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美育之门的金钥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s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通俗地讲就是审美教育。它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的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美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在于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启迪人的心灵,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形象地说就是“润物细无声”,极易被人接受,特别是对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发达的少年儿童,作用更大,因而从小抓起十分重要。
  家庭美育的范围很广,父母应当循序渐进地进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让孩子从家庭环境中感受美
  
  家庭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缩影,是孩子最熟悉、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外界因素,是孩子心灵中最初产生审美知觉的地方。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家的布置,住房不论大小,都要打扫得整洁,布置得典雅,尤其是一些装饰品尽量要做到有艺术品位和寓意,千万别按成年人的思维买一些自认为“好玩”实则低级庸俗的摆设、挂件等装点居室。
  
  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美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大自然的景色是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是家庭美育的广阔天地,可以给孩子提供最直接、最具体的美育教材。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施教”,让孩子身临其境,观察祖国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和人文历史,使他们从热爱祖国的山、祖国的水、祖国的历史文化开始,不断增强爱国主义信念。这种培养或许不像学琴棋书画那样“立杆见影”,但一经形成,孩子将受用终身。
  
  让孩子到文学艺术中吸收美
  
  文学艺术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集中概括和再创造,家长要经常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绘画、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并根据家庭条件和孩子的兴趣指导他们进行歌唱、绘画、舞蹈等艺术实践,使他们从文艺作品和艺术实践中获得美的熏陶,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这些指导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切忌强迫和跟风,或把大人的爱好和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让孩子逐渐学会表达美
  
  表达美,就是通过语言把所见事物在内心中的体验具体化、深刻化地表述出来。通过表述,家长可以及时把握孩子的审美尺度,引导孩子在表述中准确地认识美。实际上表述的过程中也是一次美的升华过程。有些家庭为了培养孩子对美的表达能力,采取了“晚饭后10分钟描述”的方法,即晚饭后让孩子说出一件当天最感兴趣的事,然后和孩子分别表达心里的体验,看谁的体验有美感。这种做法,日积月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孩子动手创造美
  
  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他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到创造美的实践中。比如让孩子参加布置房间、美化环境;让孩子自己搭配衣着服饰等等。孩子做完后家长适时给予评价,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生活技能,更关键的是还能培养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想像美的能力,知道将自己心中的美与客观现实的美交融在一起,懂得悦己悦人的道理,使孩子形成爱美的性格,并在美化生活中逐渐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总之,家长是孩子美好心灵的塑造者、美育的启蒙者,良好的家庭美育,能使孩子的生理、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为其早日“成龙”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案例中小杰父母的教育投资是非理性的。主要表现为:  1、过于倾向投资热门的学校、专业或是大众热衷消费的教育领域;   2、重数量轻质量,以为投入越大收益就越多,盲目加大投资力度;  3、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盲目地跟从和攀比;  4、主观臆断,不尊重孩子意愿,漠视孩子选择教育的权力;  5、一味追求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教育投资的非理性行为不仅会导致投资效益的低下和资源的浪
“我认为教育孩子的秘诀就五个字:往死里夸他!”这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名言。这句话不是凭空而来,除了多年来独特的教子心得外,还与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有关。  一次售书时,郑渊洁遇到一个小女孩。“郑叔叔,我长大了能到您身边去工作吗?”“可以啊!”他满口答应,又半开玩笑说:“我身边就缺一个会英文的人。学好了英文你就来找我。”“那您给我写在书上。”于是,郑渊洁郑重其事在小女孩的书上写下这句话。小女孩捧着书欢
初为父母,这些博主希望通过网络把喜悦和自豪之情让更多人分享,心情无可厚非,但是很多时候,所谓的网络分享只是自娱自乐。在有了孩子之后,谁还能花费巨大的精力去关注别人家的孩子今天干了什么、拍了几张新照片呢?也许发布者真的是带着满满的爱意,但对其他人来说,却有可能是垃圾信息。最可怕的是,分享的快乐没得到,暴露的信息却被坏人惦记了。  与其每天不厌其烦地发孩子的生活照片,不如好好琢磨一下构图与摄影技巧,这
进入冬季,许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的尿床问题发愁。一般来说,宝宝在约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逐渐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3岁以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夜间仍会偶尔尿一次床。不过这都属正常情况,是一种机能性的问题,只要父母注意看护并去除生活申可能造成孩子尿床的因素,孩子尿床是可以纠正的。但如果孩子5岁以后还每周至少有一次尿床,那就属于遗尿症了。这种症状大多发生在男孩中,有时要到青春期才能痊愈
周五凌晨,发现孩子高烧了,我给她用上了比较温和的Alvedon(一种塞屁屁的退烧止疼栓剂),等烧退以后,我才敢睡去。第二天早上,孩子体温窜到39.9℃!我赶紧用上了药效更强的Ipren,每6小时吃一次,以前它是我的退烧法宝。但是这次有些棘手:药到烧退,但药效过后又烧,孩子的体温一直徘徊在39℃以上。  我有些着急却没办法,因为瑞典的周末,诊所是不开的,而且医生也经常强调,如果发烧时,孩子能正常饮食
孩子入园已经六天了,虽然一天哭得比一天少,但妈妈知道,他不想去幼儿园。妈妈当然不能真的让他不去,她能做的,就是写一封信。这样的信该怎么写?写了会有什么用?你看完这篇文章,会不会也动了写信的念头?  各位老师:  你们好!  我是闹闹的妈妈。入园后,在曲园长的建议下,加上闹闹入园这几天的表现,我们决定详细地介绍一下闹闹,希望能帮助他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闹闹是一个很安静的小孩。性格内向、敏感,对新
除了不可滥用家中常备的中成药以外,家长在给孩子服药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中药的药效较慢,不适合急救用,如果孩子出现诸如痉挛、抽搐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不要让孩子长期服药,像人参一类被认为是补品的中药,吃多了对孩子身体的伤害远比补给营养大;  ★切不可因为治疗效果不明显就擅自给孩子加大剂量,有的中成药含有一定的毒性成分,服用时有严格的剂量限制;  ★中医讲究对症下药,就算是感冒这样的小
模特宝宝/黄熙桐  有些孩子原本白白胖胖的,但近来不愿吃任何东西,还动不动就哭闹,身体也越来越消瘦。有这种症状的孩子一般都没有饥饿感,面且体重都不达标,这些症状就是中医所说的“疳积”,是营养过剩造成的营养不良。  过去的孩子得“疳积”多是物质匮乏,营养不良引起,可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为什么还会有孩子患这种病呢?这是因为家长的喂养方式不正确,营养过剩导致的,所以目前患“疳积”的孩子大多数是城市的孩子。
代币制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下的一种方法。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的任何习惯都可以通过及时强化习得。对于学前期的孩子来说,是否多次得到外部刺激强化 (成人对其行为的反应),是他衡量自己行为是否妥当的唯一标准。由于每个孩子的性格、脾气、喜好不同, 我们所采用的强化方式也应该因人而异,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在准备使用代币表的时候,首先,作为实施者
昨天下午逛街,看到有个妈妈带孩子去买鞋,妈妈说孩子不要有鞋带的,要有魔术贴的。这种是省事的鞋子,穿上鞋子后,按一下就搞定。在试鞋子的过程中,我也观察到妈妈在整个过程包办了所有的事:孩子坐在凳子上,把脚伸开,任由妈妈给他脱鞋、试鞋、穿鞋,甚至走之前还给孩子把魔术贴粘好,而孩子则在不停地玩游戏。  他们走后,我想了很多,这个孩子估计有6、7岁,我在这个年纪时已经成为“劳动能手”了,可是现在的孩子系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