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硬化症的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re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由基因缺陷所导致、多系统受累、儿童常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其中有90%的TSC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惊厥、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睡眠障碍等问题)。传统治疗手段对神经和行为症状的效果欠佳,尤其是对于惊厥的控制。近年来,基于TSC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现对近年来关于TSC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了解患儿预后具有重要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动态监测足月新生儿出生后各种应激状态下血清基础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评估危重症足月新生儿皮质醇功能状态。方法出生72 h内入院足月儿150例(胎龄≥37周),在入院时行新生儿危重症评分,分为危重组、非危重组。患儿分别在入院时、日龄7 d、日龄14 d时采血检测血清基础皮质醇、ACTH水平。结果1.危重组日龄≤72 h足月儿血清基础皮质醇水平[(283.5±196.0)
结节性硬化症(TSC)是一种涉及多器官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严重程度不一,规范监测和管理此病对于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很必要的。2012年TSC国际共识会议对新诊断的或怀疑为TSC的患者和既往诊断为明确或可能TSC的患者进行分层管理,使TSC诊疗措施和远期管理更加规范和优化。
目的总结小儿睾丸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小儿睾丸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征、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归纳总结。结果76例患儿就诊时临床表现均为阴囊无痛性包块。就诊年龄1个月~13岁[(32.3±4.4)个月],其中<1岁39例(51.3%),1~3岁18例(23.7%),>3~7岁10例(13.2%)
目的探讨儿童结核性胸膜炎(TP)的临床特点,为本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3例确诊为TP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患儿中,病程在1个月内者85例(75.2%),发病年龄≥5岁占92.9%(105/113例);有明确结核接触史者占21.1%(24/113例),其中直系亲属占70.8%(17/2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
期刊
目的评价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危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EBSChost、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库(CENTRAL)、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所获的参考文献、灰色文献,筛选所有应用IVIG治疗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试验。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儿童A组链球菌(GAS)emm基因型别分布及药敏特征。方法采用PCR扩增联合测序对2014年5月至7月收集的北京地区16个区县36家医院儿童GAS菌株371株进行emm分型;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GPS-67药敏检测卡检测菌株对10种抗生素(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链阳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依
目的探讨Ⅲ型胆道闭锁中囊肿型与非囊肿型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通外科的Ⅲ型胆道闭锁患儿共98例,其中囊肿型7例,非囊肿型91例。按术后总胆红素降至正常的时间,以3个月、6个月为时间截点,分为优(<3个月)、良(3~6个月)、差(>6个月)3组。对比囊肿型与非囊肿型患者在优、良、差组中所占比例,以评估2组患儿退黄速度的快慢;绘制生存
目的分析14岁以下儿童脊髓损伤住院患者人口学和损伤特点,为儿童脊髓损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8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收治的275例14岁以下儿童脊髓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日期及损伤情况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5例患儿中,男111例(40.4%),女164例(59.6%)。4.0~7.0岁年龄组患儿最多(48.0%,132/275例),其中女93例(70.5
目的测定肠紧密连接ZO1蛋白,用其评价美沙拉嗪和蒙脱石散单独或联合治疗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变化,探讨UC肠黏膜屏障损伤和修复的相关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蒙脱石散组、美沙拉嗪联合蒙脱石散组。适应性喂养3 d予2–4–6三硝基苯磺酸液灌肠建模,建模满24 h予每组大鼠相应的药物灌胃治疗。于灌胃治疗12 d时取大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