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台新咏》的创作特点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台新咏》作为一部关于女性的诗集,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情爱诗萃,也是一部华美乐章。在此之前,我国没有全部以女性为主体的诗集,这本诗集表现了对女性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怀,而诗集中的诗作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探微也是之前从未有过的,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人的内心体验和感悟向人性的深密处进发。
  关键词:诗集 宫体诗 思妇 绮丽 男权
  《玉台新咏》是徐陵奉萧纲之命编辑而成的,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又一部伟大的诗集。全书包含东周至南朝梁代的诗作769首,分为五言诗八卷、歌行一卷、五言四句诗一卷,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歌咏妇女的诗歌集。
  一、《玉台新咏》诗集的特点
  (一)自身特点
  作为一部诗集,《玉台新咏》在编辑上有它自身的许多特点,比如它在选录作品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作为萧梁朝廷的一本宫苑女性读本,在徐陵所作《玉台新咏序》中有这样的话:编成后宫中妇女“永对玩于书帷,长循环于纤手”;吟读《玉台新咏》的作品胜过吟读其他作品。
  作为一部诗集,它体现了当时最新的文学潮流,同时也反映了编者的文学追求。其中所选诗作不论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题材选择上,都体现了徐陵早期的文学观:追逐新艳。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永明体(又称“新体”诗)的创制,诗人对诗歌艺术在形式上更进一步的追求以及在声律上的革新和发现,萧纲以太子和皇帝的身份写作并倡导宫体诗,使得宫体诗一时风头无两。这样,《玉台新咏》正如徐陵在《玉台新咏序》中说:“撰录艳歌,凡为十卷。”
  (二)内容特点
  从内容特点上看,《玉台新咏》收入了相当多的宫体诗,但绝对不是它的全部,它还收录了从汉至梁歌咏妇女的优秀诗篇。诗集中所收诗歌主要表现了真挚的爱情和妇女的痛苦,并且对妇女的心理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从而成为我国第一部完全以女性为描写对象的诗集。诗集在内容上都是描写女性生活情感或男女之情,以表现女性的起居、装束、容貌、体态、情感、心理等为题材。
  (三)艺术特点
  诗集在艺术上的特点大体表现为:柔美绮靡摇荡人心的情感,采用新变体方法技巧的形式,体现出轻艳的风格。用华丽绮靡的语言描绘出一个个妩媚的俏丽佳人,表达了女主人公真挚婉丽的情感。相应的,它的审美情感基于女性化审美心理之上。对于女性在外貌姿容上的描摹,对于极具阴柔之美的环境描写,都极大地强调了感官美。这些描写把女性的人体美、服饰美纳入了诗歌的审美范畴,拓展了审美领域,使中国诗歌的审美得到了丰富。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在清代以前,由于儒学占据主要地位,封建伦理纲常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人们往往把《玉台新咏》看作是一部诲淫之作。如刘克庄在《后村诗话前集·卷一》中说:“赏好不出月露,气骨不脱脂粉,雅人庄士见之废卷。”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序》中说:“《玉台》陷于淫靡。”但是,虽然《玉台新咏》描写了大量的女性以及与女性生活有关的器物,并且细腻地表现出女性的柔情,却极少有直白表现与性有关的词语,显得含蓄内敛。如徐陵的《乌栖曲》:“绣帐罗帷隐灯烛,一夜千年犹不足。惟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这首诗写夜晚情侣相聚,表现了情人们春宵恨短的心理,读来明白如话,但没有一点直露的情色词句。
  二、《玉台新咏》诗集中人物形象丰富
  诗集中女性形象十分丰富,有思妇、怨妇、弃妇,也偶有夫妻情深的幸运女子,有宫苑女子(费昶《长门后怨》)、家庭妇女(《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歌舞伎(宋子侯《董娇娆》);涉及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女子们的日常生活、劳动场景,歌舞表演、内心感触等;从汉魏一直延续到梁代,不仅表现了情感世界和私人生活的内容,也有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文学审美价值。而诗中对女性的描写,不仅局限于对女性外表、服饰、歌舞、才情的描写,还表现了女性的人格美,这是对人性的舒张。《玉台新咏》就如许梿所说:“虽皆绮丽之作,尚不失温柔敦厚之旨。未可概以淫艳斥之。或以为选录多闺阁之诗,则是未睹本书,而妄为拟议者矣。”可见,《玉台新咏》虽然淡化了诗歌传统的辅政教化功用,但并不是很多人所以为的那样是一部纯粹的艳情之作,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女性情感愁思的“言情之作”。
  三、结语
  《玉台新咏》与文学、文化、人性息息相关,反映了诗人、编者对人性的观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映射了男权文化。比如阎采平在《齐梁诗歌研究》中说“女性作为一种对象,其给予齐梁文人的,只是感官上的愉悦” ,就是指诗中对女性采用了物化的视角。后世文人的诗词创作有很多受到了《玉台新咏》的影响,特别是五代的《花间集》,无论是卷数、性质还是序文都有明显的模仿痕迹。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读《花间》《尊前集》,令人回想徐陵《玉台新咏》。”
  参考文献:
  [1]张葆全.玉台新咏译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21.
