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的政治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明园是著名的皇家园林,自雍正帝以后,园居渐成宫廷风尚,尤其是咸丰帝更是常年在此,几乎以此为宫。因为住在集中西方园林之萃、景色宜人的圆明园,要比住在宏伟壮观、气象森严,每日必须“正襟危坐”的紫禁城自在、舒服得多。无奈圆明园被英法侵略军焚毁时正值太平天国和捻军等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之际,清廷统治岌岌可危,当然顾不得重修这座废园。但几年之后,太平天国和捻军刚被镇压下去,便渐起修园之声,引起清廷内部的赞成与反对两派意见的激烈争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座花园的修与否,最终却引发了晚清政坛的一场轩然大波。
  
  两度交手,一胜一败
  
  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病死后,慈禧与恭亲王奕●联手发动“辛酉政变”,确立太后垂帘亲王辅政体制。奕●由于在政变中厥功至伟,被授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权柄赫赫,炙手可热。由于奕●总揽朝中大权,不久便与权势欲极强的慈禧产生矛盾,明争暗斗,终于势同水火。1865年春,经过精心筹划之后,慈禧突然下诏痛责奕●,明令“恭亲王著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此诏一出,却引起不少王公大臣、地方大员的强烈反对。经过一番波折之后,尚未掌握全权的慈禧召见奕●,当面训诫后发旨说:“本日恭亲王谢恩召见,伏地痛哭,无以自容,当经面加训诫,该王深自引咎,颇知愧悔,……”所以决定奕●“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但免去其“议政王”。经此羞辱打击,奕●的权势与威望受到重创。
  奕●当然不愿就此罢休,一直寻机报复。1868年9月,深受慈禧宠信、一贯恣意妄为、不可一世的大太监安德海知道奢华成性的慈禧一直想修复圆明园,于是指使御使德泰奏请修复圆明园,讨好慈禧。由于修园需款甚巨,安德海同时又指使内务府库守贵祥拟出筹款章程,“请于京外各地方,按户、按亩、按村鳞次收捐”。此议一出,奕●等人坚决反对,认为加饷派饷更会使“民怨沸腾”,“动摇邦本”,“丧心病狂,莫此为甚”。在奕●的坚持下,德泰、贵祥两人受到革职和发落黑龙江披甲为奴的严厉处分。但安德海并未因此而稍有收敛,且于1869年秋违反祖制以替太后置办龙衣为名出京南下,为山东巡抚丁宝桢执杀。慈禧闻讯大惊,不过碍于祖制,又有各方的联合施压,只得接受既成事实,但却气急败坏,大病一场。
  慈禧病愈之后,内务府人员又以太后休养为名,重提修园之议。内务府人员长期力主修园,一是为了讨好慈禧太后,更是为了从中得利。晚清政治腐败,贪污成风,国家的大型工程项目,更成为有关人员大捞一把的好机会,所以有关方面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名目争取兴办各种项目,以中饱私囊。内务府人员这次吸取了前番的教训,采取了长期游说、引诱性喜游乐的同治帝的办法,终使同治帝在1873年秋以颐养太后为名,发布重修圆明园的上谕,并要“王公以下京外大小官员量力报效捐修”。但有御使在上谕发出的第3天就上疏皇上,力请缓修。不想皇上大怒,再次下谕修园。
  这两道修园上谕颁发之后内务府立即行动起来,赶忙雇佣民工,清理旧园,同时命令南方一些省份立即采办大件木材3000件,限期报送北京。慈禧当然更是忙碌起来,多次召见有关人员,甚至审议一些具体方案,多次颁发有关谕令。对此,反对者依然不少,不过,同治帝严告群臣,再有奏请缓修者一定严惩。奕●开始还声言反对,后见如此阵势,深知此次难以阻止,便三缄其口,反而首先“报效”工银2万两,表示支持。
  
