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黄冬白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7890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季轮回,年复一年,老百姓的日子在早出晚归地忙碌中顺延开来。无论我们的生活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我们的地位是卑微,还是显赫,都无法阻挡时间流逝、光阴荏苒。对于苍生民众而言,现实生活并非都是阳光明媚,色彩斑斓。有时难免会遭遇暴风骤雨、风霜雪寒。更多时候,我们为之操劳的生存主线依旧是生活必需,柴米油盐。
  仔细想想,尽管时代不断发展,其实我们谋生的基本模式依旧没有发生本质性改变。仍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时代的翻版,只不过是不断地转换方式和地点,切换背景和场面。耕耘已并非都在乡野田园,也会搬迁到城市楼馆。劳作未必单指农民犁锄耕田,也会出现工业生产的场面。劳作演变成工作,就会演绎成为工人不断重复的某个机械动作,比如像卓别林的电影里那样持续慌乱地拧紧着螺丝,或像我现在这样不停地敲击着键盘。长此以往,我们自然会感觉到生活的单调、苍白和遗憾。很多人会感到自己的人生境遇,远没有当初幻想的那样丰富充实、处处充满色彩与浪漫。
  其实,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我们的人生本来就很平凡,我们的生活原本就在咸淡之间,无须太多的色彩渲染,就像天然的食品无须添加任何色素一样,保持味道和色彩的本源,才是最安全。
  况且,倘若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这不断轮回的四季里,我们其实始终生活在绚丽多姿的色彩之间。依序更迭的四季,如同一位技艺超群的画家,已达艺术峰巅,不必刻意勾画,就在不经意地提笔挥毫间,点染出自然的丰富色彩。于是,四季与色彩便具有鲜明的季节关联。譬如,说到春天我们自然会想到绿色,谈及夏日我们会想到火红的骄阳,也会想到粉红的荷花,正所谓“春绿夏红”。说到秋冬,烙印在人们脑海里的画面,大体是秋天黄叶飘零,冬天白雪皑皑,正所谓“秋黄冬白”。
  较之于“春绿夏红”的青翠与娇艳,我更欣赏“秋黄冬白”的从容与淡定。秋冬之韵,建基于春夏之际的色彩渲染于铺垫,是一年四季逐步的积累和沉淀,层林尽染,更具内涵,更能引发人们丰富的色彩联想。
  显然,“秋黄冬白”是颇具季节特征的一种色彩基调。树叶在秋天变黄,黄叶随秋风飘落,落尽黄叶,冬天来临,气候严冷,北风呼啸,于是,白雪飞扬,覆盖大地。这不仅是成人的经验,恐怕连小学生都能感知到这种自然现象。
  “秋黄冬白”是大自然赋予秋冬的丰富底蕴,以最为直观而简约的色彩表达出来,黄的灿烂,白的纯洁。然而,任何事物皆有两面性,黄色与白色在表达出灿烂与纯洁的同时,也会容易引发人们对黄与白的歧义与误判。比如,黄色也会用作提醒与警示,更容易令人联想到色情与低俗。白色在昭示高雅时,也会给人以苍白冷峻之感,容易令人感知到茫然与恐怖。扫黄打非、白色恐怖,这类词句人们也是耳熟能详。
  倘若如此理解“秋黄冬白”,显然落入俗套,非其本意。其实,“秋黄冬白”有着丰富的内涵。我认为“秋黄冬白”不仅可以用来诠释诗人笔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意境,而且还能营造出更多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譬如,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站在滚滚的黄河岸边,或是黄浦江边,或是黄海岸边,看金黄的水面波光粼粼,白色海鸥展翅翱翔,会感受一种独特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画面,那将是何等之惬意!如果此刻又是与自己爱人、亲人或朋友一起,坐着古朴的黄藤椅,拌一根黄瓜,炸一碟黄豆,炒一盘白菜,再温一碗黄酒,斟一杯白干,那将是多么奢华的简朴,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呀!
