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美刑法中胁迫的理论基础--兼论对我国胁从犯规定的借鉴意义

来源 :政法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09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胁迫是英美法系刑法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行为人在受到他人死亡或者严重的身体伤害威胁的情况下被迫实施一定的犯罪行为。胁迫作为一种公认的普通法辩护事由,有其科学合理之处。分析了英美刑法中胁迫的成立条件及其存在的理论根基,并分析了其对我国刑法中胁从犯规定的借鉴意义。 Coercion is a concept in the Anglo-American legal system of criminal law, which specifically means that a perpetrator is forced to commit a certain crime under the threat of death or serious bodily injury. Coercion, as a universally accepted defense of common law, has its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dvantage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ercion in the Anglo-American criminal law an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its existence, and analyzes it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venant criminal in our criminal law.
其他文献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一种认知工具,它有助于人们运用某种事物来认知、思考和表达另一种事物。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婚联的
本文梳理介绍了由琼斯和尼莫创导的“生成课程”理论在我国国内的研究状况;概述了该理论在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听说课中的运用。由于部分蒙古族大学生在入学前英语学习的时间较
本文就课文在布局谋篇、连句成段乃至遣词造句等精妙之处引领学生通过潜心会文,感悟文中语言的精妙之处,再在表达中实现迁移运用,以此做到让“感悟”促“表达”,从而切实提高学生
中韩两国的能愿表达法多种多样,用法也不尽相同,研究能愿表达法的意义以及对应关系有助于提升学习者对语言的准确把握和灵活运用能力.
蒙古语、英语亲属称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设为理论基础,对比分析蒙古语和英语称谓词的相同与不同.不同的亲属称谓系统决定语言使用者对亲属关系不同的
本文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出发,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有效的改革思路和对策,同
新课程语文学习的价值取向是素养本位,这就决定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从过去的“以知识为本”或“以能力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它意味着所
针对中职生英语基础薄弱以及对英语的排斥,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所遇到的难题。通过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发,我主要通过编教材、精备课、精上课、严纪律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
本文在重庆市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院校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所院校,分析比较了三所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学时数,依据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的理念、原则,研究了教学目标,知识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女,45岁,某年10月26日因交通事故致胸腰部疼痛伴活动障碍入院。入院查体:脊柱呈生理弯曲,胸12椎体、腰1椎体处压痛,稍肿胀,活动功能明显受限,左膝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