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视野看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bgm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纪之交,所谓“后现代”亦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后现代论者质疑现代大工业破坏了自然,而工具理性又吞噬了人性;如果说前者主要表现为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那么后者就是针对现代科技所蕴含的“知识/权力”结构的猛烈批判,“现代性”便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跑马场。但事实上,“现代”(modern<拉丁文modus=mode)这个概念并不只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它更基本地代表了一种“模式”,而现代化就是“就范”于这种模式,只要你选择了现代化,就必须这样做,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这种模式意味着什么呢?一般地说,现代化在物质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工业化”(以机器为代表),在精神层面上主要表现为“理性化”(以启蒙相号召),它们相得益彰,十分了得,并通过千丝万缕的技术之网(作为工具论或方法论的手段,即“工具/技术理性”)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开发”(即发展)过程(根据不同的时态,可以把完成时理解为发达,进行时理解为发展中),而不能顺应的则难免被边缘化,甚至淘汰出局。因此,现代精神就是科学所代表的思维方式、技术所体现的行为方式(相比较而言,世界某些地域古代的时代精神是哲学,中世纪的时代精神是宗教;而中国的前现代则是纲常名教道德主义的一统天下),因为这种时代精神既来“钱”(创造经济效益),又有“权”(提供权力话语),才逐渐成为众望所归的目标模式。
  但在这个过程(现代的“化”)中,工业和科技也将大千世界统统作了“物”化的处理,并且越来越数字化和平面化了,特别是工具理性在进行这种“祛魅”(韦伯语)/“解蔽”(海德格尔语)工作的同时也导致了另一种遮蔽:惟“利”(物质利益)是图,而变得无“趣”(生活的旨趣。饶有意味的是,西语利益、趣味均为interests)。这就使现代人普遍感到压抑,而提出了“解构”这种模式的后现代命题。
  其实,马克思早就指出,技术的胜利往往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科学的发现反而使人的生命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大意)。人们把世界理解为一架大机器,并不断增大控制它的力度,与之相伴随的则是全球范围内日益扩张的核危险、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等,就像一个巫师“再也不能支配他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马克思语)。所有“现代病”的一个共同症结,就是科技(工具)与人文(价值)关系的紧张:工具理性埋设了“唯科学主义”的陷阱,“技术统治”、“知识霸权”把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旨归系统地掩盖起来了……
  从历史视野看,人类文明的所有求知途径和技术手段都具有局限性,科技理性也不例外,对它的过分推崇和滥用就会导致忘乎所以的独断论,表现出某些令人担忧的特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这些特征将越来越突出)——这就是现代人的“命运”,但它并没有,也不可能终结历史(命运、历史在德文中都是Geschi+…)。重要的是,对工具理性的这种批判只有在科技“开发”过了头的情况下才有针对性。而在中国,科学的东西,理性的东西,从来就没有太多过。与西方“文明”(civilization=civil+…)不同,中国的“文化”(culture=to till,文明/文化似有城乡之分)源远流长,自成传统,尽管现在越来越被要求纳入现代化(模式),但迄今为止,还很难说(科技)理性真正深入了国人的心,构成我们的精神状态。
  一段时期以来,不时有人模仿后现代秀,参与讨伐现代性的大合唱,而对导致中国社会长期封闭落后的封建残渣余孽却放松了警惕;某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便利用这种形势,打着弘扬传统、重建道德的旗号,要求追求现代化的中国人洗心革面,都去做超凡脱俗的“君子”(相比之下,经济人、理性人倒成了斤斤计较的“小人”)。这些主张表面上冠冕堂皇,但在客观上起了涣散人心的效果,阻滞了中国现代化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
  当今世界,最“宏大的叙事”(利奥塔尔语)莫过于现代化,而科技仍然是这个时代的最强势“话语”。科技理性的充分发展,是现代模式的一个前提,西方如此,东方也未必能例外。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张旗鼓地批判一个尚未真正确立起来的前提(现代化不可能越过这个前提)是非常危险的,而且很可能成为因循守旧的借口,与夜郎自大派殊途同归。也就是说,基于眼下中国的“语境”(context),我们的批判应该避免偏激之论。
