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改革Q&A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j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安理会改革是否就意味着要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A:安理会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安理会的扩大,因为“安理会现在的构成反映的是1945年的世界,而非21世纪的世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语)。扩大安理会从而使其更具代表性,是安理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实际上,正是因为在安理会扩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与对立,才使得安理会改革陷入左右为难、举步维艰的境地。必须指出的是,安理会的改革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扩大问题,也包括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等重要问题。所以,对安理会改革如果只关注扩大问题就会失之偏颇。
  
  Q:安理会扩大需经过哪些步骤?
  A:一般来讲,安理会的扩大要依次经过四大步骤:第一步,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广为接受的安理会改革框架决议案;第二步,联大对决议案进行表决,以191个联合国成员国的超过2/3支持票(不少于128票)通过该决议案;第三步,根据框架决议案选出具体候选国,各候选国获得超过2/3的支持票当选安理会新理事国;第四步,修改《联合国宪章》,将安理会扩大的有关内容写于宪章的“安理会”相关部分,联大通过修改后的《联合国宪章》,然后提交191个成员国批准,待超过2/3的成员国批准(其中必须包括现有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全部批准)后生效。至此,安理会扩大才能大功告成。
  目前的情况是,竭力“争常”的“四国联盟”(由日本、德国、印度和巴西组成)提案遭到了由韩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发起的“团结谋共识运动”的强烈反对,也不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接受。安理会改革似乎还没找准自己的步调,尚未就如何扩大安理会形成必要的共识,何时能稳妥地迈出关键的第一步仍然是个未知数,还要看从6月21日开始进行的各方“密集磋商”的结果。
  
  Q:中国对安理会改革的原则立场是什么?
  A:中国主张安理会改革应遵循六条原则:(一)提高安理会的权威和效率,增强其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的能力。(二)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发展中国家已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2/3以上,但在安理会的代表性严重不足。这个状况必须纠正。(三)应让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的机会轮流进入安理会,参与其决策。(四)坚持地域平衡原则,并兼顾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代表性。(五)涉及各地区的改革方案应首先在有关地区组内达成一致,认为一些国家倡导的地区轮任原则值得重视和考虑。中国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了这一原则立场,并在今年6月7日推出的《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的立场文件》中作了全面阐述,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并产生重要影响。
  
