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心电图ST-T改变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心电图ST-T异常的关系.方法 将92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分为轻度、重度两组;同时将正常产及剖宫产的足月新生儿4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新生儿于出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生后第1天轻度窒息组、对照组新生儿ST-T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5.7%与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重度窒息组新生儿ST-T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3天、第7天重度窒息组新生儿ST-T异常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会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且损伤程度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使用API和VITEK-2系统鉴定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结果 3年来我院儿童血流感染共分离致病菌724株,分离最多的前五位细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5株)、肺炎克雷白菌属(91株)、大肠埃希菌(59株)、粪肠球菌(50株)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40株).
患儿,女,59 d,以"发热伴皮疹1d"为主诉入院,入院前1d出现发热,体温高峰达39.3℃,伴皮疹,初为四肢远端伸侧皮肤散在水肿样红斑,逐渐加重,扩散至全身,局部融合成片.入院查体: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等水肿性红斑,部分中央水肿明显,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咽部充血明显,心肺听诊未及异常,肋缘下可及肝脏下缘,脾未触及.血常规:WBC 21.24×109/L,N 42.9%,RBC 3.09×1012
期刊
目的 比较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联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和单纯使用NCPAP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临床疗效.方法 80例NRDS患儿分为2组,均给予综合
患儿,男,生后8d,因"脐部出血不止、肉眼血尿半天"第1次入院.患儿系G2P2,孕足月行剖宫产娩出,无窒息抢救史,Apgar评分、羊水、脐带无异常,出生体重3.3 kg.入院前脐部出血不止,未经特殊治疗.病程中无发热、抽搐、尖叫,无皮疹、吐沫,吃奶可,无呕吐及腹胀,大便正常,肉眼血尿,尿量减少.家族史:父母体健,无出血性疾病史,患儿有一姐姐,13岁,体健。
期刊
1 病历摘要患儿,男,10个月,临床以"发热咳嗽4d,痰多伴喘息"来我院急诊就诊,体温最高38.5℃,外院查血常规:WBC14.7×109/L,N 75%,Hb 105 g/L,HCT 0.159,PLT 260×109/L;外院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唑肟,吸痰,吸痰后喘息可暂时缓解,治疗3d,病情无好转来我院.患儿纳奶后易吐奶,无开放性结核患者接触史,否认异物吸入史,平时身体健康.入院查体:体温36.
期刊
背景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pulmonaryhyper—tensionofnewborn,PPHN)常见且病死率很高。一氧化氮吸入(inhalednitricoxide,iNO)虽是标准治疗方法,但仍有40%的新生儿对其治疗无反应。米力农是一种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可增加环磷酸腺苷的生物利用度,动物模型实验提示用药后肺循环得到改善。
期刊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在抗细菌感染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耐药细菌不断增加和变化,抗菌新药物研发困难,研发速度下降等问题随之出现,导致细菌感染及与细菌感染相关的综合征如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发病呈上升趋势,病死率居高不下.感染性疾病及其相关综合征仍是导致儿童死亡的最重要原因,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肺炎链球菌感染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达70~ 100万/年,超过艾滋病和结核导致的死亡;每年约有160万
期刊
患儿,女,8岁.因“胸闷2个月,全身水肿20 d”入院,患儿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平卧时加重,坐起或休息后稍缓解,曾于外院按“心肌炎合并心包积液”住院治疗15d(具体治疗不详),自动出院,患儿症状呈逐渐加重趋势,近20d患儿出现双下肢及面部水肿,夜间无法入睡,不能平卧,遂入我院,病程中患儿呼吸费力,气短,有少许咳嗽,无明显咳痰,追问病史后发现,入院前6个月有明显的畏寒表现.食纳差,精神差
期刊
目的 探讨甘肃白银市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流行特点及轮状病毒(rotavirus,RV)血清型分型.方法 收集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腹泻患儿粪便标本519份,其中住院181例,门诊338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RV、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HuCV)、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ADv)、人类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以胎儿水肿、贫血、黄疸为主要表现,黄疸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发生胆红素脑病.人类至今发现26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ABO血型不合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最常见原因,其次为Rh血型系统不合.Rh血型不合中最常见为新生儿RhD血型不合所致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见为母亲Rh阴性,患儿Rh阳性,RhD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是新生儿的急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