  有道是,“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现代的“道”、“术”就是科学和技术,现代人哪里离得了它。(科技)理性或许并不提供现成的知识,它对传统文化的补苴罅漏也主要体现在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进而改进我们的行为方式上。理性本来就是一种工具(它的价值取决于人们所选择的生活目标)、一种手段(它的效果取决于人们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抑或就是走向现代化的“进路”(Way,即方法)。理性本身不是目的,它毕竟是为不断改善、优化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服务的(无论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还是作为改造手段的技术,都是如此),这就必须用(体现人的价值的)人文精神去弥补(作为工具使用的)科技理性的不足,弥补它们的裂痕。我们对理性的甄别和批判,不是有意扩大业已存在的裂痕,而应当致力于这种弥补,并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理性,发掘人性的完整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尼采中国接受史研究方面异军突起的一员,在八年前(1992),学习工科的成芳(本名“杜建成”)以其专著《尼采在中国》(南京出版社)引起了国内外从事“尼采与中国”这一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兴趣。该书考察了中国的三次“尼采热”(Nietzsche-Fieber),史料详实,立论基础牢固,具体总结论述了尼采在中国近百年的介绍、翻译、影响、接受的历程。对该课题素有研究的瑞士苏黎世大学汉学系的冯铁(Raoul
期刊
今天上午去东巴所,跟李英学纳西话里的国际音标。纳西语中有许多音是汉语和英语没有的,但是学起来并不太难。纳西话也有声调之别,也是四声,但与汉语四声不尽相同。  午饭前,同和积贵老东巴聊了一会儿。老先生的汉语我听起来很费力,勉强可以交流。老先生的照片和名字在很多地方都出现过。东巴所现在只有他与和开祥在做释读工作。和开祥是我进东巴所见到的第一个人,他开始对我很友好,主动介绍自己的名字,问我从哪儿来。但是
期刊
一  世界是一个谜,我们渴望解开这个谜,这是人类的终极关怀,也是学术(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全部意义所在。在一边面对未知,一边探索而行的时候,我们需要谜底,更需要通向谜底的路。然而,在中国人既达观又保守的思维模式里,相信“天下一理”,相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一通百通”的圣人。似乎,谜底是已定和单一的。从“天下一理”到“天下一尊”,从“通”到“同”再到“统”,这其间,我不知道有没有
期刊
早晨起来读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原始民族对于自然的知识一点也不比所谓的文明人差。而且这些知识并不如文明人所想的出于实用的目的。“它首先是为了满足理智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斯特劳斯列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原始民族对于植物和动物的认识达到了相当高深的程度,他们用来描绘植物和动物的丰富词汇是现代人所难以企及的。  按照荣格的说法,人类各民族的大脑具有解剖学上的一致性,
期刊
1937年12月13日,即农历11月11日南京城陷落。从13日起,南京就开始遭到了空前绝后、惨绝人寰的大浩劫。对女性,上从耄耋老妇,下至七八岁的幼女,先是兽性发泄,后再魔鬼式地残杀。很多妇女遭到轮奸后,被割去双乳,或挖去双眼,或开膛剖腹,或在下体插进树枝、竹尖等物,让她们的裸体在羞辱与痛苦中慢慢地含冤走向九泉。  由于日寇在南京制造骇人听闻的三十多万军民被屠杀的大惨案,激起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世界各
期刊
去年7月9日星期日,北京大学王邦维突然给我来电话,告知金先生病危住院,正在抢救。我大吃一惊。我正准备下星期去看望他,因为黄宝生写了一篇金先生新出的文集《梵竺庐集》的书评,将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发表。这是对他八十八岁米寿的贺礼。没想到他突然住院了。第二天,我、黄宝生和蒋忠新赶紧一起去医院,只见金先生坐卧在床上,正打吊针,轻闭着双眼,看上去十分疲乏,已没有往日见到我们谈笑风生的神彩。我将黄宝生那篇
期刊
《后现代性及其缺憾》是鲍曼针对弗洛伊德的经典著作《文明及其缺憾》(1930)而写的。鲍曼认为,作为文明或文化的现代性,它是关于“美”、“清洁”和“秩序”的,然而,在追求美丽,保持清洁和遵守秩序的过程中,我们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极端的例子是,犹太人在纳粹时期的德国被视为“杂种”而被屠杀的事实。在纳粹主义看来,犹太人是肮脏的、丑陋的和危险的,因而应该被消灭,犹如花园里的“野草”。在一个有序的现代世界
期刊
近年来,各种小说史专著相继问世,推进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华东师大陈大康教授的《明代小说史》,书凡五编十七章,六十余万言,完整地描述了明代小说的历程,深入探讨其间的特点和规律,对许多现象和问题都有创造性研究和精彩论述。    一。自觉独到的小说史意识  二百七十多年明代小说的发展该如何把握。描述和论析。以往常见的是按时顺。题材排列若干作品,作一般性分析评论,有时重复鲁迅先生《中国
期刊
以前读到许多文章,把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描画的很不堪,一棍子打入十八层地下,又踏上一万只脚。对这样的说法作法,我总心存疑惑,甚至反感。一种文学流派存在了那么久,又拥有那么多的读者,总不至于一塌糊涂,一无是处得不屑一评吧?干吗非要把它与“新文学”誓不两立的对立起来呢?能不能在批判它打倒它之前,做些理性的分析,还其一个比较客观比较公正的面目。刘扬体先生说过:“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像鸳鸯蝴蝶派这样
期刊
《马寅初全集》共分十五卷,系年收辑马寅老专著11部含初次译为中文的博士论文《纽约市的财政》、专论2种、文章或讲演辞641篇,约570万言。  引人注目的是第十五卷附录一份“《马寅初全集》尚缺资料目录”,包括《关于印度币制之变迁》、《法币与抗战》、《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报告》等38件篇,足见编委会诸公的坦诚。感动之余,将区区平时浏览所及,可再补充的29件集外佚稿篇目一并列出:  39 关于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