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动变革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全靠自用功,先生不过引路人”。这是句极其普通的话,不仅道出了教与学的关系,更说出了教师在教学中主动性的重要。教师的主动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新课程标准下,可以说,教师的主动性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施、整个教与学模式的转变,及其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教师主动变革是语文课改的灵魂,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教师要主动变革课程观念
  
  就语文学科而言,新的课程标准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着眼于人的教育。过去,教师往往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自己的“教”为中心,缺乏对人文的关注、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关注,为此课堂上失去了欢乐,失去了生动的气息。新的课程要求重视文化熏陶,重视人文教育与综合实践,要求放开“久在樊笼里”的学生,因此,教师要主动变革观念,敢于放弃传统的“经验”,真正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成长,这样新的教育思想才会有土壤,才会有发展。
  
  教师要主动变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应试教育培养的是知识型人才,追求升学人数,把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因此形成了现在学校之间掠夺人才的畸形“战争”;衡量教师的教,也以成绩为标准。因此,教师真正成了教书匠、传声筒,学生真正成了接受器,双方都失去了主动性。新的教学模式应是教师与学生主动互动的过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垄断者、教材的传授者,而是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以师者的身份站在学生的角度,既要引导,又要主动和学生一起探究疑难,绝不做答案的简单提供者,而应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模式不能再是以教论学,而应是以学论教。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拘于传统模式,更不拘于一种模式,而是根据学科特点,注重个性的实践和发展,并研究国情、校情、学情和教情,灵活多变地参与教学,真正为学生调制出各种口味且营养丰富的课堂大餐,做一名学生学习的忠实服务者。
  
  教师要主动变革教学思维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教师对教材作出分析,制定单一的思维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想法设法让学生进入自己的思维圈套,采用“请君入瓮”法,把学生培养成十足的“顺民”。如有不同的思维声音,教师便视为异己力量,甚至嗤之以鼻。在这种心理定势的思维下,极大地束缚了学生开阔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扼杀了学生自由活泼的天性和无限的创造力,制约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根本上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师要主动变革自己的思维方式,放下架子,主动接纳,培养自我敏锐的创造意识,探索挖掘教材的未知领域,捕捉教材中隐含的思维训练因素,展开多向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以自己的思维形式自居,而应放下架子,主动去分享、参与学生的思维过程及结果,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并肯定他们的思维过程及结果,让学生有成功感和自豪感,增强自我意识和自信心,这样学生学习才能主动,才能自主,教师才能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把自己看作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而不是统帅者。
  
  教师要主动变革教学方法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是课改的目标。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迷人的光彩。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主动变革教学方法,善于从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博采众长,并结合教学实情,主动思索、主动创造,课堂教学方法不单一,根据不同的学生灵活变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从内心觉得,课堂处处有自己,自己真正做了课堂主人,获得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教师要使课堂的实践具有开放性,实践的形式可供选择,要充分拓宽学生的求知空间,创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广阔、自由、宽松的氛围下去主动体验、主动探究、主动创造,产生一种不竭的学习动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我们每位教师肩上担负的重任,每位教师只有主动从自身变革开始,我们才会为学生创造具有活力的课堂,才能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发性纵隔气肿( SPM)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青少年SPM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病前有剧烈活动2例,咳嗽、喷嚏2例,大笑1例,恶心呕吐1例
<正> 随着我国加入WTO,独资的、联合的、股份的以及现存在的私人办学等多元高中办学模式将要形成,将冲击着我国现有的高中教育根基。多年来,“孔雀东南飞”使我们这块地处西
小学语文是一门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其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壳聚糖独特的双重大分子结构,赋予其优异的生物特性,使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介绍了壳聚糖的结构、性能和应用,为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面积法”理论是教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在教学中不仅能体现数学的简单美、应用美,而且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追求,也能寓美育于数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欣赏数
[案例]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7的乘法口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之后教学的.鉴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的意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张表
<正>近年来,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的研究已从静态转移到模拟人体血液剪切力的动态上来。目前研究成果表明,剪切力把信号传递到VEC内引起细胞的反应,对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
介绍了《排水管道工程》课程的设置情况,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从课程设置科学化、实践教学合理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措施,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