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绪彰显个性——浅谈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53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孩子们的想象力往往是从好奇心和动手中产生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通过一些比如 拆玩具. 卸钟表,拆自己玩过的小汽车等一些“破坏性”活動中产生一种奇怪的想法和思维,而这些思维和想法会对以后的发明创造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力。
  关键词:放飞思绪;培养想象力;彰显个性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小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某电视媒体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某家电视台记者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试,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O,让不同层次的被测者回答这是什么?结果大学生都没有回答。问到一位初中生,回答是数学中的零。一个调皮的学生大喊是英文字母中的“O”,却遭到了班主任老师的白眼。最不同的是一年级的孩子们异常活跃地举起小手回答:“是月亮”、“是太阳”、“是乒乓球”、“是老师唱歌时的嘴巴”、“是教师发脾气时的眼睛”。从上面的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文化程度的提高,想象力越来越贫乏,越来越苍白。
  我认为孩子缺乏想象力的主要原因:
  一是生活范围狭小,学生在封闭的校内,很少能接触到火热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在加上教师如果不注意想象力的培养。其想象力可想而知。
  二是大部分学生以求万无一失,还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师讲,学生听,作业照模式套,答案老师讲,产生依靠老师的心理。学生被动,严重缺乏想象力。
  三是否定了孩子们的选择。都喜欢“温顺”“听话”的孩子,孩子的选择不能出格。必须与父母意志相一致,束缚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压抑了孩子们个性的张扬。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况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那么怎样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呢?我认为;
  一、让孩子多接近大自然
  自然是智慧之源。鲁班锯的发明是从一种草的形状上得到启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从苹果落地现象中受到启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也是从热爱小昆虫开始。如今我们的孩子特别是城里的孩子们与大自然的接触少,他们变得孤独了。有位小学老师对班里的学生做了一次测验,得出一组数据,不知道棉花可以做衣服的学生有45%,不知道糖从哪来的占55%不知道白面从哪来的占35%。我认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到大自然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去广阔的大自然空间去放飞思绪,去彰显个性。
  我在一次踏青的活动中,我有意识的把孩子们带到山坡下,小河边,让孩子观察周围的自然美景。半小时后我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我说;“有一个小毛毛虫,它一心想淌过这条小河,同学们想一想,这条毛毛虫可能吗”?这时孩子们非常活跃而且为毛毛虫想出很多办法。 一个孩子说:“它可以坐在一片树叶上,风一吹不是就可以过去了吗”?另一个孩子说:“它还可以拜青蛙为师,让青蛙把它背过去不也可以吗?”。还有的说:“也可以爬在一根木棍上不也能过去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异常活跃,各抒己见,我一一赞同和肯定。这时,又有位同学说:老师,以上同学说的都是给毛毛虫想出的办法,我们没有为毛毛虫自己想一想,它遇到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呢?老师我刚才看到一只蝴蝶从我眼前飞过,蝴蝶一开始不是也没有翅膀吗?在生活的所逼下,自己不是也想出了过河的方法吗?“好”、“好”,顿时有一股欣慰感涌上我的心头。这不正是我想要的结果吗?这位在班上不起眼的“笨”学生,能回答的如此奇特与完美,我感到惊奇与激动,我当即给予肯定和表扬。同学们也同时投来佩服的眼光。
  二、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往往来源于好奇心和动手实验,爱迪生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喜欢玩拆卸破旧的钟表,玩具,拆卸自己玩过的小汽车等一些活动。对此,大多数家长不问青红皂白而非打即骂。认为是“瞎想”、“胡闹”、甚至是“破坏”,于是便扼杀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丰富的想象力。有这样一个例子我认为值得我们去深思:有位父亲带孩子外出踏青,路过一片草滩,孩子看到一群蚂蚁便好奇地蹲下来,父亲在前面等好长时间孩子还是一动不动地蹲在那里好奇地看着,并且挥动着小手让父亲也过来一起听蚂蚁唱歌。父亲有些不耐烦了,说;“别胡扯了蚂蚁怎么会唱歌,快走吧!”这时孩子不高兴了,当即回答父亲说,你不是蚂蚁怎么会知道蚂蚂蚁不会唱歌呢?孩子的反问,父亲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才好。这个事例说明大人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尽量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才行。
  三、鼓励孩子们玩游戏
  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许多发明家的发明创造就是在游戏中产生的。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在<<我们怎样发明飞机的>>一书中,耐人寻味地回忆了他们从儿童时代用玩橡皮筋弹出的玩具开始,引发了制造飞机的想象。我国最著名的铁道大师詹天佑先生就是从和她妹妹拉手做游戏中,悟出了火车挂钩的原理来。因此鼓励孩子们玩游戏能激发出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充分放飞思绪,放飞想象,能彰显出孩子们的个性,使其个性在游戏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擎起驰骋想象的天空,让想象跨越时空,遨游在神奇的世界。为学生拓宽彰显个性的空间,充分张扬孩子们的个性特长。
  总而言之,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不要把成人的“规则”强加给孩子们。成人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势和行为规则,但这些“规则”不一定对孩子们有好处,有效果。有时反而对他们的创造性解决问题起阻碍作用,如果强行让孩子们用成人的“规则”去思考、去做事,就会伤害孩子们的想象力。我们当老师的和家长们只有设身处地的为孩子们多想,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娱乐环境,只有在欢愉舒畅的自由氛围中,学生才能够尽情去想象,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使孩子们心中的想象之树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的获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语文学习必须重视积累。那么,如何在博览群书时做好语言的积累呢?  一、激发兴趣,把触角伸向课外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虽然学校的教学活动总是围绕着课本进行,但是教师可
期刊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对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
摘 要: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是学生的“自能”,学生“自能”應该是我们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最终的追求,而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价学习成败的关键。笔者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能。  关键词: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自我质疑;自我解答;自我测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自”字做文
目的 研究神经内镜疗法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评估和处理.方法 从2019年4月-2020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均
目的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中任意选择10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均
目的 通过护理管理实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透析室零感染.方法 疫情期间血液透析室施行三级防控,更改患者就诊通道,调整人力资源,组织透析室医护人员学习新型冠状病
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过程。对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中往往要受到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如他们的价值观、意志特征、理智特征、学习动机,以及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态度、教学中的情感投入、教学风格等。这些情感因素都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各种情感结果。情感结果的
期刊
HT-60钻机广泛应用于工程钻探和高喷加固等工程领域。钻机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需要对钻进状态进行监测。本文设计了基于力控组态软件的HT-60钻机工作状态监测系统,介绍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唐代,脱胎于律诗,形式短小,意境深远,且浓缩了五味人生;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结构相同,内容相配……故而,对联的写作,就是由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到语文能力的升华,而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联可以这种中介的形式出现在语文教学中,并服务于语文教学这个大内容。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对联,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