  混水摸鱼者登场
  
  1874年3月7日,圆明园正式开工重修。不过,此时修园的时机的确非常不好。法国正加紧侵略越南,作为北犯中国的跳板,直接威胁到中国的西南边疆;日本开始发动侵略我国台湾的战争;新疆又爆发阿古柏叛乱,左宗棠率军西征日夜为难以保障的庞大军需发愁,听说此时重修圆明园,极为不满。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几十年间,中国的外患内乱不断,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加剧,连办紧急军政大事的财力都无法保证,此时却还要大兴土木重修圆明园,根本就拨不出款来。与重新修园所需经费相比,官员个人的“报效”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正在内务府为修园经费一直无着落发愁之时,一个名叫李光昭的“候补知府”声称愿为修园报效30万元的木材应急。李光昭原为贩卖木材、茶叶的小商贩,本有前科,后来“捐输”得来一个知府衔,但并未授予实职。所谓“捐输”,就是用钱买官或官衔,可以直接交纳银两,也可以为地方公共事业捐银,按清政府规定的“统一价格”,以捐银的多少“购买”不同等级的官衔。
  鸦片战争以前,“捐输”只是用于特例,如筹集军费、赈灾等,并一度废止。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财政困难,“捐输”竟变成常例,并日渐成为清政府一个重要的财政来源。李光昭来京贩卖木材时与几位内务府大臣相识,知道修园是一个发财的机会,便谎称自己在许多省份都购有木材,可以报效。他与内务府有关人员互相勾结,经内务府出面奏请后,他便打着“奉旨采办”名义南下办理此事,而且胆大妄为地私刻了“奉旨采运圆明园木值李衔”的关防。由于此事办得极不顺利,他只得到香港向一位法国商人购买,签订了“购三船价值5.425万元的木材,先付订洋10元,货到天津即付款”的合同。李光昭回到北京后,却向内务府谎报自己购买了价值30万元的木材“报效”。
  货船到天津后,同治帝闻讯大喜,急令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免税放行,迅速运京。不想李光昭根本无力付款,便称木材尺寸与原议不合,拒绝提货付款。法商当然不干,由法国驻天津领事出面,照会天津海关和天津道说李光昭私自废约有意欺诈,要求清政府扣留李光昭,令其付款并赔偿法商损失。李鸿章本来就不赞成此时修园,急忙将情况奏报同治帝。同治帝大怒,责令将李光昭先行革职后交李鸿章严厉查办。李鸿章在查办此案时才发现,李光昭不仅根本无力购买这些木材,而且欺骗朝廷多报了20多万元的货价。更严重的是,他竟私自以“圆明园监督李代大清皇帝”的身份与外商立约,此案险成外商与“大清皇帝”之间的诉讼,几乎要引发一场严重的外交纠纷。李鸿章根据有关律令,判处李光昭斩监候,秋后处决。
  
