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葡萄孢菌nit突变体的诱导及其在营养体亲和性测定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植物病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llowMyHeart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山西运城、临汾、长治、晋中、大同等地保护地黄瓜灰霉病病株上采集、分离的分属于3个不同菌丝融合群的8个灰葡萄孢菌单孢菌株,经氯酸盐诱导处理,共获得了抗氯酸盐的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nit突变体)59株,其中nit1型38株,nit3型10株,nitM型11株.所有nit突变株分别在PDA斜面转管培养3次(21 d)后,除6株恢复成野生菌株外,其余多数nit突变菌株表现稳定.来源于同一野生菌株的不同类型nit突变体间或同一菌丝融合群不同野生菌株的nit突变体间可产生互补反应而形成异核体,其中以nitM型突变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教导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依靠自己的科学素
利用IgH和TCRβ克隆性基因重排原理,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和外周血共13例。结果:ALL初治的2例患儿PCR检测全部呈现阳性特异性单带。ALL完全缓解(CR)的11例患儿中阳性7例
应用天普洛欣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8例,溶栓2h后有显著进步2例,有进步4例,无变化2例;溶栓后2h,2w,4w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提高,无1例出现脑内出血及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结论:琦普洛欣超
X2—23是从水稻叶片分离到的一种几丁质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Boiler法测定,其几丁质酶活性达25.5U/mL。它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恶苗病,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等10多种真菌病原菌以
植原体(phytoplasma)(原称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Organism,简称MLO)是一类无细胞壁,存在于植物筛管细胞内的原核生物.迄今为止,世界上报道的植物植原体病害多达300余种,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主要症状包括丛枝、黄化、花变叶、花器褪化等.由于植原体至今未能分离培养成功,其培养性状、生化特性、营养需求等都无从得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检测及鉴定技术的发展都没有突破性进展
分析了57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而合并呼吸衰竭,后者与酸碱失稀密切相关,讨论了两型呼吸衰竭发生的各种酸碱失衡的原因及诊断。
分别用含有已知抗白粉病基因Pm2,Pm4b,Pm6的品种和感病品种与作者培育的4个抗白粉病新品系杂交,在温室鉴定了亲本的F2代幼苗对北京地区优势白粉病菌株E09号的反应,以确定它们含
不知道高原上有没有桃花,比如那辽阔苍凉的青藏。我总觉得在那种空气稀薄光照强烈的地方,桃花应该盛开得像黄昏时分弥漫在西边天际的落霞,绚丽夺目,倾国倾城。它们生长在一个
期刊
一、上好序言课,抓好入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升初中是一个角色的转变,学生从初一进入初二知识层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物理课是八年级的一
将自行合成制备的聚丙交酯(PDLLA)棍植入动物的软组织和松质骨内,分别于术后2、4、8、12周取出,观察植入物周围的大体及组织学变化。结果:植入4周时软组织和松质骨有轻度急性炎症反应,植入12周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