  [2]马纳.《玉台新詠》的文学文献价值及意义[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作者简介:陈海燕,女,江苏城乡建设学院基础部(思政部),初级,研究方向:古代文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经典童话集,《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悲剧模式的结局向来被视作实现其唯美主义主张的方式。但如果将文本还原到创作时期的具体语境中,就不难发现王尔德并不赞成这种自我牺牲。本文分析了王尔德如何利用童话中的悲剧来阐述自我牺牲对改变社会的徒劳。  关键词:王尔德 《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 自我牺牲 徒劳  一、写给成人的童话  1888年对于奥斯卡·王尔德有着特殊的意义——正式从文学研究转向文学创作,其
摘要:教育小说是一种产生于18世纪末德国、大多以年轻人的成长为主题的文体。教育小说中的主人公在不同的环境中经历不同的事情,叙述时间一般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贯穿主人公的青年时期、成长时期和成熟时期,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主人公的性格变化、价值观变化。  关键词:战后 德国 教育小说  教育小说产生于18世纪末的德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小说受历史环境的影响,阐述的主题和内容都有所区别。而战后教育小说的特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了。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从新课改要求上入手,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作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中的重点所在,做好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促进语文作文教学的开展,同时也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途径;分析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育体系中,文言文教学非常重要,可提高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魅力,以增强学生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只是文言文教学作为一个教学难点,其教学效率处于较低的层次。如今新课改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抓住这个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发展机会,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改;文言文;
摘要:本文从象征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英国小说《摆渡人》中荒原这种意象所包含的不同层面的隐喻以及每个层面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旨在进一步挖掘小说主题的深度,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也可以拓宽研究者的研究范围,使得这部小说的学术价值有上升的空间。  关键词:象征主义 隐喻 荒原  一、引言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创作的小说,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奖,畅销33个国家,是一本有着千万
果树的植入株数,对于果区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下面,通过果树生态增长理论与控制理论的结合,考虑最优植入策略。 Fruit trees implanted in the number of trees for the d
【摘要】我国的汉字属于表意形式的文字,具有难认、难写、难记的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引入甲骨文加以辅助汉字教学,笔者认为,这是一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规律的大事。笔者将从甲骨文引入小学识字课堂的必要性、运用甲骨文进行小学汉字教学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这三方面,讲讲笔者的观点建议。  【关键词】甲骨文;小学 ;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实施素质教育打好基础。本文针对学生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了“让学生学会主自主探究”的论题,力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堂上,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困难重重的教学部分。作文教学方式过于古板,加之学生的阅读量不足,导致写作时无法联系实际,使作文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学生的写作过程没有趣味性,使得学生对写作产生厌烦心理,使得学生的写作技巧无法得到锻炼。因此,只有解放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增加阅读量,并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创作,通过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品评,找出其中的写作技巧上的缺陷,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技巧
【摘要】随着语文学科在高中以及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新的高考模式中如何进行考查,或者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相关的测试,已经成为当前新高考下相关教育工作者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结合了新高考改革的形势下,对新高考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对新高考中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内容和目标进行了简单论述,并且对新高考下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新高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