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几何画板助力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改善中职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在课堂上适时适当的使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使用几何画板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以及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几何画板;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中职学校,如何使沉闷的数学课堂活跃起来,如何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兴趣,如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以及和教师、同伴合作学习,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数学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数学课堂中使用几何画板,可以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帮助,从而使数学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即不仅使学生学习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我们都知道要想学好一门课,首先应该对这门课有兴趣。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对数学对象和数学活动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波利亚也说过,教师有责任使学生信服数学是有趣的。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动机产生于需要,人有了某种需要,就会产生满足需要的愿望。当有了能够满足他们这种愿望的条件时,就产生了行动的动机和积极性。
  例如,在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教师首先利用几何画板给出了指数函数的图像随底数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当同学们对动态的一个图像感兴趣时,是最佳的学习机会。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从定义域、值域、单调性以及奇偶性等方面和同伴一起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1. 指数函数的图像无限的接近于x轴,有没有与x轴有交点?
  2. 指数函数的图像当底数变为多少时,改变了函数的走向?
  3. 指数函数的图像无论怎么变化,都始终过哪一个点?
  4. 当底数满足什么条件,指数函数单调递增;底数满足什么条件,指数函数单调递减?
  面对这样一个图像,同学们有了探究的动力,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二、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面对教师给予的一个动态过程,学生自己也非常想画一画,在多画多观察的过程中,不仅帮助自己探究新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有了几何画板的加入,数学课堂不再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是变得很有趣。同学们都很愿意自己动手去画一画图像,探究一下新知识,觉得整个学习过程很快乐。在对指数函数的图像进行感知时,同学们也很积极的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将指数函数的图像在几何画板中画出来,认识到指数函数图像是怎样的一个曲线,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下面两个图像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感知指数函数图像时画出的,而且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再画一些底数不同的指数函数的图像,进一步对图像进行认识。
  三、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在学习数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亲身体验整个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在指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的学习中,可以观察到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当教师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时,同学们也很想自己动手利用几何画板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对指数函数性质的探究也很积极,首先和教师一起确定有哪些性质是我们要探究的,而后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给出了一个指数函数图像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也很积极地在教师演示之后,自己来体验一下这个函数动态的变化过程,为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做准备。
  现在的中职学生有一种惰性,让他们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大多数同学是做不到的,都只等待教师的讲授。所以,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我们选择利用多媒体机房上课,让学生使用几何画板和教师一起探究新知识,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四、 创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为了很好的解决问题,学生和同伴一起探讨问题,互相促进自身的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控。当小组有结果时,要注意开展集体交流,真正实现互相沟通,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
  例如,在利用几何画板感知指数函数的图像时,学生所画的指数函数底数不可能完全一样,那么同伴之间就会互相观察,看一看同伴画的指数函数的图像和自己画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样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得学习效果更好。而且当同伴和同伴之間有问题时,教师要从旁指导。有同学指出,自己画的底数为4的指数函数图像,另一个同学画的底数为10的指数函数图像,虽然都是上升趋势的函数图像,但是以10为底数的函数图像增长的速度快,是不是底数越大,增长的速度越快?
  还有同学发现,自己画的底数是3的指数函数图像,而另外的同学画的底数为12的指数函数图像,图像走势就不一样了,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有什么规律?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些疑问,适时的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的性质进行探究,督促在遇到问题时和同伴交流讨论,或是和老师探讨,能更有效的获取新的知识。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教学的四个方面的有利之处。我们应逐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使用,对数学教学的帮助之大,要慢慢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但是,在使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有几个方面是值得继续改进的。比如说,在进行小组讨论时,由于学生都是一排一排坐在电脑前面,所以只是小范围的探讨问题,今后可以建议学校的机房电脑能否使用圆桌进行放置,有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少部分同学的动手能力较弱,如果刚接触这个学习软件的话,可能进度跟不上,所以教师一定要密切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动手操作情况,给予不同力度的指导,为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奠定基础;再者,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只有我们自身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为学生服务。
  利用几何画板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学生逐渐能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做”数学,从过去被动的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转变为可以作为“研究者”发现、探索知识。这一转变,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学习过程,学生在上完每节课都有一种成就感,更加树立起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相信自己每次都可以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也逐步扭转了数学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让学生感觉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样学生将会更有效的学习到数学知识,增长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影,程晓亮.数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郭要红.数学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3]高铁刚,李忠海.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案例教学法就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对案例进行探讨,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理论知识内化、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教师的成长。研究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促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新技术革命对教育理念的冲击,高中思想政治
摘要:中学德育关系着新一代建设者素质养成的重任,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中学德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改变德育低效的现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中学德育;问题;对策;教学方法  在学校工作中,德育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行,德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我们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
摘要:在教学中,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对象,成为与教师接触最多的人,完全可以成为教学中得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教师应积极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以此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及灵动性。  关键词:学生资源;挖掘;学生经验;动态生成;群体资源  新课程背景下,很多教师针对教育教学的多样性,已开始尝试挖掘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如教学参考书、各种社会新闻、各种影像资料,甚至教师自身资源。可以说教育教学资源的
摘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教育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微课无声无息地进入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我们的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对基础的课本知识和教学重难点有基础的认识,并将疑惑反馈给老师;课中观看老师根据学生反馈后制作的微课,解决课前未解决的问题;课后学生通过相关的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练习讲解微课检验自己的学习有效性,同时也可再次观看
摘要: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是如何设计好一堂中职数学课。首先,要有与中职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相符的正确数学教学思想。即真正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且是要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要注重让学生把数学看作游戏活动,以游戏方式来进行数学思維活动的训练,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关键词:中职学生;实际知识水平;教学设计;作业  一样的教材、一样
摘要:根据《品德与社会》的新课标要求,该课程教学应以学生日常生活作为教学基础,并在与儿童社会实际进行密切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合理化安排。积极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借助学生体验学习,在教师大力引导之下,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有效培养,进而形成科学化的价值观,防止简单说教。课堂是师生之间交流、情感沟通的场所,然而一直以来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有这样的感受:品德课的课堂太沉闷,太压抑。教师说理说
摘要:将“思维导图”引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便于学生将基础知识点串联起来,把知识结构理清。同样也可以将其视为辅助工具来开发学生的形象记忆力,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但是却非常有效。思维导图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各种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