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练习有效设计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技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然而,纵观实际教学中设计的练习,或随意,既无明确的目标又无具体的训练要求;或机械,死抄硬背的现象仍不少见;或盲目,让学生无法下手真正落实双基。所以,要想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合理巧妙的设计课堂练习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练习;有效设计;梯度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课堂练习是教师设计的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的课堂作业。它不同于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具有激情、启迪、发现、尝试、巩固、熟练等多项功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强化、优化课堂练习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一、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从宏观上看,“练”要着眼于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必须立足自能,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从微观上看,每次课堂练习都应有个明确的目的。如果有多个目的,就必然造成各方面的相互干扰,达不到优化。每次练习就是一个小系统,目标越集中越好。
  为了让学生体会《一夜的工作》中人物的思想品质作用,我设计了下面的练习。让学生默读2-6自然段,要求:用“——”划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圈划重点字词,在书旁空白处写出你的体会,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样让学生在阅读时圈划字词,写点评,旨在教给学生边读边悟的读书方法,随时记下思维灵感的火花。相信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必将养成。
  如在体会“工作劳苦”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一尺来高”、“一叠”来体会周总理工作的繁重,工作量大;抓住“看”、“画”、“想”、“问”四个动词体会周总理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在体会“生活简朴”时,抓住“一张”、“两把”、“一盏”、“如此而已”等词体会周总理的办公室陈设极其简单;抓住“一杯”“一小碟”“数得清颗数”来体会周总理饮食的简单。并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周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从而掌握文中表达感情的方式:叙述事情、景物描写。这样,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上,使学生学得自在,学得轻松。
  二、梯度练习,实现训练的全效
  在学习《凡卡》一文时,首先,从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扣住学生的情感世界。待学生完成自习预习,了解课文大意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初读课文,你对本文有什么总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悟出文中的情感,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这一氛围中,以缩小教学因时间、空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难。同时明确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同一个中心:沙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这样抓住关键,直奔要害,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其次,有意识地把文章按线索划为三大块,为突破重点做好准备,我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再采用以点带面、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引导:“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哪一点最让你感动?”这是抓住学生情感世界的一次延伸,所以他们不难得出共识:向爷爷述说悲惨学徒生活一段。接着精读细读:“凡卡受了哪些罪?”“凡卡的叙述使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幕幕怎样的画面?”目的之一在于读懂内容;目的之二在于感染情绪,使学生的心始终与凡卡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果你就是小凡卡,你会怎样诉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提高朗读能力。凡卡苦苦地哀求爷爷带他回去,这一内容信中多处出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凡卡痛苦的心情。这样一来,原来一封长信,就浓缩在一个重点段上,再放手让学生朗读,从中悟情明理。既节省了时间,又发展了学生的品评鉴赏能力!到此,教学的第一板块结束。
  “我们除了从凡卡的语言叙述和城乡生活的对比中感受到他悲惨的命运外,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内容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内心的痛苦?”这一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自然导向第三板块。进而明白:原来文中细致入微地刻画凡卡写信前担心、害怕的神情;写信中多次叹气;写信后还做了一个好梦,也充分地表现了凡卡悲惨的命运。到此,教学第三板块结束。
  最后,把三大块有机地结合起来。“同学们,请看板书,联系刚才所讲的内容,说说作者是什么样表达中心,突出凡卡悲惨命运的?”此时,学生的脑海中已有清楚的三条线索:信中诉说悲惨学徒生活,揭示了中心;回忆往事,对比现实,衬托出中心;结尾的美梦,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到此,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使学生不但理清了文章纵横交错的三条线索,感悟到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且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击中要害,还使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深切感悟到语言的精髓,做到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三、创新练习,达到训练的创造性
  设计练习要有远见,这个远见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匆匆》一课时,文章第二自然段中,写了“八千多日子从我手中溜去,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在第三自然段中,也写到“日子从洗手中过去,从饭碗中过去,从双眼前过去,从我身上跨过去……”这两部份内容通过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一去不返。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生面对照片进行感受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文本的形象描写中,激发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深刻感受:有的学生说,时光过得真快,真是十年如一日,长大了才觉得童年是那样的令人神往,令人留恋;有的学生说,时光匆匆流逝,如果能重新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那该多好啊,但这已经不可能了;有的学生说,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只有珍惜时光努力工作,才不会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又如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写到:“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我又做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为何又要赤裸裸地回去,白白地走这一遭呢?”在本段的学习中,同样,我也让学生细读文本,发挥想象。于是就有了学生自己个性化的感受:有的学生说,自己体会到了作者因挥霍时间而无所作为的黯然神伤;有的学生说,自己随意挥霍时光,致使学业退步,心中顿生无限感慨,并决心要发奋向上,把丢失的功课补回来……
  通过文本激发学生想象,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时光悄无声息的挪移,也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感慨,也教育了他们必须珍惜时间。通过以上方式练习,学生不仅理解课文深入了,创造的品格也得到了有效的展现。
  参考文献
  [1]陶成生.从课后练习看实验教科书对“教学操作”的事实引导[J].语文教学通讯,2004(05)
  [2]张勇.关于语文教材练习设计的类型归纳与思考[J].语文建设,2005(06)
  [3]梁运义.语文练习的创新设计[J].广西教育,2002(23)
  [4]周方.关于语文练习设计的理性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01)
  [5]曹祥生.语文练习设计改革初探[J].江苏教育,2002(18)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产品种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捆绑策略作为其产品销售策略的一部分。但是,捆绑策略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正确的捆绑策略,将既能够提升企业的效益,也能使得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满意度和效用值;可是错误的捆绑策略的实施却会导致买卖双方的损失,并对企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基于此,研究如何正确有效地实施最优捆绑策略,就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纵向差异化产品的最优捆绑策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习题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数学习题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知识、智育、操作和评价等功能。在习题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并且由于习题教学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数学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最好的锻炼。所以发掘数学习题的潜在价值已成为教学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就数学习题潜在价值的发掘这一话题进行论述。文章内容包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动,老年人也不例外.我们要抓住老年体育发展的机遇,让老人多参与体育运动,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因为所带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上遇到发展瓶颈,为了帮学生寻找突破点,我进行了大量尝试和有效探索,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有效的做法,现总结如下:  一、关注社会生活  我的学生外地生多,住校生多,信息获取缓慢而有限,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自然狭窄。如何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呢?  我主要采取了两
目的:通过医用红外热像仪对不同训练水平人群在游泳前后主要肌肉体表温度变化的探测,探究游泳主要肌群体表温度与训练水平的相关性.采用红外热像技术为游泳运动效果评估提供
【摘 要】 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学老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了解周围的世界,我们要加大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可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段的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等等,所有的这些不足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为了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们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我们需要不断的
【摘 要】 生物实验是老师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培养其实践能力,深度进入课堂的有效途径,也是老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一大法宝,生物实验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与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品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地发挥是摆在初中生物老师积蓄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出发,结合自身体会,谈一谈初中教学方法的方法,希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可以吸纳这些意见。  【关键词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响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在教学中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变革,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应该重视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因为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应及时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向,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路向;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教学,是孩子思想和意识成长的关键时期,课堂上的创新,教学上的创意,给孩子注入鲜活的教学理念,茁壮孩子的精神和魂灵。  一、语言文字的基础性作用  语言文字最佳学习的时期是孩童时期。在当今的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