,观察此处理对海马DG突触效应及行为习得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