  皇家工程成为政治操练场
  
  李光昭诈骗案的消息迅速传开,舆情大哗 ,人们拍手称快。因为上上下下反对重修圆明园的人数虽多,但在慈禧太后与同治帝的威压之下全都敢怒不敢言,李案为他们提供了公开反对修园的良机。恭亲王奕●与其他一些王公大臣联名上疏,痛陈修园之巨弊,恳请急停。他们担心仅有上疏还不够,又再三要求同治帝召见,面陈利害。经过再三恳求,终得晋见。8月27日,晋见皇帝时奕●将利害再一一详细讲解,同治帝不仅不为所动反而对他们怒斥一番。一帮军机大臣继续泣谏,有的伏地痛哭,几乎昏厥。这些举动初步打动了同治帝,他同意考虑停止修园。但最后的决定权实际在慈禧手中,于是李鸿章又上疏慈禧,详论停止修园的种种理由。一些御史也上折参奏内务府大臣与李光昭狼狈为奸、中饱私囊的种种违法事例。在这种情势下,同治帝在9月9日又召見大臣们再议是否修园之事,双方竟然反复辩驳。由于群臣都主张停工,同治帝不得不决定发旨停修,事情到此似已结束。
  然而就在当天军机大臣拟就停修的谕旨之时,内廷忽然发下了一道同治朱谕,列举恭亲王种种罪状,革去一切差使,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清代宗室封爵共分十四等,“不入八分辅国公”为第十等,奕●的爵位等于连降9级)。9月10日又下一道朱谕,将对奕●的处分改成降为郡王,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其子革去贝勒郡王衔。同时,以“朋比谋为不轨”的罪名将10名力主停修的王公大臣尽行革职。
  但就在第2天,即9月11日,慈禧突然表示“十年以来,无恭王何以有今日,皇帝少未更事,昨谕着即撤消。”同时赏还奕●及其子爵位。当然,对奕●的惩处“原属咎有应得,惟念该亲王自辅政以来,不无劳勋足录,著加恩赏还亲王世袭罔替。该亲王当仰体朝廷训诫之意,嗣后益加勤慎,宏济艰难,用副委任”。这一“夺”一“还”,其实都是慈禧在幕后操纵,意在再次向朝廷内外表明奕●等王公大臣都可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中,她已大权在握,她的权威不容轻觑,更不容侵犯。 至此,历时半年的“修园之争”虽以“停修”而结束,但由此引发的政坛风波却进一步加强了慈禧太后的权威,再次严重削弱了恭亲王奕●的权势。因此,当同治帝在几个月后(1875年1月12日)突然病死,在慈禧深违祖制,采取一系列阴谋手段强立光绪帝以独揽大权的过程中,曾经权倾一时的奕●此时却只能听之任之,甚至随声附和,日渐成为晚清政坛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
  (编辑、摄影:张 良)
其他文献
导语:空荡荡的小巷里只有风,风停在耳边发出嘲笑的声音,她第一次流下眼泪,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原来没有童话,只有小丑。  一  德沃是个傻子,人尽皆知。  在他刚来三零一的时候大家就看出来他是个傻子。他一直笑一直笑,笑声弥漫整个教室,然后整个班级就跟着笑,笑声越来越大,班主任无奈地看着他,几次咳嗽欲打断笑声却无济于事,最后只剩下一声叹息。  谁让他妈妈愿意花钱呢。班主任心里说。  傻子德沃,同学
期刊
楔子  浓云如墨,山雨欲来,一道闪电撕开天地,下一瞬万叶千声如鬼哭。  树下这二人已沉默相对多时。  男子的脸藏入斗笠,只露出一角轮廓分明的下颌,唇畔微扬却不见分毫暖意。他身前是一名同样戴着斗笠的素衣少女,此刻跪地不言,面色苍白如纸,一双晶莹眼眸早已光彩尽失。  “弟子闯下大祸,听凭师傅发落。”她终是打破沉默。  男子斗笠微倾,叫人看不真切那是怎样一张脸。“整个江湖都在找你”,他声调平和,似谈及一
期刊
曾经被视为下一个大风口的社区团购,目前整个赛道都在收缩。从滴滴传出消息,橙心优选正在全国分批次收缩,第一批会关掉60%现有城市的业务,一度的大举扩张戛然止步。滴滴之外,那些腰部企业也开始退场,相当一批社区团购的早期试水者相继破产、转型。曾经有预测认为买菜会是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为何如此之快就进入大洗牌阶段?  社区团购并非新鲜事,早在2016年就在国内出现,但一直未成气候,不温不火。是疫情影响下的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初,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教授(Hermann Simon)将“隐形冠军”概念引入企业界与学术界,作为德国出口贸易和经济的重要支柱,“隐形冠军”群体也开始浮出水面。  “隐形冠军”是指,那些在某些细分市场具有全球性或区域领先地位、却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企业。2005年,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邓地博士,将西蒙教授的著作《隐形冠军》翻译成中文,并把隐形冠军概念与中国企业发展结合,2006年,
期刊
早些时候,我就上海某中学为迎接上级检查,要求学生背下当地区府、人大相关领导干部名单一事写过一篇短文,发表后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同看法。但现在想来,这其中还不只是一个尊重青年学生的接受教育权利的问题,同时还是一种对人的智慧的滥用和歪用的行为。  最近从报上读到一则消息,觉得更为糟糕。贵阳市为迎接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团(又是检查)的到来,要求全市中小学生把113道关于“健康教育综合知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背下来
期刊
我曾多次参与过文件“起草班子”,但从来没有认真地回顾过参与这种“班子”的况味。不久前,读了谁·戈·阿法纳西耶夫的《总编辑沉浮录》一书,竟然产生了异样的感觉。  一个团体、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在其举业之际,大抵是不怎么讲究繁文缛节、陈规陋习的。在此时,迸发出的往往是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不拘一格的创新和追求。如果过分讲求形式,盲目追求范例,囿于陈旧的框框,拘于僵死的条条,墨守陈规,削足适
期刊
2021年7月31日,菠萝救援队对新乡市部分地区进行消杀  9月14日一早,一台大型应急饮水设备从佛山菠萝救援中心装车,送往1624公里外的河南省鹤壁市浚县。18个小时后,浚县的受灾群众喝到了从这台饮水机里流出来的干净水。  从7月21日算起到9月17日,佛山市菠萝救援队在河南灾区已经坚守了60个日夜。归期是哪天,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只是知晓那里受灾的人们还需要他们的帮助。  队长王治勇的朋友圈,每
期刊
背 景    马文仲的噩运是从15年前开始的。高中二年級时,他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病症——进行性营养不良症,身上的肌肉不断萎缩,被迫退学回家,但仍坚持自学。翌年,新乡师专、汲县师范等到马文仲的家乡——河南长垣县苗寨乡定向招生,全乡共7个名额,马文仲的考分名列第一。但乡教办主任劝他:“你身体这么差,体检就可能通不过;即使通过了,到学校生活也不能自理——不如把名额让给其他同学。”马文仲表示同意,随后提出
期刊
2021年8月28日,中国台北中正纪念堂的“自由广场”牌楼前,“大眾葬文化行动祭”活动正式开启了为期10天的长跑,其间包含各种讲座、行动艺术、展览、表演等。  “大众葬”源于1931年蒋渭水医师因染疫(伤寒)而亡,他的支持者们藉由他的去世而举办了一场陈情抗议活动“大众葬”。在蒋渭水去世90周年后的8月,台湾仍笼罩在新冠疫情之下,这次的“大众葬”就是为了“让往生者生产力量,让无力者说话”。  而这次
期刊
林白云急匆匆地往公司赶,“砰”地一声撞在整扇玻璃门上时,坐在工位上的张天空刚打开纸杯盖,抬头吓一跳,架在耳朵上的眼镜也顺势掉进了装满豆浆的纸杯里。  坐在张天空背后的我见此情景,忍不住狂笑起来。  张天空转过身,忽然结巴着对我说:“我,我,我,我,我,我……”  张天空脸红到了耳根,眯起的眼睛一角沾着一粒眼屎,乱成鸟窝的头发估计连最不挑肥拣瘦的鸟儿也不想待,衬衣领子上还残留了一团白乎乎的东西,估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