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每一个环节都重要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之时,对农村学生采用初中数学“‘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奋战在第一线的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责任。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要素之一是“教师能否激起学生学习的渴望,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之中”。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就应该做到刺激学生引起其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认知冲突;课堂参与度
  基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难题,因此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对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基于认知冲突下提高中学学生课堂参与度,以达到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构建效率,是农村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追求的目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冲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新课程标准解读》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处处着眼于数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新课程提倡“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谋求科学世界观与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这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授课时应落实新课程理念,如讲“三角形稳定性”时,教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做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观察现象,提出认识。通过实际问题与学生的原有知识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认识到原有知识的不完整性,从而对所学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学习“有理数乘方”问题时,可用古代一则著名的“皇帝与大臣下围棋”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被这种有趣的故事所吸引,积极思考问题的答案,引发认知冲突。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不但能够主动学习,而且还能增长知识,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培养了科学的世界观。
  学生思维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学习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促进智慧生长和创造力的提高。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数学教学优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大量的数学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引发认知冲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学主体的中枢活动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以及学生活动中的矛盾因素,把学生置于矛盾氛围中,使学生产生解决矛盾的迫切需要,从而激起认知冲突,最终实现提高农村中学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目的。
  二、巧妙设置疑问,制造认知冲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所提问题的目标指向太过明确,则学生的思维就很顺利,结果来得太容易反而降低了思维的活跃程度,这是因为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太小。不妨改变这种模式,设置出一些思维跨度较大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从面积到乘法公式》这一章的教学,每一节课都是从计算图形的面积出发,有几种算法,然后提问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贯穿,层层深入到问题的根源,不断地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能够帮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三、借助操作和辩论,产生认知冲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突出操作的优势,尽可能为学生设计和提供丰富的、易于接受的感性材料,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系统的、牢固的数学知识。
  先取每行的最大数,得到n个数,其中最小者为x,再取每列的最小数,得到n个数,其中最大者为y,试比较x和y的大小。
  这个问题形象地说就是“在同一个群体中,各列高个子中的矮个子不低于各行矮个子中的高个子”。但用符号表述出来,又涉及新的定义,是对一般问题的研究,比较抽象。这时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解题策略,谈谈解题过程中的推理感受,同时对彼此的结论和方法进行辩论。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感性认识,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一些数学认知冲突,这样的认知冲突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达到了提高农村中学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目的。
  四、引发数学猜想,形成认知冲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猜想是对研究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做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它是一种合情推理,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行积极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让学生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体会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在七年级教授“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淘气寄信”的动画情境,在交代这一故事起因之后,以“猜猜淘气会走哪条路”设问,童趣十足而又不失自然地唤起了孩子“直路总比弯路近”的生活常识,在把它转换为“弯路总比直路远”之后,提炼成“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这样一个数学猜想。教师的这一设计不仅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自然激发了孩子寻找答案的兴趣。当孩子们明确了探索目标,激起了探索欲望之后,教师让孩子们独立思考如何验证,独立组织“合作探索”,用不同长度的小棒进行实验验证。由学生生活素材中演绎的问题情境引发猜想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
  在《感受概率》一课中,根据学生动手活动实际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一位学生说:“根据其中一组的统计情况,可以推想或猜算抛硬币正面朝上的统计情况。”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小争论就开始了,有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其他组成员抛硬币正面朝上的统计情况不一定与这组一样,不能根据这组的统计情况猜想估算。持有两种不同观点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争议着。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平等对话的平台,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在争议中寻找真正的答案。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新知的成立与否形成认知冲突,而且能较好地锻炼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农村中学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在探索“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的道路上,虽然一路走来磕磕绊绊,有过挫折和磨难,但更多的是学生带来的惊喜。正所谓最大的付出,又是最大的收获。只有不断地学习、反思,不断地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才能使“基于认知冲突的农村中学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研究”渗透在教室的每个角落,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四个方面谈了幼儿园园长的管理之道。  关键词:尊重;关心;宽容;用能人  作为一名园长,应该思考如何与教师之间和谐共处、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使教师不畏惧园长头衔的“威严”而望而却步,摆脱普通教师心中的困惑与不安,让彼此的心灵越走越近。我于1993年起担任幼儿园园长,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通过20多年的管理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一所幼儿园的发展,除了需要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教职工的努力外,更
长期以来,班主任工作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被看作“人人能为”的,不具有专门学问的工作:二是班主任工作辛苦、琐碎,只“管”不“理”,没有调理意识,老是想办法“管”学生。新时期的教育理念要求,必须彻底打破这两种观念。笔者认为,只有在繁琐、细致的工作中把握好班主任工作中的两条原则——严、爱的界限,就能扭转班主任工作的两大不利误区,使班级工作走上正规化、正常化、科学化之路,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认同感、幸福感和成就
摘 要:主要是把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场景与教育理论结合,阐述了教育实践中对教育教学的新认识。提出作为教师只要心中有对教育的热情和理想,就应该一直在追梦的路上前行,将教育事业进行到底。  关键词:教师;学生;教育梦  流光易逝,岁月难返,思绪飞扬。转眼间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可惜我不是作为一名学生的身份开学了。但我真的希望我还是一名学生。在师大早就听说毕业了你最怀念的还会是你的大学,因为在大学那座象牙塔里
摘 要:通过做班主任的亲身经历,结合当前社会现状,站在一个班主任的角度,就如何带好班,如何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从良心和理想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良心;学生;理想;班主任  俞敏洪在北大2008年开学典礼的发言中有这么一段朴实而又精彩的文字:“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在北京大学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比如说,我们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
摘 要:学前保育专业要求学生就业后具备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语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便为其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保育专业;职业素养;方法  随着学前教育的升温,各地中职学校也逐渐开设了学前教育保育专业。作为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中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其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基础。为此,作为语
摘 要:阅读教学中,因阅读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文本解读的多元性,教师应该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要满足、尊重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的个体差异,运用灵活而机智的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显现。从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差异性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叙述:备课策略:因需要而预设——体现差异。上课策略:因生成而精彩——满足差异;作业策略:自主选择,增添情趣——适应差异。评价策略:激励评价,送去关怀——尊重差异。  关键词:个
摘 要: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能力已成为人才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竞争的基本能力。创意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21世纪高质量人才的最重要的内涵。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能力的信息人才,加快信息教育步伐,是当今教育领域面临的紧迫任务。由此,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怎样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任命。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环境、推行任
摘 要:拓展是新课改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之一,在课标的新理念下,更多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有效拓展应以本为本,开枝散叶。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写作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使学生真正具备独立、自主的阅读技能,加强课堂阅读的训练固然重要,但课外阅读的补
语文,无论是一个词还是一句话,都是人的思维与情感的载体。学习主体一经与其碰撞,就能激起思维或情感的涟漪。教与学本身就应该是生命与生命对话与交流的过程,是血与肉的共同体。而语文丰富的人文性更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
摘 要: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严重的“多教少学”现象,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堪忧。教育家夸美纽斯“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不仅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也和中国语文优秀教育传统高度一致,更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和有效教育(MS-EEPO)的平台互动方式高度统一,二者融为一体,对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少教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