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面积》的教材解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19890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整体把握教材的编排结构与特点
  1.编排体系(知识系统)的结构。
  《长方形的面积》是属于“图形与几何”的领域,一年级下册教材已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二年级下册教材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三年级上册探索并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三年级下册教材安排学习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换算、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学习非常重要,为第二学段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储备了必备知识。
  2.单元知识的编排特点、地位、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
  本单元教材分析:在一年级下册中,学生已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二年级下册已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三年级上册探索并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三年级下册已学习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在此基础上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本单元知识包括四个内容:(1)什么是面积,(2)面积单位,(3)长方形的面积,(4)面积单位换算;本单元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等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储备了必备知识。
  3.该课在知识系统与该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知识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的第3课内容,是紧接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的学习,教材安排了“摆一摆”、“填一填”、“想一想”、“估一估”多个情境,让学生充分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长方形的面积的学习,不但为本单元的后续基础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还为后面第二学段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储备了必备知识。
  二、悟透教学内容的内涵——课文内容(知识点)的解读
  从情境上:
  1.长方形①的面积是多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从多角度探索长方形的面积,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就是指它所包含的面积单位个数。
  2.下面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摆一摆。
  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自己选择用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感知经验,从而进一步体会了图形的面积是指图形所包含的面积单位个数。
  3.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把前面两个问题中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让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对应的长所包含的长度单位个数×宽所包含的长度单位个数的积就是面积单位的个数,从而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里从映像表征过渡到了符号表征)
  4.想一想,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经历了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类比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5.试一试:“估一估”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大?再实际量一量,算一算。
  让学生经历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估计其他平面图形的大小,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实际量一量、算一算。
  从用面积单位估计平面图形的大小到更进一步估计立体图形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从习题上;
  本课除了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外,还隐含有:
  应用意识、模型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让学生感受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化困难为容易的归化,拓宽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3题主要是估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第8题主要是模型思想方法,面积是乘法的直观模型。
  1.显性知识点——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隐性知识点——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对应思想,类比迁移,推理,模型思想,空间观念;
  三、透过教学内容读出课标要求、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估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和,提高估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数学思考:
  在观察、讨论、交流、操作等数学活动中,积极思考,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
  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并感悟数形结合,对应,类比发现,迁移,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4.教学重难点: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5.教学关键: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讨论交流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四、领悟隐含在课文(包括习题)中的教法与学法
  1.解读教材中呈现的学生认识规律。
  本教材安排了“摆一摆”“填一填”“想一想”“估一估”多个情境,让学生充分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长方形的面积的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理解抽象的面积公式,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智慧。这一编排正如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個过程。学生经历实物操作(摆一摆)──表象操作(想一想)──符号操作(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这是一个由直观到抽象,数形结合,归化思想的认识过程,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归纳、概括、抽象的思维能力的过程。
  2.理论层面上的学情。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的第3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面积的意义、认识3个最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学会用正方形来测量物体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空间观念,但很模糊,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经历操作——发现——验证——总结的过程,充分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教材呈现中的教法、学法。
  主要是直观操作法、讨论交流等。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电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此,详细阐述"营改增"的概念和基础理论,简要分析电力行业实施"营改增"的必要性,并深入研究"营
几类新农药急性中毒的诊治宁夏银川市第三医院(750004)王维国宁夏银川市第一医院(750001)陆懋琦郑烈近几年,国产及进口新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产品多达400余种,由于不熟悉新农药的分类及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学分制改革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构建新的更为灵活、更能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是实行学分制的核心。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及具体操作的偏差,公路施工招投标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保证工程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和约束机制,规范工程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應用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备受有社会的关注。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谋求农村中小学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路下,民勤县农村的部分学校尝试着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模式,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在农村中小学开展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日渐凸显。本文就农村中小学开展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进行阐述。  【关键词】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小班化教学;教学模式 
【摘 要】任务型阅读是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难度大、失分率高的题型之一,考生答题时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如何让学生尽快地了解这一题型的特点并掌握和运用其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就顯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话题将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存在问题;教学建议  2017年江苏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侧重于考查考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试题难度较大,得分率低,成为直接影响考生高考英语成绩的一个
在线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可以方便和全面地收集教师教学工作的数据,提供师生网上评教的评分结果,快速集中收集各方面的评教信息,使教务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和师资情况,
【摘 要】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的突破口,本文首先概述初中英语学习的特点,然后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当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问题  一、初中英语学习的特点分析  应用性、交际性、工具性是英语这门全球使用最多的语言所具备的最鲜明的特征。初中学生面对英语学习最大的感触便是觉得英语知识所涉及的领域较之小学又广泛了很多,这个需要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将记忆与实践
在证券市场中,如何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一直是证券市场关注的问题。所谓"行之有效"是指这种投资策略能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投资收益,或是尽可能地帮助投资者回避投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