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gom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德育关系着新一代建设者素质养成的重任,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中学德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改变德育低效的现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中学德育;问题;对策;教学方法
  在学校工作中,德育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行,德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我们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标的,这就使得德育在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结合自身的德育工作经验,笔者谈一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 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性格在家庭结构的影响下产生了一定的缺陷
  受国家政策影响,中国的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就使得孩子成为了家庭的核心。家长对孩子过度重视,孩子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他们的性格中大都具有自私、狭隘、依赖性强等特征。在人前很多学生都能表现出雄心勃勃、心高气傲的特点,但是私下里我们也能看到他们具备的懒散、逃避,做什么都不想付出努力的特性,当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就会变得缩手缩脚,没有抵抗挫折的能力。
  (二) 不正常的家庭结构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创伤
  当前,离婚率不断提升,很多孩子来自于离异和单亲家庭,还有的孩子父母双双外出,由祖辈或亲友照顾。这些不正常的家庭结构使得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他们很容易形成敏感、偏激、自卑的心理,心理上的創伤也很容易导致一些心理问题与不当行为的产生,如仇视亲人、早恋、偷窃等。
  (三) 家庭教育处于空白状态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负有教育的责任,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对学校过度依赖,认为孩子思想教育依靠的是学校,这些老师都能做好,自己不用管太多。还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都采取放纵的态度,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出现时也选择视而不见,这就使得孩子的家庭早期道德教育成为了一片空白。当孩子产生了一些不良道德品质时,家长采取的方法多数是粗暴对待,没有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当这种处理方式失败后,家长就会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并认为孩子教育不好了。放任自流的结果就是使孩子慢慢地走向了深渊。
  (四) 教师德育工作的失误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
  在我校的德育工作管理中,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班主任需要去协调和贯彻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教育渠道,并将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完善的心理充分利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班主任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道德需要,没能完善道德内化的过程,最终导致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有些教师秉持着一味灌输的教学思想,学生只能服从教师,有的甚至对学生存在偏见,认为学生学习好了思想道德就会随之变好,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只要遵守纪律不闹事就可以了。这些思想和行为势必会对德育教育带来很大的阻碍,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一) 家校联合,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就必须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因此,德育教师要多和家长联系、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家长一起分析家庭教育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有针对性的方式,了解德育工作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这样,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也能了解得比较细致,家长与教师互通有无,相互配合,这样,学生的德育工作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为了与家长的联系更为紧密,我校还举办了“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参加,向他们宣传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知识,让他们明白德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其他学科教育的基础。在“家长学校”中,家长都学到了很多,他们以往那种陈旧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倾向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同时,学生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 以实践活动塑造良好品德
  新时期的德育教育不能再依靠传统的道德知识与道德准则,我们要将道德知识的学习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将学生道德品行的养成当成第一要务来抓,这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准则,也是德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学生品德养成方面来说,道德实践活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活动与交往是德育教学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皆是有赖于此。笔者为学生设计了很多的道德实践活动,如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就制定了班干部的轮换制度;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扬自身的主人翁精神,就为每个人分派了一个班级管理的任务。我们班曾经有一名同学没有形成良好的金钱观,也不具备自制力,他花钱大手大脚,常常是一身名牌,用着最新款的电子产品。经过笔者的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并不是特别好,如果想要什么东西家长不允许,他就去偷奶奶的钱,或是花言巧语欺骗同学,将其他同学的钱骗到手。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没有直接批评,而是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如何正确使用零花钱”的班会,并将班费交到了他的手上。在同学、老师的期盼以及道德的约束下,他认真记账,不乱花班费里的一分钱,经过了一学期的努力,他随意花钱的毛病终于改掉了,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
  (三) 德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德育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还在“观其行”。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教师要将自身所倡导的思想、行为相统一,做到遵规守纪、爱岗敬业。对待学生,要倾注自己的爱心,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教育事业,要将学生的积极情感充分调动起来,以科学的劳动精神灌注其中。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你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总得自己心里先有阳光。”德育教师的道德素质提高了,反映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必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将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指个体通过正面事件,正面引导,运用语音、表情、眼神、笑容等手段潜移默化地刺激影响他人,使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得到正确的认知和产生正能量的过程。如果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能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那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力及想象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积极的心理暗示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指个体通过正面事件,正面引导,运用语音、
摘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一直以来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在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教的当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如何卓有成效的开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方方面面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人的思想愈加开放,尤其是大学生,在思想领域
摘要:初中思品教学中要想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思品的主动性,提高他们学习思品的积极性。初中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政治,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初中思品教学有效性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初中阶段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在逐渐地形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思品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
期刊
摘要:课堂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效率如何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精华最宝贵的时间,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时间错过就无法弥补,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掘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是思想品德课课程实施的最主要的基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主要的阵地。课堂资源是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最重要、最直接
摘要:案例教学法就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对案例进行探讨,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理论知识内化、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教师的成长。研究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促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新技术革命对教育理念的冲击,高中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