  Q:中国对安理会改革进程有多大影响?是否拥有否决权?
  A: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对安理会改革采取支持且慎重而负责的态度,对安理会改革进程始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从其公正合理的原则立场出发,反对“四国联盟”一厢情愿的方案,反对其设定时限、急于强行表决的过激做法;而对“团结谋共识运动”的合理要求则给予了应有的同情与支持;同时加强了与其他常任理事国的协商。应该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外交行动来确保安理会改革不被引向歧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如果有些国家的提案和做法严重违背中国的原则立场,中国将对其坚决说不,将在联大投票表决中投下反对票。
  但是,中国在联大就安理会改革进行表决时并不享有否决权,只能投下平等的一票。只是在最后要各国批准修改后的《联合国宪章》时,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国拥有实际上的否决权,即如果中国不批准新修订的《联合国宪章》,它就不能生效。但这样,不仅安理会改革的成果不能落实,联合国改革的一切努力都将因此而被搁置或“否决”,这种情况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应该竭力避免的。正因为如此,有关各方对中国在安理会改革上的高度关切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置若罔闻。而中国将为维护联合国改革大局和捍卫自己的原则立场继续进行不懈的外交努力。
  种种迹象表明,安理会改革已到了摊牌的时刻。6月伊始,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成果文件草案业已出台并提交各成员国考虑,从6月21日起便进入为期两个月的“密集磋商”阶段,以最终敲定“成果文件”的內容。至于安理会改革的前景,第59届联大主席让·平指出了三种可能性:一是不做出决定,二是做出有争议的决定,三是做出协商一致的决定。现在看来,如果争执各方不做出重大让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就难以做出关于安理会改革的实质性决定,安理会改革的前景就不容乐观。
其他文献
主要成员国都变成“弱势政府”,老问题吵成“新麻烦”;预算之争明年春天必须有个眉目,否则——  法国和荷兰相继否决欧盟宪法后,欧盟各国领导人本想借6月16日~17日的首脑峰会重新显示“团结”的决心。结果不但未能就挽救宪法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且为中期预算吵得不可开交,首脑峰会不欢而散。与欧盟宪法相比,预算问题似乎更加现实和紧迫,因为如果无法达成协议,欧盟2007年将面临没钱花的尴尬局面。    英国回款
期刊
中国的发展快,美国对中国的关注多。这就使中国学者面临着一项经常性的任务:增信释疑,尽量打消美国各界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和担心。摆事实,讲道理,终归能取得效果。这几年,我们已经看到不少美国官员、学者、媒体对中国的发展有了更客观的认识。但笔者也感到,无论我们的增信释疑,还是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总还是由浅入深。在比较浅的层次,双方容易达成一致;越深入,沟通就越困难。在沟通达到一定深度后,笔者甚至感到,沟通几
期刊
绿色GDP的提出,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及理论的重大突破;  但在它的光环下,却存在与生俱来的缺陷;  那么,再来考量一下GNP和SCC。  我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人们普遍对GDP指标提出质疑,认为以GDP作为地方政府政绩指标,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主张取消或弱化GDP指标,加强社会发展指标。有的学者提出将GDP指标改为绿色GDP指标,即在现有的GDP指标基础上加上一些环保和社会指标。然而,
期刊
韩国陪同在向我们道别时意味深长地说:“你们都看见了,50多年了,我们的国家还处在分裂状态,如果可能,请帮帮我们。”  前不久,到韩国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议主办方专门安排与会人员作了一次特别旅行:穿过朝鲜半岛的军事分界线,进入朝鲜看金刚山“特区”。  到金刚山,要先后跨越韩国一侧的非军事区、韩朝军事分界线和朝鲜一方的非军事区。  我们一行约30人搭乘韩国现代峨山公司的大巴,从汉城出发,经过约五个小时
期刊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在亚洲和非洲众多国家和地区树立了中华民族和平与文明的形象,也使中国声威远播,对今天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对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发展,都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发意义,也给后人留下众多深层次的历史思考。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也许这些深刻反思才更具理性意义。与郑和同处一个世纪的西方航海家们的地理大发现不仅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上的新篇章,更为其国家拓展疆土和获取发展资源开辟了广阔领域和通道
期刊
正义行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序 诗  抗战胜利六十春,切骨伤痛记犹新。  为有否史参社事,常使人们恨难泯。    抗日烽火  国耻永镌“九·一八”,日寇铁蹄践圣疆。  悲歌一曲“松花江”,唱遍神州九回肠。  爱国将领马占山,浴血奋战黑龙江。  忠勇军队十九路,淞沪抗敌传四方。  二十九军爱国军,长城御敌血染墙。  “攘外安内”误国策,大片河山陷魔掌。  “义勇军曲”民族声,山河和唱地
期刊
据台50多年间,国民党的大陆政策虽几经变化,但在大势面前,终于“回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时隔半个多世纪,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人再次踏上大陆土地。时移势变,国共两党这对过去的生死对头,如今基于民族大义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1949年国民党政府从大陆败退后,偏安于台湾孤岛。面对一海之隔的神洲大陆,国民党当局从蒋介石的“反共复国”,蒋经国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到李登辉的“两国论”,再到连战
期刊
欧盟是个十分复杂、难懂的多面体。  “精英欧洲”与“平民欧洲”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大。  2004年5月1日,欧盟从15国扩大到25国。扩大使欧盟的经济多样性更加突出。新成员国的经济会在某些领域带动欧盟的发展,但同时,新老成员在诸如科技和生产力等领域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欧盟扩大还意味着进入新成员国市场的手续大大简化。在市场准入方面,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协议也将适用于新入盟的成员,从而减少以至免除中
期刊
虽然中欧双方已就纺织品贸易达成协议,但由此摩擦引出的一些问题仍很耐人寻味。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引进高新技术的最大来源地;外国在华投资中,欧盟排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三个因素是中欧关系中长期起作用的因素。而且,我们现在还期待着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的禁令,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将会对中欧贸易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贸易有很大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在中欧贸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军民两用技术、产品,其
期刊
基伦从逍遥法外到受到正义的审判,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进步,但种族主义的真正消亡还有待时日。  6月21日,美国三K党前成员埃德加·雷·基伦因涉嫌在41年前参与谋杀三个民权运动工作者被认定杀人罪名成立。正是在41年前的这一天,这三名反对种族隔离的年轻民权运动工作者(21岁的密西西比州黑人青年詹姆斯·钱尼和来自纽约的犹太白人——24岁的迈克尔·施沃纳、20岁的安德鲁·古德曼)在密西西比的费城附近遭人杀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