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移门运动轨迹及门锁布置浅析

来源 :时代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hufeng5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滑移门的运动轨迹,尤其各个具体点的运动轨迹对滑移门上各个功能件的布置及运动空间的预留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过对滑移门几个位置点的运动研究,找出滑移门运动规律为车门功能件的布置提供依据。
  关键词:滑移门 运动 门锁
  Analysis of sliding door movement trajectory and door lock arrangement
  Zhang Bingzhan
  Abstract:The tract of sliding door, especially the tract of the key poin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ackage and checking the space of the sliding door. By studying the movement of key points, this article provides some clue to the package of sliding door.
  Key words:sliding door, movement, latch
  滑移门的组成包含了自身的结构件如内板、外板、加强版等,同时也包含了如玻璃升降器、密封条、门锁、导轨、走轮臂等功能件,但是对车门的运动起决定的是上导轨、中导轨和下导轨。上下导轨的作用相同,故理论分析车门处于理想状态,下导轨和中导轨就完全控制了滑移门的运动。
  门锁在滑移门上的安装位置如图1;前锁、后锁在车门完全关上的起作用,导轨锁在车门开启最大位置时起作用
  导轨固定在车身上,滑移门上装有滚轮,滚轮在导轨上的运动就形成了滑移门的运动。中走轮安装在滑移门的后部,这就决定了中导轨主要用于限制滑移门的后部的运动规律;而下走轮安装在滑移门的前部,这就决定了下导轨主要用于限制滑移门的前部的运动规律。
  毫无疑问中导轨的形状决定了滑移门中走轮的移动轨迹,也即中导轨的形状就是就是中走轮的轨迹。由中导轨的形状可以看出,该轨迹分为三个部分:
  先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与车身纵向成60°角;
  再进行圆周运动;
  最后再进行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与车身纵向平行运动。
  下走轮的运动轨迹,与中走轮相同,下走轮沿着下导轨进行运动,下走轮的形状也决定了下走轮的运动情况,也即下导轨的形状就是下走轮的运动轨迹。由下导轨的形状可以看出,该轨迹分为三个部分:
  先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与车身总成成20°角;
  再进行圆周运动;
  最后再进行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与车身纵向平行。
  建立滑移门运动模型,该运动模型已经有论文进行了论述,本文不再赘述,直接使用该模型进行关键点测量分析。
  取车门上滑移门后锁啮合点为测量点,测量该点角度变化规律,其角度变化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
  1、在前10mm的运动范围之内,该点的运动角度基本保持不变57°左右,即车门上该点的运动方向保持不变;
  2、在前10mm的运动过程中,该点的运动方向并不与导轨的角度相同,而是偏小;
  3、在10mm以后的运动过程中,该点的运动方向一直在变化。
  门锁在布置时,尽量利用在车门运动的前10mm范围之内,门锁的啮合方向要与此角度一致,才能保证门锁在啮合过程中是完全符合理论状态,否则门锁啮合存在夹角就会影响门锁的使用寿命。
  取车门上下走轮臂上一点为测量点,测量该点角度变化规律,其角度变化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
  1、在前11mm的运动范围之内,该点的运动角度基本保持不变13°左右,即车上该点的运动方向保持不变;
  2、在前11mm的运动过程中,该点的运动方向并不与导轨的角度相同,而是偏小;
  3、在11mm以后的运动过程中,该点的运动方向一直在变化。
  门锁在布置时,尽量利用在车门运动的前11mm范围之内,滑移门前锁的啮合方向要与此角度一致,才能保证门锁在啮合过程中是完全符合理论状态,否则门锁啮合存在夹角就会影响门锁的使用寿命。
  沿滑移门纵向均匀取6个测量点进行测量,此6个点的运动变化规律如下:
  由上图看出:
  1、滑移门在接近最大开度时,滑移门上各点的运动方向趋于一致;
  2、在接近最大开度时,各点的运动方向近似保持不变。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门锁布置角度,布置角度确定后,还需要校核门锁与锁扣及周边去与的运动间隙。
  后侧门锁特性:
  后侧门锁的棘爪要求与锁扣垂直切入,才能保证正常的设计寿命。
  如下图:
  应用实例—某车型门锁布置角度检查
  由于锁体与锁扣的啮合角度在装车情况下与理论运动状态有6°的夹角,造成门锁包塑层过早地磨损失效,甚至脱落,造成门锁卡滞不回位,进而影响整个车门锁系统的使用寿命。
  结论
  滑移门的运动时平动与转动的合成运动,故而滑移门沿纵向坐标的各点的运动规律各不相同。在该点进行功能件布置时要着重考虑运动间隙及配合角度。尤其在制造精度不高的情况下,一定要保证布置设计与理论状态完全吻合,这样才能避免由于制造误差、设计误差双重误差累计误差严重偏离设计状态,影响功能零件的使用寿命。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将某款后驱电动车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代替真空助力器的ibooster电子机械助力器、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的制动力分配策略、电机再生制动与ESC液压制动协调控制等,通过实车道路和转鼓测试,对比了NEDC工况、CLTC工况、城市工况下的能量回收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工况下,ibooster系统至少能提高能量回收率1.3%左右,在CLTC工况下能量回收贡献率最大。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
期刊
在当今社会,是全民信息时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一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同时,教育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更是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国家信息化的进程中,教育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教师,不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更是最重要的核心因素其中之一,因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如何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初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拥有科学的教学观念,不断反思与改进教学方式,保证更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实现,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信息化
