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英语教学手段的优化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garetclou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被使用得广泛。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好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我们是从教学手段的选择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能发挥学生主体性、要从实际出发和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及要选准时机运用来优化中学英语教学手段的。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手段;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71-01
  教学手段是辅助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教学手段可对教学过程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科学地选用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段就是选择利用教学挂图和录音机,功能比较单一,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较平淡。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最佳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有的课可以在语音室上,有的课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有的也可以使用幻灯片、电视录像,还可以用实物或模具。那在选择教学手段时,应注意哪些方面,才能使现代教学手段到达更优化呢?在这里,我们也作了些思考。
  一、教学手段的选择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多媒体教学课堂是一个有序的控制过程,有着极强的教学针对性,其课件设计是为一定的教学内容服务的,寓知识于娱乐之中,从而熟练地掌握语言规律,提高听说的能力,让学生能熟练应用外语交际。因此,多媒体可以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其中课件的制作很重要,课件当中所选用的资料必须是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所有的教学内容或任务都要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各个知识板块的比例一定要得当,时间分配一定要合理。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盲目下载网络资源,以娱乐为目的而忽视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的教师认为英语课堂多媒体使用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其实不然。每一节课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因此每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也不一样。有的要用多媒体上,有的并不适合,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事实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受到干扰。同样的,在一堂课里内容也要看适用不适用,切忌连篇滥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训练,首先要弄通、吃透训练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情况、受训对象,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遴选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否则,只是一味的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大量的运用动画等,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与教学初衷背道而驰。
  二、教学手段的选择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
  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什么”,而是“促进外语习得的条件是什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我们创造这些条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中的运用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语言信息量,多层次、多方位的展示教学内容,实现视听同步,模拟真实情景,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贴近真实情景的氛围中充分感受英语,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具有的语言技能进行交流,从而达到交流思想、情感和信息的目的。如,在学习PEP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5 Let’s eat 时,我将其中的食物和饮料做成幻灯片,结合传统教学法中的肢体语言,学生在课件逐步深入的过程中,自己能够通过图片、视频来判断是那种食物和饮料,哪些是有益身体健康的,哪些是有害的。学生开始分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然后大家一起来总结原因,提出正确的做法。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手段的选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计算机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尽管是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不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机对话”淡化甚至替代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只会按键盘的“机械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看起来生动活泼,实质上冰冷死板,极不利于学生完善人格、发展个性等。多媒体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听觉、视觉和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刺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却片面地利用这一优势,在设计课件时过分运用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甚至网络技术,过分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和音响等效果,其结果是喧宾夺主,冲淡了主题,分散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干扰了学生的观察,不利于他们看清问题的本质。所以,教学手段的选择一切要从实际出发,需用则用,否则就不要用为好。
  四、教学手段的选择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正式上课前,要多次演示,注意动画、声音、图像、文本、链接等内容有无差错,以免在课堂上发生知识错误、动画混乱和技术操作失误。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室上课前,对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设备并不怎么了解,大多都是由电教员管理设置的,这样容易造成一个弊端就是上课过程中如果出现硬软件问题,教师就会变得无所适从,难以处理,因此教师自己应能够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比如:设备的打开,其一般顺序是:音响设备、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课件的播放、调节、中止等。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尤其是在新的地方上课之前,一定要运行一下所设计的课件。看软件的版本是否一致,展现出的效果和设计的效果是否一致。还要看投影机是否清晰,如果发现不清晰,应及时请人修理,或者调整字的大小和颜色。当然,最好是带上自己的电脑,将其连接到多媒体设备上。
  五、教学手段的选择要选准时机来运用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选准时机应用,而不应分不清主次,整节课在多媒体上大做文章,造成多媒体使用过滥过泛的现象,使整节课华而不实。所以,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比如:有些教师用英语课堂上常用的五步教学法,于是他在revision环节上用,在presentation环节上也用,practice,drill和consolidation等环节都在用;一会儿用PowerPoint展现这个片段,一会儿用flash来呈现那个片段,跑上跑下,不断切换,忙得不亦乐乎。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但实际上变成了老师搞 “杂耍”,学生看热闹。
  【参考文献】
  1、洪文峰、刘玉梅、毕广吉,信息技术教育与多媒体课件制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缪亮、贾朝容、张先为,Flash MX课件制作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既是一项充满快乐的工作,更是一门蕴含着诸多奥秘的艺术。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开放性阅读不仅极为有益,而且尤其必要,因为此举能够对小学生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阅读;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47-01  小学语文教学既是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72-02  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在不断的进行改革,《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广大教师中积极的推广着,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普遍采用讲授法一讲到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很多老师,我们的学生,一天要连续上六、七节课,这样是难以保证每节课都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
期刊
【摘要】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是一个新事物,它遵循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采用的一种教学育模式。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参与式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56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68-01  参与式教学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贯彻教学民主的理念,创造师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60-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阅读教学几乎组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试卷上作文分数所占的比重触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神经,提醒着它的地位。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成为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于是,作文的批改和讲评被赋予重要的使命,越来越引起师生的关注。  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习作的成功
期刊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教育模式将有革命性的变化,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更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有助于突破难点,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应处理好网络与学生的和谐关系,网络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关键词】数学教学;网络;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58-01  小学数学教学不是空洞抽象的数字、概念和公式,它来源于生活,并且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四周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体验数学
期刊
【摘要】质疑是求知欲的表现,是一种探索的动力,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开端。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难点、要点进行质疑,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75-01  质疑就是提出疑难问题来讨论,提出疑问以求解
期刊
【摘要】课程标准理念为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加大课程内容选择与教学灵活性,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让每一名学生从体育学习中受益。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65-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33.18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87-01  学习知识重要,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包括预习、听课、整理、应用(作业)、复习总结等。大量事实表明:做好课前预习是学好物理的前提;主动高效地听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及时整理好学习笔记、做好练习是巩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76-01  问题与教学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罗兆华教学围绕问题展开,问题在教学中得以解决,教学又发现新的问题……周而复始,推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就物理学科而言,物理教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教学,不论是自然现象的发现和解释,还是自然规律的总结和应用,都充满了问题。物理教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