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高校选修课中的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zh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混合式学习应用于高校教学中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探讨了混合式学习的内涵,提出了研究选修课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以及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方法,针对选修课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优化课程结构,给出学习方法建议,进一步提升课程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教学;课堂教学;选修课;混合式学习
  【作者简介】魯小霞(1983-),女,四川广元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吴燕(1981-),女,四川仁寿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
  一、混合式教学的含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高校开始建设各类网络课程,将网络引入课堂教学中,但事实上,网络教学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高校花费大量资金建设的网络 教学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地应用。在网络教学方面,投入和产出比例严重失调。在这种情况下,何克抗教授在 2003 年 12 月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首次引入了混 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概念。实践证明,混合式学习拓展 了教师和学生学习的空间,并为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教学 和学习指明了方向。
  我国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始设公共选修课,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选修课是面向全日制各专业,各年级的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性课程,以学生兴趣为选课导向,教学目标为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同时与专业课进行互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传统的选修课学习都是以学生选课,老师面授为主要教学方式,然而,“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已逐渐成为高校大力推进的教学模式,不仅运用于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也广泛地运用于选修课当中。本课题的提出就是基于以上背景和基础,在选修课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了解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并针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办法。
  二、混合式教学的现状及趋势
  混合式学习是国际教育技术界对网络化学习(E- learning) 深入思之后提出的新概念。简单来说,混合式学习就是各种学习方式的有效结合。例 如,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黑板的传统学习方 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自主学 习方式与协作学习方式相结合等。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既要发 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教”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 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混合式学习模式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之中的同时,选修课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也逐渐凸显。
  选修课混合式学习是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结合,综合汲取面授教学的有效性与网络课程有效性的精髓,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协作和探究学习的机会。
  在线混合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为核心,教师同时担当学习内容的传递者,辅导者与课程设计者角色。在线教学活动涵盖在教学课程内容,在线讨论区,在线答疑,虚拟实验室等。面授活动包括实践操作学习,小组写作学习,案例分析等。教学评价包含线上测试,线下课堂观察等过程性评价和期测验,课程学习体验调查等总结性评价。
  三、选修课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以及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研究学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情况。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成败。我院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需从三个方面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1)学习态度。混合式教学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习策略。学生是否准确理解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采取了恰当的学习策略。
  (3)学习效果。学生是否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好地掌握了课程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拓展了素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学分而选修课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从传统“课堂型教学”转变为“资源型教学”,此要求学习者从“被动型学习”转变为“主动型学习”,从“接受型学习”转变为“创造型学习”,要求学习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自主学习,对于学习者的主动性要求更高。如何引导他们转变学习态度和采用适当的学习策略是一个难题,对此需加强研究。
  2.研究混合式选修课的构建。在线混合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为核心,教师同时担当学习内容的传递者,辅导者与课程设计者角色。在线教学活动涵盖在教学课程内容,在线讨论区,在线答疑,虚拟实验室等。面授活动包括实践操作学习,小组写作学习,案例分析等。教学评价包含线上测试,线下课堂观察等过程性评价和期末测验,课程学习体验调查等总结性评价。选修课混合式学习是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结合,综合汲取面授教学的有效性与网络课程有效性的精髓,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协作和探究学习的机会。因此,本课题将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1)如何选择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并让学生感兴趣的在线课程的内容;
  (2)怎样的在线活动的内容及呈现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检测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否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丰富自己知识结构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及活动的主体。
  3.研究选修课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1)教师要改革教学理念,加强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创 造能力、操作能力等能力的综合培养。
  (2)改革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改变传统以笔试 为主的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其次,注重在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考核。最后,考核 的方法也应该灵活多样,可以采用技能训练、实验报告、口试 答辩、笔试等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动手能力。
  (3)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4.教师应经常与学生沟通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些 学生一旦遇到困难,就有可能放弃对某门课程的学习,从而导致 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即使教师的教学水 平再高,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该经常和学生沟 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及思想动态,并经常鼓励学生,鼓励他 们不要放弃。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3]黎加厚.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OL].http://zsslxq.blogbus.com/logs/44353375.html,2009,08,16.
  [4]谢涛.网络环境下混合式学习系统研究[OL]. http://www.ourelearning. com/bbs/showtree.aspx?topicid=415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诸多人才,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但也存在办学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不匹配等问题。慕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 的重要手段。慕课教学通过网上教学多方面的资源整合,有着知识覆盖率高、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极大地增强了高职院校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为课程的有效开展起到了推动性作用。  
【摘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大学生的重要考试之一,同时也是衡量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标志之一,但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不断改革,考试的难度也有所提高,尤其是阅读理解的部分,学生很难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从而降低了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环境下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分析,通过以考促学,学以致考,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摘要】运用教育生态学原理分析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从课堂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价值环境和生态主体四个方面探索该原理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并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构建基于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模式,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解决当前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尝试,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教学;英语核心素养;生态
【摘要】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恰当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写作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书面表达沟通能力。新时代对学生英语语言书面表达沟通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主要就针对新时代的英语写作教学展开探讨,希望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生英语语言书面表达沟通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新型教学;语言表达沟通能力  【作者简介】张晓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当今世界
【摘要】诗歌翻译界对于诗歌可译性的争论旷日持久。弗罗斯特坚持:“诗者,译之所失也。”巴斯内特就此提出了反对意见,她认为译者的任务并非忠实地表现原诗的语言和形式,而是寻找原诗中充满生命力的种子,进而移植到译语语言系统中。本文主要通过阅读文献探讨了巴斯内特所说的种子的内涵以及译者如何才能成功移植。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成功翻译佐证了巴斯内特种子移植的可行性,诗者,非译之所失也,恰恰相反,乃译之所得也。 
【摘要】东西方思维逻辑差异所导致的语言学习石化现象,是目前英汉翻译中遇到的比较常见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这个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即受文化、地理、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结构上的差异,了解英式思维的句式结构特点,避免出现汉语的语句结构。  【关键词】英式思维;汉英翻译;句子结构  十几年的英语教学经验的总结是学生之所以无法掌握正确的英语表达方
【摘要】英语是国际间交流的通用语言,而如今的学生们所处的环境则是趋于全球化,因此,大学生必须要掌握好英语的学习,这对于他们以后走入社会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他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但是,我国的大部分大学生都处在汉语的环境当中,没有环境优势,尽管大部分学生都在努力的学习,但还是无法直接与外国进行零阻碍的交流。因此,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推行,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转变了教学上的理念,教师开始在实际课堂的教学
【摘要】人文素养(Humanistic quality)主要是指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如:自尊心、命运维护、人生追求等。在信息时代带来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中更加强调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力求能够提高学生反映能力、质疑能力以及选择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对信息时代的大学英语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进行探究,以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育;人文素养教育  【作者简介】姚蕊(1984.
【摘要】書面表达是中学生学习英语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各地中考的必考题型,在中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针对目前的教学情况和书面表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初三阶段怎样有效地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书面表达;初三英语;模考  【作者简介】宋巧玲(1981-),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英语专业八级,从事中学英语教学13年,现任西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绘本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之后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部分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中存在误区,本文通过教学定位错误、教学方式不正确,两个方面对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误区进行了讨论,并从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构建学习平台,三个方面对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策略进行了总结,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教学定位  【作者简介】陈晓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