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得的白内障?等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32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答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李文慧
  我是怎么得的白内障?
  我是1994年查出患糖尿病。现早晚注射诺和灵30R,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左右。近期,我的血压偏高,服用降压药后效果不理想;同时血脂及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值。几天前,我在医院查出眼部有出血点,诊断为轻微白内障。我想请问专家,我的眼病是由于上述哪种疾病所致,应如何应对? 山西 李某
  答:白内障是一种老年疾病,不一定与上述疾病直接相关。眼底有出血点应考虑是糖尿病眼病,请尽快联系眼科医生进行诊治。在血糖、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您的空腹血糖控制较好,若餐后血糖在10.0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下更好。运用胰岛素联合其他口服药治疗,常可以较理想控制血糖。降压治疗也常常需要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使用,并且要兼顾各个时段血压,必要时可把降压药分开使用(早、晚及睡前等)。
  经常扎针的地方会影响药物吸收吗?
  我母亲患糖尿病17年了。今年春天开始打胰岛素,每天打4针,分别是餐前半小时各打一针短效胰岛素,晚上10时再打一针中长效胰岛素。母亲觉得打针的次数太多了。想请教专家是否能把餐前短效改为中长效,每天打2针。另外,听其他患者说,打针时间长了,扎针的地方皮肤会变硬,影响药物吸收,是这样吗?
  广西 蒋某
  解答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李文慧
  经常扎针的地方会影响药物吸收吗?
  我母亲患糖尿病17年了。今年春天开始打胰岛素,每天打4针,分别是餐前半小时各打一针短效胰岛素,晚上10时再打一针中长效胰岛素。母亲觉得打针的次数太多了。想请教专家是否能把餐前短效改为中长效,每天打2针。另外,听其他患者说,打针时间长了,扎针的地方皮肤会变硬,影响药物吸收,是这样吗?
  广西 蒋某
  答:一般来讲,当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时,多采用“3+1”的强化治疗方案。当血糖控制良好时,可把4针的总量分为3:2或2:1(比例需要根据患者血糖和具体情况调整),用预混(短效30%)胰岛素分别在早晚餐前打。但要注意午餐后血糖可能会偏高,午餐前和睡前血糖有可能偏低。最好由当地医生根据您母亲的情况制订具体的治疗方案。另外,如果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两周内不重复),每两针间相隔2厘米,就不至于出现皮下硬结的情况。
  解答专家: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内分泌科 杨筠
  慢病门诊能给我带来哪些优惠?
  最近,我们当地医院组织办理重症慢性病门诊,要求必须有慢性并发症才可以入选。我患糖尿病6年,最近一年没做检查,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并发症。不知参加慢性病门诊需要做哪些体检项目,参加之后对糖尿病有哪些优惠政策? 江西 孙某
  答:我国各地对患重症慢性病患者在公费医疗上都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各地政策不同,有的地方可以提高报销比例;有的地方每次看病可以开较多的药量。参加重症慢病的病种是由各地卫生管理部门规定的,比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肾病、眼病等。这些病的检查项目也由各地卫生局规定,是由政府指定医院来检查出证明。您可以去当地卫生部门了解。
  解答专家: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内分泌科 杨筠
  饮茶后心悸,怎么回事?
  我今年57岁,患糖尿病10年了,一直服用消渴丸治疗,早晚各5粒,血糖控制还可以。我平时有饮茶的习惯,有时候在茶里加点黄芪、枸杞子和西洋参。最近我喝完茶后就浑身起鸡皮疙瘩,有时还会心悸、出虚汗,不知是怎么回事? 山东 刘某
  答:一般来讲,饮茶对身体有好处,可以调脂、利尿、减肥、防龋齿、降低血黏度、抵抗病毒、改善消化不良等。一般不会出现喝茶后心悸的情况。但也有人在空腹饮茶时,因茶抑制胃液分泌,阻碍消化,严重的会引起心悸、头痛等症状,这是“茶醉现象”。糖尿病患者出现发抖、心悸、出虚汗的情况,应首先要排除是否有低血糖,建议您在发生症状时测血糖,如低于3.9mmol/L,则可判断为低血糖。另外,您服用的消渴丸中含优降糖,易引起低血糖。
  解答专家: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内分泌科 杨筠
  孩子血糖难控制,怎么变换注射方案?
  我的孩子今年7岁,患1型糖尿病3年。目前用诺和灵30R,每天注射3针,早6单位、中4单位、晚4单位。以前血糖控制得还可以,但最近一个星期,调换了几次注射剂量,血糖控制得都不是很理想。尤其是白天餐后血糖偏高,夜里易出现低血糖。现在想换一种注射方案,不知专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北京 吴某
  答:诺和灵30R是由30%短效和70%中效组成的预混胰岛素,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用。一般在早餐前和晚餐前注射。适合于早、晚餐进食较多,午餐进食少的外国饮食习惯。中国人午餐习惯进食较多,一日两次注射会使午餐后血糖高。每天注射三次诺和灵30R,会出现您孩子的这种情况:短效胰岛素不足导致餐后血糖高,中效胰岛素过多导致夜间低血糖。1型糖尿病患者最好换成三餐前打速效胰岛素诺和锐,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诺和平、来得时、长秀霖)。
  解答专家:解放军第458医院内分泌科 李静
  换药后血糖波动过大,怎么办?
