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通俗地讲就是审美教育。它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的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美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在于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启迪人的心灵,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形象地说就是“润物细无声”,极易被人接受,特别是对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发达的少年儿童,作用更大,因而从小抓起十分重要。
家庭美育的范围很广,父母应当循序渐进地进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让孩子从家庭环境中感受美
家庭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缩影,是孩子最熟悉、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外界因素,是孩子心灵中最初产生审美知觉的地方。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家的布置,住房不论大小,都要打扫得整洁,布置得典雅,尤其是一些装饰品尽量要做到有艺术品位和寓意,千万别按成年人的思维买一些自认为“好玩”实则低级庸俗的摆设、挂件等装点居室。
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美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大自然的景色是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是家庭美育的广阔天地,可以给孩子提供最直接、最具体的美育教材。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施教”,让孩子身临其境,观察祖国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和人文历史,使他们从热爱祖国的山、祖国的水、祖国的历史文化开始,不断增强爱国主义信念。这种培养或许不像学琴棋书画那样“立杆见影”,但一经形成,孩子将受用终身。
让孩子到文学艺术中吸收美
文学艺术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集中概括和再创造,家长要经常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绘画、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并根据家庭条件和孩子的兴趣指导他们进行歌唱、绘画、舞蹈等艺术实践,使他们从文艺作品和艺术实践中获得美的熏陶,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这些指导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切忌强迫和跟风,或把大人的爱好和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让孩子逐渐学会表达美
表达美,就是通过语言把所见事物在内心中的体验具体化、深刻化地表述出来。通过表述,家长可以及时把握孩子的审美尺度,引导孩子在表述中准确地认识美。实际上表述的过程中也是一次美的升华过程。有些家庭为了培养孩子对美的表达能力,采取了“晚饭后10分钟描述”的方法,即晚饭后让孩子说出一件当天最感兴趣的事,然后和孩子分别表达心里的体验,看谁的体验有美感。这种做法,日积月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孩子动手创造美
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他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到创造美的实践中。比如让孩子参加布置房间、美化环境;让孩子自己搭配衣着服饰等等。孩子做完后家长适时给予评价,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生活技能,更关键的是还能培养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想像美的能力,知道将自己心中的美与客观现实的美交融在一起,懂得悦己悦人的道理,使孩子形成爱美的性格,并在美化生活中逐渐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总之,家长是孩子美好心灵的塑造者、美育的启蒙者,良好的家庭美育,能使孩子的生理、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为其早日“成龙”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庭美育的范围很广,父母应当循序渐进地进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让孩子从家庭环境中感受美
家庭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缩影,是孩子最熟悉、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外界因素,是孩子心灵中最初产生审美知觉的地方。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家的布置,住房不论大小,都要打扫得整洁,布置得典雅,尤其是一些装饰品尽量要做到有艺术品位和寓意,千万别按成年人的思维买一些自认为“好玩”实则低级庸俗的摆设、挂件等装点居室。
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美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大自然的景色是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是家庭美育的广阔天地,可以给孩子提供最直接、最具体的美育教材。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施教”,让孩子身临其境,观察祖国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和人文历史,使他们从热爱祖国的山、祖国的水、祖国的历史文化开始,不断增强爱国主义信念。这种培养或许不像学琴棋书画那样“立杆见影”,但一经形成,孩子将受用终身。
让孩子到文学艺术中吸收美
文学艺术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集中概括和再创造,家长要经常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绘画、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并根据家庭条件和孩子的兴趣指导他们进行歌唱、绘画、舞蹈等艺术实践,使他们从文艺作品和艺术实践中获得美的熏陶,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这些指导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切忌强迫和跟风,或把大人的爱好和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让孩子逐渐学会表达美
表达美,就是通过语言把所见事物在内心中的体验具体化、深刻化地表述出来。通过表述,家长可以及时把握孩子的审美尺度,引导孩子在表述中准确地认识美。实际上表述的过程中也是一次美的升华过程。有些家庭为了培养孩子对美的表达能力,采取了“晚饭后10分钟描述”的方法,即晚饭后让孩子说出一件当天最感兴趣的事,然后和孩子分别表达心里的体验,看谁的体验有美感。这种做法,日积月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孩子动手创造美
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他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到创造美的实践中。比如让孩子参加布置房间、美化环境;让孩子自己搭配衣着服饰等等。孩子做完后家长适时给予评价,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生活技能,更关键的是还能培养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想像美的能力,知道将自己心中的美与客观现实的美交融在一起,懂得悦己悦人的道理,使孩子形成爱美的性格,并在美化生活中逐渐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总之,家长是孩子美好心灵的塑造者、美育的启蒙者,良好的家庭美育,能使孩子的生理、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为其早日“成龙”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