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残喘两百年得益于蒙古西进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罗马帝国分裂后,东部罗马被置于众多蛮族的包围中,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劣。斯拉夫、波斯、阿拉伯、马扎儿和突厥等民族对帝国持续不断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帝国的实力,首都屡遭沦陷。甚至到蒙古人西侵前期,帝国存亡危在旦夕。但本文要说的却是拜占庭帝国因蒙古西进而取巧得益,在强者夹缝中周旋游弋,借力打力,竟意外苟活了两百多年。
  关键词:拜占庭;东罗马;帝国;蒙古西征;奥斯曼
  中图分类号:K2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51-02
  拜占庭帝国,亦称东罗马帝国,中国史籍称为“大秦”或“拂菻”。公元三世纪,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在帝国“危机”的压力下,把国家一分为二以便更好地管理。324年,君士坦丁即皇帝位后,把帝国东部首都迁到色雷斯的拜占庭(后来把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国名由此而来。
  帝国分裂,本身就说明了帝国的虚弱。三世纪危机后,罗马雄风不再,凯撒、屋大维时的辉煌只能让那些罗马的后继者们暗自嗟叹!更糟的是,西罗马帝国在蛮族连续不断的打击下,已于公元476年灭亡。独木难支,拜占庭帝国的境况也好不到哪去!
  如果说靠着皇帝的贤明、军队的强大和运气,东罗马帝国勉强挺住了4-6世纪民族大迁徙的冲击。可屋漏偏逢连阴雨,紧接着,伊斯兰阿拉伯帝国在半岛崛起,占领了帝国在北非和地中海东岸的领土,还不时派海军侵袭帝国心脏地带,帝国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维京从北欧兴起,一路南下,攻略到地中海、黑海,其后裔曾七度围攻君士坦丁堡;罗姆苏丹在东方蠢蠢欲动;保加利亚在心腹地带屡兴攻略……东罗马帝国这时也就剩下骨架了,此时,帝国周边的任一“蛮族”只要运上一把强力,就能把这“骨架”给打散了——但是奇迹发生了,上帝再次眷顾君士坦丁堡!来自亚洲东部的蒙古人意外地出现在了欧洲,把帝国周围的对手都打趴下了。
  早在蒙古第一次西征时,蒙古军队就越过高加索,进入顿河流域,进攻突厥族波洛伏齐人。1223年5月,增援波洛伏齐人的俄罗斯联军在加勒迦河畔与蒙古骑兵大战,蒙军大败俄联军,俄罗斯诸王公几乎全部被杀。1236年底,拔都进抵伏尔加河中游,败保加利亚人,入俄罗斯平原,陷莫斯科、罗斯托夫、特维尔、弗拉基米尔,后又摧毁古都基辅。1241年,拔都与老将速不台,率3万蒙军,越喀尔巴阡山。绍约河之战,蒙军败10万匈牙利军,杀七万人,克佩斯城。1241年3月,两次击败波兰联军,焚克拉考;同年4月,再败波兰,杀公国实力最强的西里西亚亨利公爵,攻略亚得里亚海东岸及南欧各地;北部强敌压境,而拜占庭的东面,土耳其的崛起更是让其疲于应付。这样,纵使帝国有再强的军制和战力也是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基督徒兄弟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已经使帝国四分五裂,威尼斯人夺取了帝国的商业战略阵地,拜占庭财政更加匮乏。
  而看看13世纪帝国的态势,拜占庭周围的强大势力主要包括俄罗斯南部拔都的金帐汗国、近东和中东地区旭烈兀统治下的伊尔汗国、埃及地区的马穆鲁克王朝和巴尔干的保加利亚。在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从没安分过,他们在与拜占庭的对抗中崛起。从保加利亚第一帝国至第二帝国,其领土不断伸入、南进,甚至夺取安其亚鲁斯港与迈塞姆布里亚港。保加利亚除了自己行动,还支持一切西方的反拜占庭军事行动,如协助十字军东征后留在希腊的法兰克人对帝国的骚扰。1264年,更是与金帐汗国联盟猛烈进攻拜占庭,帝国军队损失惨重,皇帝米哈伊尔八世本人也差点毙命。色雷斯地区惨遭蹂躏,破坏范围如此之广、程度如此之深,以至于“无论是耕牛还是农夫都看不见了”;蒙古人还应其他几个公国的邀请,准备发动第二次进攻,四分五裂的拜占庭帝国承受不起,拉斯卡拉斯王朝的末代皇帝约翰主动结好蒙古人,并纳贡,幸免;在小亚细亚,罗姆苏丹国从安纳托利亚西进,一度占领了帝国在地中海和黑海的重要港口,其后,奥斯曼人取而代之,使帝国在东方的领土尽失;在南方,帝国在埃及的统辖权已被阿尤布王朝(而后是马穆鲁克王朝)取代,全盛时一度包揽叙利亚、也门、麦加和北伊拉克,积极北进。
  就在这种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情势下,恐怖的蒙古人东来了。和所有接触过蒙古军队的欧洲人一样,帝国前期的感受可能只有恐惧、失败和沮丧,这无疑给帝国的颓境雪上加霜!可是,“欧洲一旦经过1242年的一阵惊恐,倒从蒙古帝国的存在中得到好处:一条既单一又平定的中亚贸易之路重开,从中国通到撒马尔罕,然后从伏尔加河下游到亚速海和克里米亚,商贸繁荣起来”。而且,尤其重要的是,天生擅于外交的米哈尔八世敏锐地捕捉到了同一信息的另一面——祸兮福所倚:这是以夷制夷的绝好机会!于是,他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计划。