  又如,攀登巍峨黄山峰顶,放歌西部黄土高坡,相遇心中白马王子,表白彼此美好心愿,分享洁白无暇情谊。即便是“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心中也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可惜,在这急功近利的时代,上述这些假设或许只是黄粱美梦,白痴言情而已。尽管如此,这丝毫不影响我对“秋黄冬白”的阅研。
  我闲暇之时偶然温习带有色彩词汇的古诗,居然发现不少诗人喜欢把黄与白写入诗中。除却前面提及的诗句,仿佛信手拈来便可找到不少经典的词句。譬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缓今为白下令,苍颜只使故人惊”、“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等等,甚至还有“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如此这般,不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秋黄冬白” 的丰富内涵,更感受到黄与白搭配下,诗意的色彩和色彩的诗意。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好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且套用过来:生活中不是缺少色彩,而是缺少感悟。倘若我们能够抛开是非成败,以平常之心态去感悟生活,感悟季节的变化,我们一定会更真切地体会到平凡生活的多姿多彩。
  春绿夏红,秋黄冬白,我们生活的四季处处充满色彩。
其他文献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看到这样的灯光了,只要半夜醒来,必定会有一片灯光,从窗口淡淡地泻进来,如同深秋早晨的凝霜,白且冷。  起先很是烦躁。大半夜的,本是内急而醒,半睡半醒中一溜小跑,一到窗口那块,让灯光一照,顿时神清气爽,甚至把那蒙眬的睡意驱赶掉一大半,再躺下后辗转半天才能睡着。更重要的是我现在是有身子的人,不休息好,宝宝怎么能发育得好?晚上再醒的时候,我就留意了。这灯,有时是开在客厅,有时亮在阳台,
期刊
海潮正在退去  而你的身躯却没有搁浅  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  在匍匐前行的基坑中  依然有你振翔光鲜的容颜  海潮正在退去  而你的信念却没有搁浅  日日梳理运营的脉络  天天擦拭双翔的飞燕  只为涨潮时的风云亮剑  海潮正在退去  而你的激情却没有搁浅  在百媚千红的园囿中  在斗智斗勇的较量间  依然有你 向前 向前  海潮正在退去  而你的憧憬却没有搁浅  一个个新面孔踏歌起舞  一个个新店
期刊
接放学的女儿  在等待的爸爸、妈妈中  我练习一个父亲的柔软  如极稻田的守望人  从众多的鲜艳花朵中  找寻最美丽的那朵  而在另一个时间  我还在这里伫立  那时他是作为  一个流连的老人  一个时空穿越者  在生命的末端多愁善感  女儿已远走高飞  在都市的小巢里煲电话  她看不见爸爸  笑声中的皱纹  声音里的衰老  只有孩子们  像电影里的快镜头  从栅栏里鱼贯走出  又从浑浊的瞳仁中 
期刊
假如说文化是一个企业永续发展的源泉,那么文学艺术就是这条河流上最为激越、美丽的浪花。她不仅可以激励员工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还可以活跃企业文化气氛,提升企业文化品味,增强员工的心智与素养,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为企业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添砖加瓦。  东风公司文联在公司党委和总部的领导下,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发展东风事业,振兴东风文化,从大处着眼,从实处着手,将公司文化发展视为公司发展的
期刊
柳叶失眠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她抬头看看夜光钟,才两点一刻,钟上那只猫头鹰,还戏弄地朝她摇头晃脑,她心里难受极了。  她干脆开灯一骨碌坐起来,呆呆地望着墙上的照片,接着开始默默地流泪……  墙上照片中的闻达明温情默默地搂着她,俩人脸上都挂着甜蜜的微笑。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对啊!  然而,白天那一幕把她的幸福梦彻彻底底打碎了。  柳叶曾经是个单纯可爱的女孩,一心追求心中纯真的爱情。一次聚会
期刊
红蜻蜓  奏鸣曲里溢出的音符  以轻翼切割季节的蛙鼓  芬芳着夏日的琴弦  被荷塘宠坏的新娘  我伸开碧绿的手掌  任你,在我的花瓣上撒娇  颠倒深红浅红的语序  夕阳瞳孔里溅落的小诗  绕着童谣的发辫  韵律出泥性和草色的词语  把青葱剪辑成意境悠远的竹笛  宁静成莲  用复眼洞悉世事纷纭  莲 蓬  举起话筒,池塘歌者  字正腔圆地表达  小令的韵脚  叮叮当当碰碎一池月光  幽香出童谣里的小
期刊
记得在上中学时,读过台湾作家龙应台先生的一本书《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感受颇深。那时的中国人见到邪恶、遭遇不平时,依然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不说抗争,就连气也不愿生,舍不得生。不知是中国式修养深厚所致,还是十足的中庸与奴性所宥,有时在大是大非、大仁大义面前显得萎缩不前、麻木不仁,可有时却在鸡毛蒜皮、无关痛痒的小事上显得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此种中国式的情感表达方式,毒害了几代人。也使中国的民族个
期刊
没想到  明是刚离校门就来校做英语教师的。那年他20岁,阳光,英俊。正是因此,一个花季少女的命运因他而改变。  博学睿智、血气方刚的他,一改中国沿袭了几百年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同学们都喜欢上了他的课,他所带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梦各科成绩都好,尤其是英语。但,她是女生。  课堂上,她常被老师点名,或回答问题,或到讲台去板演,或与老师一起示范。从此她更努力,更加刻苦,她怕辜
期刊
登台  孟非临时邀请我与王菲同台演唱一首新歌,临时于我出游在外的半路上。我没有关心他们是义演个人演唱会群星演唱会或者综艺节目,我这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突然能跟王菲同台演唱的消息已让我乐晕了头已冲击了我全部注意力我没有精力再去关心其他。  虽说是乐晕了头可并没有彻底失去理智,我还是意识到我并不一定能很好地运用这个机会,姑且不说音色音质音域完全可以说是五音不全什么歌都能被我唱得走腔走调南腔北调。孟非说没
期刊
辛卯年四月,原东风技术中心的几位退休老专家到我的办公室,递上东风离休干部支德瑜写给我的一封亲笔信,大意是他们几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有一个心愿,希望得到我们离退休人员管理处的支持来共同完成,支德瑜因事外出,待晚些回到十堰将亲自前来面谈此事。  接到这封信时我是受宠若惊的感觉,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东风人来说,支德瑜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传奇人物,也是东风老一辈创业的领导人之一。他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