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床睡那些事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春夏之交,燊燊分房独睡这件事总算尘埃落定。
  一年来,燊燊从主动要求独睡,到害怕、放弃,到再次要求独睡,最后终于适应。在这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们只做了两件事,那就是“接纳”和“轻推”。
  第一次独睡:体验下就好
  第一晚:只是说说而已
  3岁9个月时,燊燊第一次主动提出独睡。事情是这样的——
  晚上,有小朋友来家做客。小朋友的妈妈说,这位比燊燊小两天的小妹妹现已独自睡觉了。我们听后,自然由衷地夸赞了几句。结果当晚,燊燊就宣布:“我要一个人在客房睡。”
  我们大感意外,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决定顺水推舟。我给她铺好隔壁房间的床,样样安排好,燊燊也很期待的样子。可是临睡前,她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仍要跟我们一起睡。好吧,这事她说了算。不管怎么说,有这个意识还是好事。为此,我没有多说一句抱怨的话,而是开开心心带她打道回房。
  第二晚:好像也没那么难
  可能小妹妹独睡这件事对燊燊冲击较大。前一晚没有成功,燊燊耿耿于怀,所以第二晚再次要求自己睡。这一次,她进步了,真的躺到了床上。而我也准备好陪到她睡着。可是,故事书都讲完了两本,她仍要求我讲。我知道小家伙还是害怕,所以提议说:“要不回爸爸妈妈的房间睡吧?”燊燊欣然同意。
  谁知,正准备关灯睡觉时,她又改主意了,还是要去隔壁房间睡。
  好,那就再转移到客房吧。为让她放松下来,不把独自睡觉这件事情看得过于紧张,我故意去洗漱,让她在床上等我。二十分钟后,我收拾完毕,料想她应该睡了。可进房间查看后,人家还两眼骨碌碌呢。我微笑着上前抚摸她的头发,亲亲她,告诉她再等几分钟,我还有些东西要收拾。她笑着朝我点头。10分钟后,我再次去查看,竟发现她已经睡了。我的小小计谋终得逞!
  第三晚:其实也没那么简单
  白天,燊燊毫不谦虚地把自己独睡的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得到了大家的赞赏。这样一来,晚上,她更是坚定不移地要求自己睡。
  燊燊这晚的表现很不错,我陪她一会儿后,她就睡着了。但是凌晨,我被燊燊的哭声吵醒了。我冲过去,打开台灯。燊燊埋怨我:“妈妈,你怎么说都不说一声,就关灯走了呢?”我赶紧道歉,并睡在她身边,轻拍安抚,陪她睡到天亮。
  第四晚:原来只是一堂体验课
  可能是前一晚受到了惊吓,也可能是体验够过就不想再继续了,反正,燊燊豪不留恋地宣布说:“我还是要跟爸爸妈妈一起睡。”好吧,不独睡就不独睡,这事着急不来。如果不顾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强迫孩子独睡,反倒得不偿失。这事暂告段落,我和燊燊爸都不再提起。
  第二次独睡:又向往又害怕
  半年后,燊燊第二次主动要求去隔壁房间睡觉。这次的诱因是想念外婆了,因为外婆每次来看她,都睡在那张床上。相比半年前,这一次,燊燊明显淡定许多。第一天,在我陪她入睡后,她睡得很好,一夜无事。第二天,她开始有了小小的犹豫,但最终还是自己克服了。第三天,她以害怕房间里的一副画为由,又回到我们房间。第四天,她说可怕的画拿走了,不怕了,要求再次独睡……独睡的小火苗在她心中时隐时现,既向往又害怕。如此反复一周后,她最终还是放弃独睡,再次回我们房里睡了。
  第三次独睡:动真格的
  燊燊第三次要求独睡,好像没有特别的原因。突然有一天,她就说想要自己睡。这次出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我陪伴一会儿,她就睡着了;半夜醒来,燊燊不哭也不闹,而是平静地叫唤我。而且睡了一个礼拜,她也没说要回我们房间睡。
  看来,燊燊这次是动真格的了。我觉得应该轻推她一把,以便让独睡更巩固。我们决定送她一套漂亮的床上用品。燊燊开心地挑了公主风四件套床品和一顶带花边的粉红蚊帐。这一推甚有效,之后,再请她去我们大床小睡片刻,她都一口回绝。
  曾经在一个QQ群里,看妈妈们讨论孩子多大可以和父母分房睡的事情,有些说5岁,有些说6岁。我比较赞同一位妈妈的说法,她表示:“分床、分房都应当根据孩子的心理年龄来。”的确,育儿的事,没有一刀切的标准,应当以人为本。当孩子主动要求独立,我们应该支持。当孩子尝试了退缩时,父母要给予接纳,给孩子一定程度的缓冲。这样才能避免心理伤害。
  燊燊愉快而成功独睡这件事情,就是最好的例证。
  即便燊燊现在对于独睡非常适应,我们也做好心理准备,随时欢迎她回来跟我们睡。我相信,她并不会因为这几晚的同睡,就破坏独睡的习惯。
  我的自信来自以往的经验,更来自于对孩子的了解。
其他文献
昨天下午逛街,看到有个妈妈带孩子去买鞋,妈妈说孩子不要有鞋带的,要有魔术贴的。这种是省事的鞋子,穿上鞋子后,按一下就搞定。在试鞋子的过程中,我也观察到妈妈在整个过程包办了所有的事:孩子坐在凳子上,把脚伸开,任由妈妈给他脱鞋、试鞋、穿鞋,甚至走之前还给孩子把魔术贴粘好,而孩子则在不停地玩游戏。  他们走后,我想了很多,这个孩子估计有6、7岁,我在这个年纪时已经成为“劳动能手”了,可是现在的孩子系鞋带