  1271年蒙哥帖木儿汗发动了对君士坦丁堡的远征,拜占庭皇帝劳斯卡利斯没有应战就请求讲和了。1272年,米哈尔八世竭力取得与蒙古的联系,主动修好,与著名的蒙古人领袖诺噶吉签订友好条约,此外,皇帝还将自己的私生女尤弗罗西尼嫁给诺噶吉,并向他馈赠贵重礼物。为显示自己的实力,诺噶吉影响下的蒙古人很快做出了打击保加利亚人反拜占庭的行动,保加利亚南北受敌,压力巨大,逐渐衰落,在与拜占庭的对抗中转为守势。此后,拜占庭与金帐汗国使节频繁,米哈伊尔八世构筑的围困对拜占庭帝国充满敌意势力的包围圈,遏制了帝国的各路敌人。
  再看帝国的东向,早在蒙古长子西征的1242年,蒙古军队就占领了埃尔祖鲁姆,1243年,蒙古军队再次击败了罗姆苏丹国的军队,罗姆苏丹国从此逐渐沦为蒙古帝国的附庸。而后国家再一次分裂,国家的大权由蒙古的摄政王行使,苏丹徒有虚名。之后,蒙古人再度监控着安那托利亚。到1328年,最后一位蘇丹战败,罗姆苏国结束。在蒙古的打压下,拜占庭又减少一劲敌。
  1251年,蒙哥继汗位后,于1253年派旭烈兀西征,先后陷阿力麻里、撒马尔罕、碣石城、阿塞拜疆,至1258年,占领了哈里发都城巴格达,势力范围横亘印度到地中海的整个地区。虽然1260年,由于旭烈兀东撤,回争汗位,当其大将怯的不花准备再向西发展时,因力单势弱,不敌马穆鲁克王朝。但伊尔汗国的实体存在,拜占庭皇帝劳斯卡利斯也不甘心金帐汗国和埃及的强大,竭力支持伊利汗国。这样,埃及欲北上发展的道路被伊尔汗国阻碍了,伊科尼乌姆的苏丹国也因蒙古人的存在不能自安。总之帝国东、南部的强势力中心因蒙古的到来已互相牵制着,再也不能北上威胁帝国了。   甚至是到后期,虽然蒙古三次大远征结束了,可拜占庭帝国的安危依然有赖于蒙古人。在罗姆苏丹国的一隅,逐渐发展起来的突厥奥斯曼一部,迅速壮大,先据安纳托利亚,后吞没整个小亚细亚,西攻欧洲,与帝国相争甚急,帝国岌岌可危。没想到,1397年,旭烈兀后裔帖木儿带领下的蒙古人,却在现土耳其首府安卡拉一带重创奥斯曼土耳其,并俘获其苏丹。急剧兴起的奥斯曼一度焉了下去,暂时没能力向西进攻了,而拜占庭则抓紧时间扩充武备、修筑城防,这间接帮助拜占庭帝国多存在了几十年。
  相反,由于蒙古人的退出而造成的实力空缺,往往使拜占庭更加难堪。第一次西征前,斯拉夫人、诺曼人、马扎尔人不断南下骚扰,蒙古人一到,不但削弱了他们,还整合了诸小国的国家意志,解除了帝国的“廯疾”。可大汗一死,诸军回撤,东南欧兴起的一些民族国家,又对拜占庭构成威胁;第二次西征,蒙古军扫荡的更加伸入,一些国家被彻底打垮,可窝阔台一死,蒙军一撤,像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家又兴起了,拜占庭又不得安宁了;同理,由于蒙哥汗的死,第三次西征因旭烈兀的撤出而锋芒锐减,伊尔汗国的威势,犹如昙花一现。失去了蒙古强力镇守的近东、小亚的各个民族势力犹如雨后春笋,争相斗艳。
  于是乎,奥斯曼中兴,一发不可收拾,1324年,奥斯曼之子奥尔汗(1324~1360)继位后,建立常备军,吞并了罗姆苏丹国之大部分地区。1331年,打伤东罗马帝国皇帝,并攻占了尼西亚城,并迁都于此。1354年,乌尔汗率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了加利波利半岛,并把这里作为进攻巴尔干半岛的桥头堡。1360年苏丹穆拉德一世(1360-1389在位)继位后,向东南欧扩张取得决定性的进展。1362年,又采取大规模军事进攻,占领埃迪尔内,转以此为都。接着又征服西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萨洛尼卡和整个希腊北部,迫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统治者称臣纳贡。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1396年的尼科堡战役中,一举打败了匈牙利、法兰西、德意志等国的联军。1444年,穆拉德二世(1421~1451在位)在瓦尔纳战役打退了欧洲基督教王国的反扑。1453年9月,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军队攻占了君士坦丁堡,而在此之前,奥斯曼人已经占领了拜占庭在巴尔干地区的领土。至此,共经历了12个王朝,共93位皇帝的拜占庭帝国寿终正寝,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参考文献:
  [1]罗伯特?福西耶.剑桥插图中世纪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陈序经.匈奴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杨红林.历史上的大迁徙[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4]杨红林.历史上的大征服[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5]乔治·奥斯特洛格尔斯基(著),陈志强(译).拜占庭帝国[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6]乔治·奥斯特洛格尔斯基(著),陈志强(译).奥斯曼帝国[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7]徐良利.伊儿汗国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朱耀庭.蒙元帝国[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伊朗)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M].北京:商務印书馆,2009
  [10]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11](英)格兰特著,王乃新、郝际陶译.罗马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康智超,1987年生,江西赣州信丰人,赣南师院科技学院文法系教师,主讲世界通史、中国政治制度史等课程。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两极分化”的老大难问题。英语教学通常是:在一年级差别不大,二年级开始分化,三年级基本就泾渭分明了;英语课上通常是学的学,玩的玩。对于教学中的两极分化
介绍了7-氨基-3-去乙酰基头孢烷酸的三种生产工艺,报道了国际主要生产厂家的产量与生产情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摘要:基层团支部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进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对基层团支部工作人员有所启示,使得基层团支部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基层;团支部;工作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28-01  我国步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新
本文重点介绍了富液蓄电池和AGM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并就两种蓄电池的性能差异和常见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AGM蓄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更长的寿命和较低的成本优势,适
滑模控制性能优良,鲁棒性高,适合于半主动悬架控制,但需要测量的状态量多。本文设计了一个易于实现的模型参考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此控制器不用实时测量路面高度信号,只需要两个加速
本文在对中职的培养目标以及中职生的特点的正确把握下,探讨了培养中职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合格的中职生提供借鉴。
秦及汉初的刑罚除了完备的主刑体系之外,还有不少辅助性的刑罚。比如说财产刑和流刑,因可以减少肢体伤残.增加政府收入,体现贵族特权而广泛存在。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是初中生的必修课程。做好这一阶段的化学学习,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授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才是学好化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及与各国交往的工具”。学习与掌握一门外语已成为21世纪公民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一种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开放课堂,活跃课堂。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自主反思获取新知,自主全面发展。  一、全面开放自主反思的学习时空  “开放学习时空”就是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独立学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训练,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主反思、自由表达。  1.读——足够。“读书”是学生探索过程中从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