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和集聚人才作用浅析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高校的 集聚有利于人才培养。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人才培养和人才集聚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在政策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 培养和集聚人才 作用 浅析
  高等学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世界各国正纷纷采取重大措施,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采取一系列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举措,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为我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近些年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可喜成就。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一定突破性进展,一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高校发展规模上,200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超过2979万人 ,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全日制大学招生人数超过2245.7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09年的24.2% ,我国的高等教育真正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十五”期间,高等学校输送毕业生1090万人,“十一五”前四年达到1800余万人,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在人才培养结构上,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在校生的比例结构不断优化,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新兴和交叉学科专业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得到加强。2008年西部地区每十万人口高校在校生人数平均已达1200人,比2001年增长184% 。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
  1.人才培养规模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尽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已高达24.2%,但与国际相比,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1995年转型国家(中欧、东欧及俄罗斯等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就已经达到34.2%,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更是达到59.6%的平均水平,是我们的两倍还多;如果从每10万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2009年我国每10万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只有2128人 ,而发达国家早在1995年时就已高达4110人。
  这主要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状况决定的,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高等教育面临着投入不足和就业岗位有效供给不足的双重压力。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达16502亿元(2005年为8419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达12231亿元(2005年为5161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5年的2.82%提高到3.59% 。而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规模已从2005年的2300余万增长到2009年的2900余万,在校生规模增长了20.69%,在校生规模的增幅远大于经费增长的速度。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早已引起社会关注。
  2.人才培养结构需要优化
  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层次专业性研究人才规模偏小,致使一些企业包括高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的比重较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构成比例方面,1990-2000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仅为459人,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缺乏;高技能人才存量不足,仅占产业工人的2.8%。此外,全区应用型学科专业缺乏,尤其是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际贸易、金融、证券、房地产、经济管理、法学、会展、商贸物流、旅游、电子商务、保险营销等培养既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既熟悉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状况,又具有跨文化沟通和对外交流能力的外向型、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学科专业更是紧缺。
  由于人才培养的周期长,而高校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同样缺少准确的预测信息,导致人才培养的结构需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3.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不断提高
  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的机会不多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较弱;据《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对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有53%的导师、51%的硕士生以及47%的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有30%的导师、34%的博士生以及31%的管理人员认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是“差”;而68%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创新能力“一般”与“差”。高校教学基础实验条件不足,教学实践基地缺乏,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比较陈旧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不够强。据《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对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大部分培养单位很难在科研辅助条件(图书资料、计算机与上网条件、教学实验条件)等硬件建设方面有较大改善。课题组第一次调查显示,有37-41%的导师、32-38%的博士生以及40-48%的硕士生,和46—73%的本科生对于培养单位科研辅助条件表示“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 16.2%的本科生、23.4%的硕士生和18%的博士生认为论文工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研究经费不足”,14.8%的硕士生和17%的博士生认为论文工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实验条件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陈旧让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4.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不足
  尽管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在不断增长,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48%,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与2002年4.8%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5868.53元。比2000年的7310元下降了24% 。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完全落实。同时,也要看到,高等教育事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定会伴随产生一些新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会逐渐暴露出来。
  二、高等学校人才集聚工作
  高校教师是高校人才队伍的主体。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各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近年来在高层次人才计划的带动下,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一是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稳步提高。截止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总数达到129万余人 ,年龄结构得到改善,断层问题基本解决。学历结构明显提高。二是高校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全国高校重点建设了200多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960多个国家重点学科、10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04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一大批省部级重点基地。三是高校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2008年,全国高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2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90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5.4%和40.2%;有“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60人,占全国总数的49.3%。1998年以来,先后有905人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03人被聘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994年以来,1271位高校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占到总数的62.6% 。2009年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数据,国家三大奖通用项目全国高校共获得164项,占授奖总数的64.8%。在近6年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中,高校获奖数占每年度授奖总数的比例基本在一半以上;5年来产生的8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高校占了7个。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原始创新和技术发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四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初步形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高校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探索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用人制度和“按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岗位津贴分配制度,吸引和稳定了一大批优秀拔尖人才,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充分肯定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高等院校在人才集聚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1.缺乏优秀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
