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化学学习中重复错误的纠错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minsi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633.8
  高三化学学习中,教师经常抱怨课堂上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学生总是在作业或考试中屡次犯错。老师难以理解,学生感到委屈。问题究竟在哪?到底哪个环节出了差错?笔者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实践调查。
  一、重复错误的成因分析
  重复错误,指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作业等形式中接触过相同的知识点或者相同类型的知识点再次遇见时继续犯错。笔者以曾练习的一份化学高考模拟试卷为参照,对所带两个班级的学生试卷进行分析,选取了NA的求算、实验基本操作、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反应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滴定终点的判断、等电子体、氢键的应用十个较为典型的基础知识点,对出错的学生逐一进行个案调查访问。
  调查结果显示在重复错误的归因上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1)粗心大意,(2)知识点不清,(3)思维不严密,(4)理解不透彻、没有思路。在统计的88人次的重复错误中,33%的学生因粗心大意导致犯错,27%的学生由于思路不清,15%的学生对知识点识记不清,25%的学生没有思路,无从下手。
  1.成因一:缺乏良好的解题习惯,丢三落四、粗心大意
  案例1:标况下0.1molCl2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这个选项在模拟卷中多次做过,但是仍有6位同学误选。让他们书写反应方程式无一例外全部书写正确,让标电子转移时都恍然大悟。归根结底,学生在做题时过于自信,不能按部就班,看到比较熟悉的知识点就草率下结论,导致自我感觉良好时犯下了低级错误。
  2.成因二: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基本知识点识记不清
  案例2:此装置可用于分离石油,分别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纯净物。8位同学认为这句说法正确。对于石油和煤的成分这个知识点,必修2和选修5都有介绍,石油是各烷烃的混合物。如果识记清楚地话无需观察装置也能快速判断。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大量的习题中舍弃了课本,远离了教材。不管平时的练习如何,不管这个题目的考察内容如何,对于高考来说,最根本的还是以教材为主,这是基础,也是重点。
  3.成因三: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思维不严密
  案例3:试题中要求说明NH3比AsH3沸点高的原因。学生的答案为NH3存在氢键,有的甚至说NH3与水存在氢键。单独问他们氢键的概念,学生都能娓娓道来,但是应用到题目就出现漏洞。分析问题错综复杂,不能够很好地理清概念的应用范围,不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造成知识点清晰,但分析问题的能力尚缺,归根结底还是思维不严密。
  4.成因四:缺少耐心和信心,不能静心思考理清思路
  案例4: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江苏高考连续多年出现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答题。计算反应速率、转化率和平衡常数。有些学生每当看到题目中大量的文字、繁杂的数据就心慌意乱,缺少耐心和信心,准备碰运气来赌一次。比如考卷上出现的K值的求算,其实只要列出“三段式”,将平衡时的数据找到根据公式求算出K值,就非常容易確定选项。犯错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不能理清头绪梳理思路。
  二、重复错误的纠错策略
  1.策略一: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教师要在习题讲评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到底是写价电子式还是电子排布式,是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等等。这就要求学生日积月累,养成好习惯,将题目中的要求做标记,养成检查的习惯。再如滴定终点的判断,只要指导学生彻底弄清什么物质滴定什么物质,分析清楚滴定过程,就会减少犯错的几率。
  良好的解题习惯靠学生自身的积累,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只要平日里教师在解题时潜移默化地指导,强化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养成,就一定能够看到成效。
  2.策略二:以本为纲,回归课本抓基础
  高三的复习课,很多师生认为只要做题讲题就可以。这样的做法导致有些错误再三出现,难以纠正。其实,对于在课本上可以找到原型的知识我们只要带领学生打开课本,稳固基础,就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迹。比如选修四18页测定锌与硫酸反应速率的装置图1所示,而在习题中经常出现用图2来误导学生,我在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做了一个实验,一个班回归课本,让学生对照题目找错误,一个班就题论题,结果在随后的测试中回归课本的班级在这个知识点的错误率大大低于另一班。
  教材是主线,是灵魂,高三复习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及时地翻阅课本,抓住基础知识,这样才能稳扎稳打,为高考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3.策略三:自主学习,勤思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不懂就问。其实我认为,“问”应该基于学生一定的理解基础。否则,这种单纯依靠问他人而习得的知识是不能够长久储存在自己头脑中的。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旁人的点拨理解知识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快感,与完全依附于他人得到的知识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然后与他人交换意见,取长补短。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勤思练思维品质的好方法。教师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自主,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减少盲目听从导致理解不深刻的错误发生。
  4.策略四:因材施教,抓个案,找典型,逐一突破
  高三的课堂基本以复习课为主。大多数知识在高一高二新课中都已经学习过。但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理解知识有快慢,要想让学生能够在这些知识点上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就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所犯的不同错误,针对性地辅导。比如化学平衡及等效平衡这一知识点。部分学生理解起来颇费时间,有的甚至毫无思路。这时候,再采取课堂统一讲解的方式必将是浪费多数学生时间,对那些思路不清楚的同学仍不能得到特别的照顾。所以,找到问题的根源,找准具体的学生,将问题分解,必将减少出错的几率,提高教学效果。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解决学生困难的好方法之一。特别是在高三复习中,只要教师乐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针对性的解决,逐一突破,就一定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反重复错误的机会。
  高三化学学习是查缺补漏的好时机。作业中出了问题并不可怕,把错误呈现在平日的習题考试中,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取到反馈信息,针对性的解决。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理性的分析,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一定能够有效地减少学生重复犯错,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程明. 学生化学学科弱势成因调研与提升策略[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21-22
  [2]张建斌. 重现学生错误分析,加强习题教学针对性[J]. 物理教学,2013,(1):32-3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经验。主要做法是通过多种途径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听说、阅读、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G633.41  一、通过多种途径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基础英语》的作者埃克斯说过:“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法则是教英语最好的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
期刊
摘要: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对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实行多元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看问题的高度和广度。随着我国新课标的不断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在教学方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是,部分学校在教学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呆板机械的教育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地发展。因此,教师要将多元化教学理念贯通到教学方法当中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
摘要:初中物理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承载着教授学生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理性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普遍侧重理论知识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物理知识,学习兴趣低下,限制了物理课堂教学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解放学生思想,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
摘要: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尽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提出时间较早,但是对其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较少,大多流于形式,导致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无从体现。鉴于此,本文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为例,探讨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G633.91  当下,教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是教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大基础教学方法之一,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通过分组教学和组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