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维吾尔语语文教学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vbgtyhnm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影响着经济建设和国民素质。多年来,维吾尔语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走入了误区,教师照本宣科,画地为牢,教得死,学生学得死,学生按照老师设定的教学路子走,很少有思维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也很少看到老师在课堂上鼓励那些有创造思维的学生。如今,新课标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为深化小学维吾尔语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全国教育工作者都应朝着这盏指明灯永往直前,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下面,结合小学维吾尔语语文教学,谈谈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一些做法:
  一、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它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两个方面。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动力源,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创新意识主要是由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批判精神等因素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维吾尔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使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如在教《阿凡提的故事》一课时,我们可以问一问学生,阿凡提到底是什么样的任务?他是靠什么战胜巴依的?仔细分析,学生可以看到阿凡提既有智慧的一面,也有无赖的一面。课文中只歌颂了阿凡提智慧的一面,而忽略了对阿凡提无赖的一面倒分析。阿凡提无赖的一面不是应该忽略的,而应该是我们鞭策的,批评的。如果我们只歌颂阿凡提智慧的一面,而会略他无赖的一面,无形中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学习阿凡提无赖的一面的隐患,自然会影响孩子人生观的形成。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避开唯一正确的答案,才可以在阅读理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可以是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首先,丰富学生表象,积累想象素材。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教学图片、实物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当他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表象之后,想象力便会逐步得到发展。其次,发展学生思维,提供想象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因素,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又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当学生领会了课文的寓意后,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展开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呢?”顿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纷纷举手,有的说:“青蛙跳出了井口,看到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很大,知道自己是错了,小鸟说的是对的。”有的说:“青蛙看到秋天的景色真美,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我们要对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给予赞扬,并建议他们把刚才想的写成一段话念给大家听,他们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创新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创新个性决定了人们能否自觉增强、提高和有效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众多人格特性中,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独立性和意志力是创新个性的核心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是创造性思维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针对一件事提出几种不问的处理办法,可以训练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乌鸦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了,它接下去会怎样做呢?每个学生至少要替乌鸦想出两种做法。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想出—了许多办法,大家的思维都得到了训练。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让学生发现问题,如“狐狸能骗走乌鸦嘴里的肉,是不是说明狐狸很聪明呢?这样的问题自然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可利用实物、板书、幻灯、挂图、放录像、电脑等直观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训练形象思维的有效手段。同时,学生在看中观察力也得到了增强。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教师在一个杯子里装了小半杯水,把盛了水的杯子放在讲桌上,让一个个子不高的学生把手伸进杯子试一试,够不到水,老师让他们把桌上的小石子放进杯里一些,水位升高了,这个同学再把手伸进杯子,水没过了他的手指。通过这一演示,学生们很容易地理解了乌鸦是多么聪明,同时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五、创设良好的教学意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是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的一种传统的基本方法。我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除了教师的讲解引导,我主要用创设意境法,先让学生亲自品尝葡萄,观其形,察其色,品其味,乐其道,为揭示课题创下了良好的气氛,带着"葡萄沟的葡萄与你们吃的葡萄从颜色到味道是不是一样?"这个问题,让学生初读课文,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再以"课文是围绕文中的哪句话来写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当学生找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后,最后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学习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看一看葡萄沟究竟好在哪里?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教师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很高涨,思维也相当活跃,他们都很想知道葡萄沟这个地方究竟怎样,便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意境引导之中,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又如我在学生学完第二自然段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意境:"学了这一段以后,你觉得葡萄沟的葡萄怎样?"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后,接着我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那里的葡萄?"这样学生的情绪又一次被激起来了,思维也被激活了,他们都迫切地想知道葡萄沟的葡萄是不是像课文里描写的一样。这样,我又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另一个教学意境,思维得到再次激活。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广大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抽象的音乐形象更加具体化、枯燥的音乐理论趣味化、那就需要充分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本文就从让现代教育技术走进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优势做几点阐述。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电教媒体也
期刊
新课程后的高一年级生物课程,要求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一定的生物学素养,对于必修一《细胞和分子》一书,共36课时,教学课时较为紧张。故本人通过认真思索以及亲身实践,对新课改下如何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课前预习,教师一入课堂便提问,“七嘴八舌”环节。学新课前,教师准备2-3个容易回答的具备典型性的小问题,一进入课堂立即提问,可全班七嘴八舌抢答,也可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
期刊
巴西知名教育学家弗莱雷指出,只有在“对话式教学”中学生才能得到自我发展。提问在课堂中广泛运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而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回答问题,从而提高他们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还能够从提问中
期刊
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从未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
期刊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但新的问题相继产生,深度开放的课堂环境;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意外”随处可见,教师如何应对,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意外生成;理性;预设;筛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先设定的要求。”《普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文教师很怕教作文,也害怕改作文。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感到头疼,每次作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写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感情。后进生更是不会动笔。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才能慢慢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作文的评改注重激励机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
期刊
【摘 要】目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依赖的状态学习高中英语语法,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无法形成语言运用的能力。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举例谈谈如何在语法课上,建构英语语法教学的生活化氛围,选择源于生活的例句,让学生在浓浓的生活化氛围中掌握语法知识,培养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生活化氛围;歌曲;游戏;实例  一、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生活化的背景  1.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  英语作为一种交
期刊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生物教师,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把创新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无论是从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还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都需要生物教师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和调动各种媒体,调动各种因素,把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引入
期刊
作文是一项艰苦而又极具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作文教学作为汉语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广大汉语教师的教学难题。尤其是民族中学高中的作文教学,汉语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费时又费力却效率不高,因而严重地制约了汉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民族中学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写作之动机。  “兴趣是创造欢乐和文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捷径之一”。的确,教学活动与任何活动一样,都处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