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从未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断的改革,我们提倡的创新教育,不但在教育的设备、手段、工具要更新,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1、优化创新心理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此外,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而创新个性的发挥既有主观因素,又与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
  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情绪冲动。这种情绪的冲动程度贯穿在每一个行为表现的过程之中,冲动的积累和连续性决定着创新行为的质量和成果。这里,意识是行为的指南,能力是行为的保证。人的创新意识从孩童时代开始发展到做大事、创大业的创新人才,是极为漫长和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担负中学重要学科教学任务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启动创新思想,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新知识,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快捷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直觉探究;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求异、求巧探究等途径,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2、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数学学科中有些知识是非常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或很难去感觉得到的东西,这些知识仅靠口头的描述是很难勾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的。这时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效果,创设更加直观便捷的课堂教学情景,将所学的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由苦学变乐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
  3、重视提出问题扶持创新行为
  实践证明,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性行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
  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意识之后,应进一步地从不同的方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扶持其创新行为。
  总之,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新,因此,应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扶持学生的创新行为,为其今后的创新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思维就是一种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思维主体自身的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奇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要求。
  1、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①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②注意培养想象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
  ③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④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是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重视解题教学发展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并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通过解题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综上所述,在数学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优良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培养每一个合格的人才!
其他文献
一位老师在上课时,将空杯加满石子,问学生满了吗?学生答说满了,老师又往杯子继续加入沙子,杯子空隙立刻被填满;老师再问满了吗?学生再次回答满了,只见老师又拿起水倒入杯子。此时,学生惊呆了,而老师只是说了一句:学习过程亦如此,没有底线,只要你循序渐进,就会收获真知!  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有的学生能力强,就会少走弯路,而能力弱的学生,也许走许多弯路也不一定能走好这一过程;因此,每一位老师都应当在教学过
期刊
【摘 要】在“问题解决中”要有“评价与反思”环节,要去关注、总结问题解决的过程,锻炼学生挖掘和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中“优化”个性思维的思想,从而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积累思维经验,拓展个性思维空间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评价反思;个性思维;差异;创新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期刊
【摘 要】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指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作为一种能力,自主学习对个体的毕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c  1 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分类  学习策略既包括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也包括其具体行为;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抽象的,也有具体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概念很容易混淆,它们类似于战
期刊
【摘 要】教学中的课件,特别是教学中用到的图片,现在在网上可以搜到自已所用的ppt课件,很方便,大量的教学图片都有,丰富了教学内容,如《岩石能改变模样吗》一课,利用ppt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看到岩石经过上万亿年后,由有棱角的岩石,变成光滑美丽的河卵石了,并有变化过程图,这种教学方法,是我们教学无法替代的先进手段,让学生亲自看到,比学生听到,要好很多。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我们要给学生减负,要让学生在四十分钟内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对我们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而在中国英语学习是一门第二语言的学习,我们缺乏学习的语言环境,对农村初中生来说几乎没有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来提高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要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与发展,依赖于学生计算思路的清晰、条理与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广大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抽象的音乐形象更加具体化、枯燥的音乐理论趣味化、那就需要充分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本文就从让现代教育技术走进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优势做几点阐述。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电教媒体也
期刊
新课程后的高一年级生物课程,要求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一定的生物学素养,对于必修一《细胞和分子》一书,共36课时,教学课时较为紧张。故本人通过认真思索以及亲身实践,对新课改下如何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课前预习,教师一入课堂便提问,“七嘴八舌”环节。学新课前,教师准备2-3个容易回答的具备典型性的小问题,一进入课堂立即提问,可全班七嘴八舌抢答,也可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
期刊
巴西知名教育学家弗莱雷指出,只有在“对话式教学”中学生才能得到自我发展。提问在课堂中广泛运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而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回答问题,从而提高他们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还能够从提问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