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全的保密性治疗无益患者康复
对于癌症患者家属来说,最纠结的事儿恐怕就是,要不要告诉患者生了癌?
生了癌,该不该告诉他?这不是个简单的话题,它涉及到伦理、心理及生存威胁之难题。作为医学,首先是应讲究人性,重视伦理问题的。我们强调: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告诉他(她)适当的部分。在传统观念中,癌症等同于死亡,而大多数国人总是宁可赖活着,也不愿见到死亡,极度恐惧死亡。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如果患者因知情而影响生存,知情权理应让位于生存权。
另一方面,癌症的治疗是极其痛苦的过程。没有患者的全力配合,很难顺利实施下去;没有患者的坚持,也殊难巩固。显然,完全的保密性治疗于患者康复无益,反而会对他的生存产生不利后果。
治疗三四个月后是时机
一般在接受治疗三四个月后,可让其知道自己的部分病情,这是基于三个考虑:1.从生病不适、怀疑生癌到这时,已过了三个月,生癌这个应激源引起的心理休克期已过,患者的心理危机期已基本度过。即使部分获知,患者情绪波动也不会很大了,对治疗或生存不会产生太大的負面影响。2.一般手术已完,化疗开始,患者需接受残酷的治疗,没一定的心理准备,难积极配合。3.这时患者也有接受坏消息的心理准备,到处奔波,寻医治疗,他们的心理也开始平静些了。因此,这时候,部分告知,弊端最小,得益颇大。
不必和盘托出
根据患者文化水准、年龄、政治社会地位不同,以不同方式,让其获知。一般不主张直截了当地陈述。对文化层次一般的患者,以暗示或比喻的方式方法好;对有一定地位或文化层次的患者,以讨论病情、分析案例的好。但一定要辅以正面、成功的实例,积极予以鼓励,让其获知真实病情的同时,燃起战胜病魔的强烈意愿。
“适当的部分”,即可适当保留部分病情。如对于晚期有转移的患者,转移部分不一定要明示,甚至应隐瞒。同时,告知时应根据对象的特点,对敏感型的、情绪不稳定的妇女及老年肿瘤患者,告知得越少越好。对于生活粗线条的男性,则宜较充分地告知,并不时提醒为好。因许多男性易好了伤疤忘了痛,难以坚持治疗。
对于癌症患者家属来说,最纠结的事儿恐怕就是,要不要告诉患者生了癌?
生了癌,该不该告诉他?这不是个简单的话题,它涉及到伦理、心理及生存威胁之难题。作为医学,首先是应讲究人性,重视伦理问题的。我们强调: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告诉他(她)适当的部分。在传统观念中,癌症等同于死亡,而大多数国人总是宁可赖活着,也不愿见到死亡,极度恐惧死亡。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如果患者因知情而影响生存,知情权理应让位于生存权。
另一方面,癌症的治疗是极其痛苦的过程。没有患者的全力配合,很难顺利实施下去;没有患者的坚持,也殊难巩固。显然,完全的保密性治疗于患者康复无益,反而会对他的生存产生不利后果。

治疗三四个月后是时机
一般在接受治疗三四个月后,可让其知道自己的部分病情,这是基于三个考虑:1.从生病不适、怀疑生癌到这时,已过了三个月,生癌这个应激源引起的心理休克期已过,患者的心理危机期已基本度过。即使部分获知,患者情绪波动也不会很大了,对治疗或生存不会产生太大的負面影响。2.一般手术已完,化疗开始,患者需接受残酷的治疗,没一定的心理准备,难积极配合。3.这时患者也有接受坏消息的心理准备,到处奔波,寻医治疗,他们的心理也开始平静些了。因此,这时候,部分告知,弊端最小,得益颇大。
不必和盘托出
根据患者文化水准、年龄、政治社会地位不同,以不同方式,让其获知。一般不主张直截了当地陈述。对文化层次一般的患者,以暗示或比喻的方式方法好;对有一定地位或文化层次的患者,以讨论病情、分析案例的好。但一定要辅以正面、成功的实例,积极予以鼓励,让其获知真实病情的同时,燃起战胜病魔的强烈意愿。
“适当的部分”,即可适当保留部分病情。如对于晚期有转移的患者,转移部分不一定要明示,甚至应隐瞒。同时,告知时应根据对象的特点,对敏感型的、情绪不稳定的妇女及老年肿瘤患者,告知得越少越好。对于生活粗线条的男性,则宜较充分地告知,并不时提醒为好。因许多男性易好了伤疤忘了痛,难以坚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