2010年至今,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或“国培”)。其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中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是该项目的重要形式,也是其重点内容。远程培训课程是学习者(中小学教师)进行远程学习的主要对象,课程的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教师远程培训的质量,因此,关注课程设置、提升课程设置质量是提升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重要途径。“国培”开展以来,我们开展了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相关课题研究,也参与了宁夏“国培”的实施工作,从前期相关调研看,中小
概念图是通过图的形式直观的组织和表达知识,能对知识点和思维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本研究通过对概念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文献整理、分析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发现将概念图应用在单词识记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研究都是基于思维导图和英语单词识记结合的。
  本研究主要是将概念图应用在单词教学中开展研究的。在实习期间,通过对X中学七年级英语单词教学的充分调研和实验前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分析,了解到X中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情况以及单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大纲单词,基于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将概念
摘 要: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客车舱门总成新结构,主要包含:一种轻量化无骨架舱门结构,取消现有骨架,采用铝合金加强网格板提高强度,满足整体强度和轻量化要求;开发了一种滑槽型铝腰带舱门安装结构,并设计了一种铰链预安装与舱门预定位装配方法,使舱门能快速、简单定位安装,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铝合金舱门 轻量化 铝腰带 铰链  Research on Design and Assembly of Al
期刊
摘 要:依据中国节能竞技大赛规则,本文对本田汽车公司125cc化油器式摩托车发动机进行电控燃油喷射控制设计,提高了发动机的低温起动性能和燃油利用率,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关键词:电控系统 节能 环保  Honda Motor Company 125 motorcycle engine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modification  Liu Zhangqi  Abst
期刊
摘 要:某4×2轻卡车在使用过程中,车辆出现左右后视镜、前保险杠、脚踏板等零部件抖动,造成客户驾乘舒适性差,引起客户抱怨。针对该问题通过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在改进后的车辆上跟踪验证,未再出现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介绍轻卡车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故障分析及优化改进,对日后产品设计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轻卡 发动机悬置系统 零部件抖动 优化改进  Fault Analysis and improv
期刊
振兴足球是广大球迷和群众的热切期盼,同时也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迫切要需要。青少年足球是我国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推动我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影响。目前,媒体不应再仅限于关注当下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现状,而要依托新渠道、新方式对青少年足球议题进行更为有效的传播,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推动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本文选取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间每周
摘 要:随着汽车工业飞速发展衍生的环境、能源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和可设计性能在汽车轻量化技术领域脱颖而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特性、成型工艺和乘用车应用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现状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乘用车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技术进展  Lightweight Application of Carbon Fiber Rein
期刊
当前时代的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更是将人们引领进了新媒体时代。相当一部分数量的企事业单位开始意识到利用互联网开展品牌传播活动已经势在必行。其中官方自媒体平台以其高流量、高自由度、低成本等特点,逐渐成为一些企业品牌推广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这些平台大到包括微信、微博,小到包括头条、知乎、抖音。各大企事业单位在这些平台上开设官方账号,利用账号进行公关、宣传或是推广工作。我国各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