  我患有1型糖尿病2年,之前注射的胰岛素出现过敏现象,之后更换为诺和锐30,但是换药后发现餐后血糖较高,剂量增加后也无法将餐后血糖降到正常值,请问我应当如何治疗? 广西 吴某
  答:对于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确实是一个苦恼的事情。根据您现在的血糖监测数据,空腹血糖正常,甚至有时候偏低,而餐后血糖比较高。现在的预混速效胰岛素制剂是固定比例,其实不太适合您的情况,因为再增加剂量,您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凌晨低血糖。对于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比较大的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三短一长”的强化治疗方案,即三餐前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晚餐后至睡前时段注射一次基础胰岛素。
其他文献
没疗效的治疗方案  唐姐患糖尿病将近一年了,她没少往医院跑,每次都是因为监测到的血糖值太高。这期间她换了不少药,可效果却一直不太理想。刚开始,唐姐并没有把病情放在心上,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一直挺好,没察觉有什么明显的症状,直到体检时看到自己那“高高在上”的血糖值,她的心里才有了一丝顾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母义明教授告诫唐姐,她现在之所以没有发生并发症,完全是因为年轻,身体素质还好。可是坐吃山
期刊
Q:患糖尿病6年多来,我的血糖一直控制不错,且没有出现其他不适。但是最近几周,我的左半边身体很不舒服,起初左腿和左脚发麻,后来左耳下方的脸部时常发烧,不知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治疗?  A:一般来说,单下肢发麻的情况比较少见,通常是双侧肢同时麻木疼痛,而且下肢比上肢病情严重。您的这种情况,首先应及时找出单下肢麻木的原因。在排除其他原因后,我们再考虑是不是糖尿病引起的,如您平时血糖控制得不理想,并有下
期刊
日前,笔者收到一封特殊的读者来信。这封信中夹着一个药方。这位“糖友”(毛先生)来自湖南省平江县,1998年被确诊为糖尿病,2008年又在尿中查出了3个加号,在医院治疗了3个月,可是却没有收到满意的效果。后来,他在《糖尿病之友》杂志上发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肾病糖尿病研究室主任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子,就连吃了3个月,结果尿蛋白奇迹般地降到了1个加号。截至目前,他多次到医院检查,尿蛋白
期刊
一心做一件事情,并且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把一件小事做大,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用这句话来形容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莱”)在采血针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合适。  13年时间,施莱自主研发的采血针头已经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销量在中国名列前茅。  小小的针头,是怎样创造了如此大的成绩?这13年中,他们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此,记者采访了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国平先生。
期刊
树枯根先竭 人老腿先衰  多年来喜欢疯狂暴走,58岁的“锻炼狂”王先生最近右膝盖关节硬是被走坏了,患上严重的骨性关节炎。王先生的X光片显示,其右膝关节软骨面被严重破坏,关节间隙十分狭窄,韧带和半月板也严重损伤,属严重骨性关节炎症状。  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膝关节损伤如此严重呢?原来王先生有暴走健身的习惯。他患糖尿病多年,深知运动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所以近10年来,他每天都暴走2个小时以上,直到腿
期刊
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一,有的专家甚至认为是“五驾马车”之首,因为死于无知的患者大有人在!而《糖尿病之友》是中国第一本糖尿病教育杂志,是面向“糖友”和基层医护工作者的科普读物。  笔者当然愿意尽我所能向“糖友”推荐这本杂志,但笔者也听到极个别人对该杂志的广告颇有微词,好像广告可能会对“糖友”产生误导。为正视听,笔者对《糖尿病之友》杂志刊登的广告进行了研究,现发表如下粗浅看法: 
期刊
10月30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协办的糖尿病全面管理系列教具发布会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举行。  据该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组长郭晓蕙教授介绍,此次发布的教具是中国第一套系统化的糖尿病教育工具,包括糖尿病全面管理、糖尿病饮食治疗、糖尿病合理运动、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治疗六项内容。以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工具为例,该工
期刊
2012,曾经是灾难的代名词。如今,当出完这一本杂志的时候,我们已经安全地走进了年末。  回首这一年,我们的确遭遇了灾难:杀医生的事件频频上演,医患矛盾进一步激化,令全国人扼腕叹息;农村糖尿病患者数目增长迅速,防治情况不容乐观;有关吡格列酮的不良反应,浮浮沉沉,存在很多争议,很多患者面对这种药物望而却步。  但同时,我们在灾难中也看到希望:随着ORIGIN研究结束,有关甘精胰岛素的争议已经尘埃落定
期刊
在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还要注意到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强度。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或者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或者抑制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前者使得出血风险增加,后者使得血栓不能避免。本文讲讲具体有哪些影响因素。  药量  药量的多少受病人身高体重的影响。若要保持同样的抗凝强度,体重大的病人所需要的华法林维持剂量一般要比体重小的病人多。有些病人手术后,心脏功能改善,食欲增加,消耗减少,在手术后
期刊
心理助理 大津秀女  审阅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闵宝权  当愤怒像一只只会喷出岩浆的火龙,强大的外表下不知掩藏了多少懦弱;当我们挚爱的亲人身心已千疮百孔,原来的伤痛早已被隔绝了好久好久。  一次,我在门诊接待了这样一位患者。他名叫张龙(化名),挂的是心身专科门诊。进门时,看他情绪不好,就请他坐下并询问病史。张先生并没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不停地说:“你们医院的大夫没有医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