  由于对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学术前沿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能够活跃在国际科技前沿的拔尖创新人才不足,导致目前教师队伍中真正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师”级人才较少,现有的两院院士年龄明显偏大,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为74岁,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平均年龄69.6岁。据美国科学情报所分21个学科领域统计,近二十年来每个学科领域论文被引用率最高的250名研究人员中,我国内地大学无一人入围。
  2.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已然突出
  高等学校在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时,有针对性调整教师队伍学科专业结构的能力太弱,导致教师结构性数量不足。传统学科专业教师相对较多,新兴和应用学科专业教师紧缺,新兴学科、高新技术学科、文理交叉学科专业生长缓慢,不利于文理渗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像生物工程、新医药、海洋技术、基因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纳米技术等新兴学科专业办学尚还处于起步阶段。高等职业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高校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仍然较低。2008年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2.3%和32.4%,分别比1984年提高11.9个和29.3个百分点 。而世界上高水平大学教师基本上都具有博士学位。年轻教师比例偏大,培养任务十分繁重,2009年全国高校40岁以下的教师占68% 。“近亲繁殖”现象在部分高校和学科领域仍然存在,具有在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较低。
  3.教师队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使得高校缺乏自由探索研究经费。尽管高校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较多,但世界领先水平的论文数量还比较少。1998-2003年,我国高校以第一作者单位在《Nature(自然)》和《Science(科学)》上发表的论文共计只有25篇,占全国的20.5%,而哈佛大学仅2001年就在这两个刊物上发表论文65篇。
  4.高校产学研合作需要加强
  高校和企业之间科技成果供需交流的渠道不畅。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据“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称,全国高校每年科研成果在6000至8000项之间,而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不足10%。清华大学是我国高校的专利大户,国家实行专利法以来,授权的643项专利中得到不同程度应用的仅占30%,效益较为突出的只15%。
  三、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集聚作用的主要政策建议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集聚工作是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和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不仅决定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对于加强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今后一段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和集聚工作的思路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整体提升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充分发挥政府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集聚工作的领导作用。
  政府部门是高校人才培养和集聚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因此,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和集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宏观管理职能,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资助、组织协调,以及宏观指导等手段,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推动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通过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高校、教师及社会团体、个人,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热情关心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集聚工作的良好氛围。
  2.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包括: 财力、人力、物力、师资、教学内容和方式、管理机制等 。高校只有不断地加强科研、提高师资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建设,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除了严把教师入口关,规定高等学校新聘教师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外,还包括为在岗教师提供培训,制定高校教师能力建设标准和培训规划,增加教师经常性培训经费。重点支持高校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年富力强的战略科学家和杰出人才。
  4.提升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支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发挥高校在科研上的优势。同时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与企业联合组建技术研发中心,营造好产学研结合的环境和市场竞争秩序,建立健全法规和社会激励机制,引导和推进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
  5.改革高校人才培养和集聚的机制。
  首先深化高校体制改革,规范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认真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改变高校管理既有行政管理的性质,又具有学术性的特征,使学术独立于行政权利,倡导学术自由 。其次,改革高校编制和用人的计划管理方式,积极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度改革,建立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和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流动的补偿制度,落实高校落聘人员由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相应保障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桂朝明:《人才强国的战略阶段解析》[J]. 理论前沿, 2004(2).
  [2]夏鲁惠:《构建生态良好的区域高教人才培养体系》[R].中国教育报2007-08-03.
其他文献
所谓音乐,是音响,不是语言文字,本来不存在所谓“听得懂”的问题。“听懂”音乐的概念,就好像是一座大山挡在听众的耳朵与音乐之间。这座大山就是人们要力图在音乐中获得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来、讲得明白的文学性、美学性的内容,不打破这种审美观念,就难以真正走入音乐艺术的世界。  “听懂”音乐首先要走出音乐欣赏中的误区。古典音乐被贯以“高雅”、“严肃”的帽子,而“高雅”、“严肃”的音乐是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这
期刊
摘要:在网络信息环境下,服务创新是公共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是对图书馆以后发展创新等问题做了进步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体制创新;服务创新  21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将是以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交流日益频繁为基本特征的信息化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方式,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网络信息现代化的变化、文献信息收集、整理、保存、传递图书馆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同时管理
摘要: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生物科学素养,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提倡探究教学。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每个教师都要积极研究探究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改变当前学生接受式学习的现状。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探究教学要让学生能正确地确定探究目标,才能真正达到探究效果的观点;还有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以及探究教学要发展学生能力等方面的观点。  
期刊
摘要:色彩是服饰构成的要素,服装色彩是服装感观的第一印象,它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若想让着装恰如其分,并与其工作环境相协调,就要充分了解色彩的搭配原则。本文从白色、蓝色、黑色、褐色与米色这几种常见色彩的搭配原则进行了分析,以求着装色彩与现代的工作氛围相和谐,从而营造和谐、赏心悦目的工作氛围。  关键词:服装;色彩;搭配;原则  一、服装中的色彩调和  在现代社会中,色彩心理效应的研究已不局限于少数心理
[内容]今天,数学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它已成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在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如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和谐情为桥。中学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仍是情感交流的过程。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因此,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期刊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我们的课堂教学面临许多挑战: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之中?他们对学习是不是充满热情,是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老师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中学英语教学创新与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创新 方法多样 挖掘潜能 学生发展  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可见二十一世纪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
目的:对黄永生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辨证规律进行总结,挖掘名老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经验。方法:将黄永生教授工作室已整理的冠心病原始病例资料录入Excel表格中,运用SPSS软件
摘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启动,英语教学理应顺应改革的潮流,实施情感课堂教学,营造宽松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教法,激发学生情感兴趣。如果能够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感教育,英语教学  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emotion)、感觉(feeling)、情绪(mood)和态度(at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