美育,通俗地讲就是审美教育。它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的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美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在于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启迪人的心灵,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形象地说就是“润物细无声”,极易被人接受,特别是对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发达的少年儿童,作用更大,因而从小抓起十分重要。  家庭美育的范围很广,父母应当循序渐进地进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孩子是被约束的对象,纪律的负担反而压在了父母身上,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可以毫不犹豫地用纪律去约束孩子的。给孩子以纪律的约束是必需的,如何才能不伤了你与孩子的和气?    约束之前先明确是否值得约束    纪律并不意味着家长一定会赢,而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值得去烦心。你应该首先考虑孩子在折腾的事情是否值得你去跟他发生争执。要是故意把玩具摔坏当然要立即批评,但是如果是玩彩泥玩得高兴,晚几分钟到饭桌上来,就没必
晚上,玩过羽毛球后,儿子自己把羽毛球和球拍送到杂物间,并把球拍挂到了架子上。我知道,3岁的儿子已经有了物归原处的意识。这时我才发现,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之前的日子里,因为儿子的这种坏习惯我们可没少受累,每天晚上孩子入睡后,我和妻子看着满屋子的玩具,心里叫苦不迭:这些玩具,昨天刚刚收拾了,今天他又全部撒到地上来了。两人无可奈何地再花大量的时间把这些玩具重新归类,同时也深深意识到
2010年,广东省妇联牵头举办了“亲恩永在·感恩永远”主题活动,评选了20位颇具代表性的家长楷模,并授予“广东十大杰出父亲、母亲”称号。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实操意义的教育示范、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充分展示了当代家长的睿智风采。本期将继续选择其中的优秀典型,将一个个温馨感人的家教故事范例传播给广大读者,共同探讨: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    爱有小爱,也有大爱,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吕素红用警察忠诚
每到季节变换的时候,家长谈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病了”。孩子一生病是一家人跟着“遭罪”,对于职场妈妈来说更是手忙脚乱,班要上孩子也要照顾,那种心酸和无奈真是常人难以体会。  其实孩子的身体健康与否,除了孩子自身的素质之外,和家长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照顾也有很大的关系。    1:合理的饮食   饮食是关系到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平时少让孩子在外面吃饭,尽量都在家里解决。   早餐鸡蛋羹、面糊饼、大骨头汤煮
原料:  胡萝卜50克,鸡胸肉80克,大米一杯。  即便没有菜,这一碗饭也基本能够满足孩子一餐饭营养需求了。尤其是配着罗宋汤,有牛肉、洋葱和土豆的香味,再加上西红柿特殊的酸甜味,这顿饭就更加美味了!  1、把鸡胸肉用搅拌机打成泥状。  2、用刨子把胡萝卜刨成小细丝。  3、把胡萝卜丝、鸡肉泥和洗好的大米放进电饭煲里。  4、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加盖煮。  5、煮好饭后,可以加入适量的盐和油。  6、
年轻的父母,事业尚未稳定,常常要搬家。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失去熟悉的玩伴,是否会孤独,变得不善社交?该怎样选择住宅社区,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搬家对孩子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不能替代社区  很多朋友可能要问,现在的孩子,玩具太多,又有网络可上,还会喜欢出去玩吗?笔者在2012年秋季和2013年春季于东北地区对一些小区进行了观察调研。这两次调研验证了一个事实:虽然现在网络更为发达,孩子们也有了无
张五常 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    1941年,日机轰炸香港启德机场,六岁的我在山上看得清清楚楚,那天起,香港就沦陷了。  拥有一个战乱童年,对谁而言都不会感激喜悦,但不可否认的是,童年动荡的逃亡生涯,却对我的经济观起到了最初的奠基作用,这一切,都归功于我有一位虽然不识字,却胜似经济学
前段时间,我们夫妻俩工作特别忙,经常把儿子文文一个人丢在家里。慢慢地我们发现,儿子迷上了动画片,整天守着电视机看动画片,看得忘乎所以废寝忘食,大有成瘾之势。  很多报道说孩子一旦染上了电视瘾,不但表现得懒散,其行为和思维方式甚至会逐渐脱离现实世界,在适应社会方面产生严重障碍。这让我越想越悚然,当下决定采取策略,迅速转移文文的兴趣,让他把注意力从电视节目中转移出来。  文文好静,爱看书,何不用阅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