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坏了三个血糖仪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助理 大津秀女
  审阅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闵宝权
  当愤怒像一只只会喷出岩浆的火龙,强大的外表下不知掩藏了多少懦弱;当我们挚爱的亲人身心已千疮百孔,原来的伤痛早已被隔绝了好久好久。
  一次,我在门诊接待了这样一位患者。他名叫张龙(化名),挂的是心身专科门诊。进门时,看他情绪不好,就请他坐下并询问病史。张先生并没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不停地说:“你们医院的大夫没有医德……”
  之后,我了解到张先生一个月前确诊为糖尿病。在做咨询前,他去了内分泌科想开一个月的降糖药,但医保新规定只能开半个月的药,张先生就与大夫起了争执。在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完以后,他心情平静了些,告诉我:“自从得糖尿病后就开始失眠,偶尔做梦总梦见自己因手脚溃烂而死……”
  根据张先生的表现及病史记录,我初步怀疑张先生存在人格障碍,并为他做了一个小时的心理疏导。张先生满脸困惑地说:“我从小就是个急脾气,一生气就骂人打人,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但我这个人心眼不坏,平时也都没事。”
  张先生承认,大夫是按医保规定办事,但是政策的突然改变,自己一时没办法接受。虽然没必要对大夫说狠话,可自己就是控制不住。同时,他也道出了自己的苦恼,患了糖尿病后,他每天都要测血糖、打针,本来就爱生气,现在只要看见针头就气不打一处来,家里的血糖仪已经摔坏了三个。
  说到家庭关系,张先生认为家人都对自己不好。儿子失恋不但没主动和自己说,逼问后还嘴硬,直到爱人回家后才敢说。还有一次,爱人答应晚餐做红烧肉,可下班回来却是虫草炖老鸭。张先生大发雷霆,把炖鸭掀翻在地。他边骂边用手捶大腿:“你不知道我长口疮不适合吃炖肉?是不是嫌我身体不好,不想伺候我了!”
  想想看,张先生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人格障碍?
  A偏执型人格障碍:固执、偏执、敏感多疑、心胸狭隘、嫉妒心强。
  B分裂型人格障碍:观念行为奇特,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和情感冷淡。
  C攻击型人格障碍: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易怒、易激惹。
  D强迫型人格障碍:要求严格,凡事追求完美,苛求细节,过分小心谨慎。
  E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我为中心、过分情感化、用夸张言语和行为吸引注意。
  F悖德型人格障碍:漠视他人权利和侵犯他人权利,唯自我利益为上。
  G自恋型人格障碍:自以为了不起,好出风头,喜欢别人的注意和称赞。
  H回避型人格障碍:社交抑制、情感不适当和对负面评价过分敏感。
  J依赖型人格障碍:过分需要照顾,有服从和依附的行为,自主性不足
  K被动型人格障碍:对社会交往和情绪刺激缺乏有效反应,计划性不足。
  L反社会人格障碍:脾气暴躁、高度攻击性,无羞惭感,社会适应不良。
  案例解读
  攻击型人格易愤怒
  张先生是一例典型的攻击型人格障碍(又称冲动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攻击型人格障碍有三个特点:
  1.因微小的不如意便会表现出不合时宜的强烈愤怒,行为冲动,不计后果。从张先生的家庭关系中就可以看出,儿子的不主动、妻子的不留意都成为他愤怒的导火索。
  2.自我为中心,很难自我反省,即使认识到错误也难以控制下一次冲动的爆发。从张先生抱怨医院开药的问题到向咨询师的倾诉,再到开导后的醒悟。可以看出他认识错误的迟缓。
  3.平时一切正常,遇到诱因易发作。对于有着典型身份的张先生来说,面对需要终身治疗的糖尿病,随时都会因身体的不如意引发愤怒的导火索。张先生自述的失眠和噩梦就提示了他对于疾病的焦虑和恐惧。
  18岁时,就戴上了愤怒的面具
  有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人,通常内心有着巨大的不安和自卑,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会给自己戴上愤怒的面具来抵御外界的侵袭。通常情况下,这层面具在青春期就已经形成,即18岁时已与我们的真实面貌融为一体,难以剥离。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理因素。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是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自己是一个男子汉。这些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
  2.家庭原因。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有些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而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还会模仿家长的攻击行为。
  3.社会原因。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另外,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易使青年人产生攻击性行为。
  时常换位思考,切断愤怒源头
  我们通常所说的“泼妇”,或在公共场合因被踩了一下脚而大怒的人,都被高度怀疑患有攻击型人格障碍。对于生活中的这类人群,要做到自我保护,言行理智,切勿激化矛盾,时刻换位思考,为对方着想,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为克服这一障碍,可积极主动地采取下列方法:
  1.立即离开生气的现场和激惹你生气的人,找个清静的地方去看书或做别的事,此谓“躲避法”。
  2.找知心朋友或其他自己信赖的人,向他(她)诉说自己内心的不平,求得好友的安慰、疏导与调节,此谓“宣泄法”。
  3.到室外散步,到附近的公园遛遛,或打开录音机,听几首自己喜爱的歌曲或音乐,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心里的气自然会渐渐消除,此谓“转移法”。
  4.干脆立即从事自己心爱的技艺,下象棋,挥洒一幅书画,拉一曲琴等,此谓“升华法”。(编辑/杨洁)
其他文献
