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癌该不该告知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v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全的保密性治疗无益患者康复
  对于癌症患者家属来说,最纠结的事儿恐怕就是,要不要告诉患者生了癌?
  生了癌,该不该告诉他?这不是个简单的话题,它涉及到伦理、心理及生存威胁之难题。作为医学,首先是应讲究人性,重视伦理问题的。我们强调: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告诉他(她)适当的部分。在传统观念中,癌症等同于死亡,而大多数国人总是宁可赖活着,也不愿见到死亡,极度恐惧死亡。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如果患者因知情而影响生存,知情权理应让位于生存权。
  另一方面,癌症的治疗是极其痛苦的过程。没有患者的全力配合,很难顺利实施下去;没有患者的坚持,也殊难巩固。显然,完全的保密性治疗于患者康复无益,反而会对他的生存产生不利后果。
  治疗三四个月后是时机
  一般在接受治疗三四个月后,可让其知道自己的部分病情,这是基于三个考虑:1.从生病不适、怀疑生癌到这时,已过了三个月,生癌这个应激源引起的心理休克期已过,患者的心理危机期已基本度过。即使部分获知,患者情绪波动也不会很大了,对治疗或生存不会产生太大的負面影响。2.一般手术已完,化疗开始,患者需接受残酷的治疗,没一定的心理准备,难积极配合。3.这时患者也有接受坏消息的心理准备,到处奔波,寻医治疗,他们的心理也开始平静些了。因此,这时候,部分告知,弊端最小,得益颇大。
  不必和盘托出
  根据患者文化水准、年龄、政治社会地位不同,以不同方式,让其获知。一般不主张直截了当地陈述。对文化层次一般的患者,以暗示或比喻的方式方法好;对有一定地位或文化层次的患者,以讨论病情、分析案例的好。但一定要辅以正面、成功的实例,积极予以鼓励,让其获知真实病情的同时,燃起战胜病魔的强烈意愿。
  “适当的部分”,即可适当保留部分病情。如对于晚期有转移的患者,转移部分不一定要明示,甚至应隐瞒。同时,告知时应根据对象的特点,对敏感型的、情绪不稳定的妇女及老年肿瘤患者,告知得越少越好。对于生活粗线条的男性,则宜较充分地告知,并不时提醒为好。因许多男性易好了伤疤忘了痛,难以坚持治疗。
其他文献
我年轻的母亲今年一百岁了。说她年轻,不是笔误,也不是故意卖弄,我是有根据的。那年我把母亲接来同住,在小区中陪她散步,一位保安大哥问我:“她是谁?”我说是我妈。保安大哥说:“哇,你妈比你还年轻!”  这真让人高兴。那年她93岁,头发比我黑,腰板比我直。我对母亲说:“保安大哥代表老百姓,说你比儿子年轻,我们应该相信群众。我也谦虚一点,就比你大一岁了。”  许多熟人问母亲健康长寿的秘诀,似乎难得到满意答
我从工厂退休二十多年,如今已经进入耄耋之年,身体依然硬朗。年纪大了以后,我每天早中晚锻炼不同的关节部位,已坚持十多年。我认为这可以达到气血流畅、关节疏利、强筋壮骨、脏腑疏通的功效。  晨醒后放松脊椎和肩背  早晨醒后起床前,活动一下手脚后,俯卧在床,先做脊椎关节锻炼。以腹部为支撑点,抬头挺胸,双臂向后上方伸展,同时尽可能抬起双侧下肢,坚持几秒钟后,全身放松,休息片刻重复以上动作,最好做完10次。可
從临床上看,患者一旦发现血糖高,就会与高血糖或糖尿病终身相伴。而如何相伴,往往会决定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过程中,仍然是态度决定一切。有人可能会觉得,病情的控制,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这些都是态度的下游问题,一旦树立了正确态度,应对疾病就不在话下。  我想谈谈我的一位患者小路的故事。多年前,小路刚发现糖尿病时,她和她母亲非常紧张。我们一直谈到天黑,我
最近一年來,好多亲友见了我,都说我“气色好,胖了”,“哪像个癌症病人呀”。我呢,当然高兴。切除乙状结肠癌已近四年,存活期超不过一年的医生原判断完全失准。都古稀之年了,体重竟然还增加了五公斤,充分证明了手术的成功和调养的得法。  有癌友向我“取经”,我答:调养得益于《太原晚报》给我开的治癌良方。  听劝告彻底管住嘴  我做完手术后,半年内进行了九次化疗。《太原晚报》就像专门配合我康复似的,从这一年5
很多人都喜欢去健身房训练,不过,在锻炼了一段时间后,怎么来判断健身效果呢?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感觉。如果运动负荷安排适宜,则锻炼者的主观感觉应该是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倍感舒服,渴望运动。  2.排汗量。当运动负荷适宜时,人体可有微汗或中等程度的出汗。如果负荷过大,机体过于疲劳,则锻炼者会满头大汗,浑身湿透。当然,排汗的多少还要视气温、气压、风速以及饮水而定。  3.情绪。情绪是人身体
每天必须喝八杯水,必须跑五公里,一口饭必须嚼32下再咽,早上必须7点准时起床,炒青菜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  日前,武汉一位梁先生的“养生”遭遇让人哭笑不得。由于梁先生的体检结果显示他体重超标,肠胃也有些问题,女友便找了一堆“科学生活法则”要他严格执行。除上述这些,还有一些零散的“规矩”,比如,切完的青菜不能再洗,以免营养流失;隔夜的菜绝对不能再吃;普通碘盐不健康,要满超市去寻找无碘盐等等。  每
当播音员清晰、响亮地播出“第八届全国冬泳锦标赛,女子老年组蛙泳成绩公布……第七名,烟台市陈美玲”后,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这个曾长期被疾病缠身的人,竟然能在全国冬泳锦标赛中拿到第七名,真是有点恍若梦中。  我自幼体弱多病,上学时就经常因病缺课。工作后又不断因病休假住院,曾做过大小三次手术。平时出浴后,虽然严包密裹,但总免不了伤风感冒,重则引起气管炎、副鼻窦炎,持续多日吐黄痰、流鼻涕,头痛、发
80岁的长沙人易道松从小就便秘,在与便秘斗争的过程中,他用自己的经验治好了便秘。近日他将调理便秘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饮食调理促进消化  易道松称,他平日将主食分成三份,大米和面粉只占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是红薯、燕麦片、土豆和玉米,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青菜和水果。每天晚餐,易道松都喝汤,并在汤中加入8~10颗黑胡椒粒來促进消化。平时在家,他还吃些黑芝麻、核桃肉、红枣、松
老百姓常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作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冬天不很好地储藏阴精,来年春天容易得热性疾病;夏天经常开空调,代谢不畅,也容易得病。  中医学认为:“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意思是说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之邪容易损伤心,常有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等心神不宁的症状。“汗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仅会损伤心气,还会导致心阴虚,这样更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犯。所
解放军301医院妇产医学专家、教授叶惠方,是位救死扶伤多、科技成果多、立功受奖多的“三多”老人。叶教授1916年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今年整整一百岁。  叶教授至今生活完全自理。每当有人问起健康长寿经验,她就笑:“我哪里有什么经验,像我这样稀里糊涂的人,容易健康长寿。你们可别小瞧了这稀里糊涂,它可是一条健康的好经验,要不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把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当成座右铭?”说到这里,她认真起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