肝脏是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位于人体中的腹部位置,在人体胆囊的前端及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  肝脏的作用不容小觑。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肝脏是人体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和重要的解毒器官,其实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调节糖脂代谢。  肝细胞——实现血糖、血脂的相对稳定  笼统来说,糖脂代谢主要靠肝细胞来调节,并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来实现血糖、血脂的相对稳定。  这里提到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在人体内主要表现为以下
期刊
没疗效的治疗方案  唐姐患糖尿病将近一年了,她没少往医院跑,每次都是因为监测到的血糖值太高。这期间她换了不少药,可效果却一直不太理想。刚开始,唐姐并没有把病情放在心上,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一直挺好,没察觉有什么明显的症状,直到体检时看到自己那“高高在上”的血糖值,她的心里才有了一丝顾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母义明教授告诫唐姐,她现在之所以没有发生并发症,完全是因为年轻,身体素质还好。可是坐吃山
期刊
Q:患糖尿病6年多来,我的血糖一直控制不错,且没有出现其他不适。但是最近几周,我的左半边身体很不舒服,起初左腿和左脚发麻,后来左耳下方的脸部时常发烧,不知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治疗?  A:一般来说,单下肢发麻的情况比较少见,通常是双侧肢同时麻木疼痛,而且下肢比上肢病情严重。您的这种情况,首先应及时找出单下肢麻木的原因。在排除其他原因后,我们再考虑是不是糖尿病引起的,如您平时血糖控制得不理想,并有下
期刊
日前,笔者收到一封特殊的读者来信。这封信中夹着一个药方。这位“糖友”(毛先生)来自湖南省平江县,1998年被确诊为糖尿病,2008年又在尿中查出了3个加号,在医院治疗了3个月,可是却没有收到满意的效果。后来,他在《糖尿病之友》杂志上发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肾病糖尿病研究室主任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子,就连吃了3个月,结果尿蛋白奇迹般地降到了1个加号。截至目前,他多次到医院检查,尿蛋白
期刊
一心做一件事情,并且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把一件小事做大,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用这句话来形容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莱”)在采血针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合适。  13年时间,施莱自主研发的采血针头已经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销量在中国名列前茅。  小小的针头,是怎样创造了如此大的成绩?这13年中,他们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此,记者采访了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国平先生。
期刊
树枯根先竭 人老腿先衰  多年来喜欢疯狂暴走,58岁的“锻炼狂”王先生最近右膝盖关节硬是被走坏了,患上严重的骨性关节炎。王先生的X光片显示,其右膝关节软骨面被严重破坏,关节间隙十分狭窄,韧带和半月板也严重损伤,属严重骨性关节炎症状。  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膝关节损伤如此严重呢?原来王先生有暴走健身的习惯。他患糖尿病多年,深知运动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所以近10年来,他每天都暴走2个小时以上,直到腿
期刊
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一,有的专家甚至认为是“五驾马车”之首,因为死于无知的患者大有人在!而《糖尿病之友》是中国第一本糖尿病教育杂志,是面向“糖友”和基层医护工作者的科普读物。  笔者当然愿意尽我所能向“糖友”推荐这本杂志,但笔者也听到极个别人对该杂志的广告颇有微词,好像广告可能会对“糖友”产生误导。为正视听,笔者对《糖尿病之友》杂志刊登的广告进行了研究,现发表如下粗浅看法: 
期刊
10月30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协办的糖尿病全面管理系列教具发布会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举行。  据该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组长郭晓蕙教授介绍,此次发布的教具是中国第一套系统化的糖尿病教育工具,包括糖尿病全面管理、糖尿病饮食治疗、糖尿病合理运动、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治疗六项内容。以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工具为例,该工
期刊
2012,曾经是灾难的代名词。如今,当出完这一本杂志的时候,我们已经安全地走进了年末。  回首这一年,我们的确遭遇了灾难:杀医生的事件频频上演,医患矛盾进一步激化,令全国人扼腕叹息;农村糖尿病患者数目增长迅速,防治情况不容乐观;有关吡格列酮的不良反应,浮浮沉沉,存在很多争议,很多患者面对这种药物望而却步。  但同时,我们在灾难中也看到希望:随着ORIGIN研究结束,有关甘精胰岛素的争议已经尘埃落定
期刊
在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还要注意到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强度。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或者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或者抑制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前者使得出血风险增加,后者使得血栓不能避免。本文讲讲具体有哪些影响因素。  药量  药量的多少受病人身高体重的影响。若要保持同样的抗凝强度,体重大的病人所需要的华法林维持剂量一般要比体重小的病人多。有些病人手术后,心脏功能改善,食欲增加,消耗减少,在手术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