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高原的红色记忆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9634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高原上,漫漫的黄土和殷红的热血激荡着千沟万壑、土壁峭立的大地。在这里,一个民族在不屈的战斗中用鲜血举起了高高飘扬的革命旗帜,无数共产党人用震聋发聩的呐喊,把“窑洞里的马克思主义”传遍四方,无数场惊天动地的革命从这里起航……
  大漠、黄土、古塬,一条红色的路线串联起黄河沿岸散落的明珠,红色的土地上承载着“不是故乡,胜似故乡”的情感。

窑洞里的峥嵘岁月战火硝烟的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最珍贵的是红色记忆。作为全国革命根据地旧址中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完整的地方,延安总是让我们想起黄土芬芳的气息和小米加步枪的峥嵘岁月。
  延安的一山一水记录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延安的一草一木承载着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伟大记忆。“人文初祖”在这里生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这里起航。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现在是打卡延安的必然风景。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以后称嘉岭山,为周围群山之冠。北宋韩琦、范仲淹曾以宝塔山为寨,抵御西夏进犯。宝塔山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历史与革命交相辉映。满山绿树成荫,山上视野开阔,山林空气清新,夏季凉爽宜人。登上宝塔山可以领略延安全貌,更能体会那段崢嵘岁月留给我们的延安精神。
  告别宝塔山,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依杨家岭路分为南北两部分。南边是中央大礼堂,北边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革命伟人的故居。中央大礼堂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座标志性建筑:大礼堂由基督教堂改建而成,整体灰黄的砖墙,配上蓝色的窗格,显得质朴又庄严,著名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另外,在旧址还可参观杨家岭毛主席的菜园、原中央招待所等。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伟人在延安期间居住时间最久的地方,抗日战争艰难时期,中共中央就是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运动。在此期间,毛泽东和党中央击退了国民党的三次进攻,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
  在杨家岭窑洞的麻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如《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共产党人发刊词》等经典,其中编入《毛泽东选集》的多达四十篇,为中国向何处去铺平了人间正道,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透过杨家岭的窑洞,我们可以找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刻苦勤奋、艰苦朴素的身影。
  如果说杨家岭革命旧址是地道的陕北窑洞景象,那么枣园革命旧址则带着浓郁的田园风光。
  1943年,中共中央领导人先后从杨家岭搬到枣园。1944年11月至1947年3月,枣园成了延安的“中南海”,中共中央书记处设在枣园。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还在此领导了全国人民粉碎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
  在枣园革命旧址,毛主席故居有石窑五孔,包括会客室、办公室、寝室、工作人员住室等。毛主席在这里写下了《组织起来》《论联合政府》等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二十八篇。
  枣园里树木繁茂,幸福渠的渠水汨汨流淌,毛主席亲手栽下的丁香树依旧枝繁叶茂。走进枣园,似乎可以看见毛主席呕心沥血正在思索如何指挥革命,似乎可以看到周恩来亲身参加纺车劳动的身影,甚至能听到前人刚刚离去的足音……

苹果之都,红色洛川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洛川会议


  八月,洛川塬上的苹果红了。
  春天一塬花,夏天一塬果,古塬膏腴秀美,物产富饶。八月正值农闲,洛川秧歌配上羌笛蹩鼓,把我们带到多年前的那个革命时代。

  1937年的8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市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这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立了我军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道路。
  走进洛川会议纪念馆,地面干净整洁,翠绿的松柏掩映院落,一派静谧景象。洛川会议纪念馆自1966年建馆以来,曾多次进行修缮、扩建、重新布展,现包括洛川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朱德旧居、周恩来旧居、张闻天旧居、徐向前旧居和洛川会议史实展馆等。
  洛川会议旧址和毛泽东旧居坐落在纪念馆西院,坐北朝南,为两孔砖窑结构,左侧窑洞是当时的会议室,右侧为毛泽东旧居。窑洞内的陈设相当简陋,黄土地、破桌子、烂凳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也没有停止抗日战争的步伐。
  洛川会议纪念馆内还有一座“奇怪”的亭子,名叫合作亭。亭子下有一块巨大的铁疙瘩,名叫铁碌碡,它见证了一段伟大转折前的会谈——洛川会谈。
  1935年11月,刚刚经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直罗大捷沉重打击了气焰嚣张的国民党军队,为红军积蓄和发展新的战斗力量,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赢得了宝贵时间。
  直罗大捷进一步加速了张学良和东北军将士从消极“剿共”到停止内战、联合红军一致抗日的转变。“同胞们,我们应该一致对外,打内战是没有出路的!”直罗大捷后,党中央释放了部分东北军军官,表达了红军愿与东北军停战,共同抗击日寇。
  1936年1月和3月,张学良先后两次亲自飞抵洛川,秘密和中共代表李克农进行会谈。最终双方商定:由张学良在内部劝,红军在外部逼,内外夹攻,逼蒋抗日。洛川会谈正式建立起中国共产党和张学良统战关系的纽带,为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提供了政治基础,对建立民族统一抗战路线产生了重要意义。
  1936年,为了便于张学良进行洛川会谈,东北军在洛川县城东郊修建了一个临时的军用飞机场。而洛川会议纪念馆的铁碌碡,就是当年修建机场跑道时,用来碾压的工具。
  1947年春,中共中央不舍地告别延安,开启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历程。彼时的洛川,一位农民也无意间开启了一场改变洛川农业历史的革命。洛川县阿寺村农民李新安在纷飞的战火中,用毛驴驮回200棵苹果树苗,建起了洛川第一块果园。苹果从此和洛川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农民后来也成了大名鼎鼎的洛川“苹果之父”。
  如今,50余万亩的苹果树栽种在洛川大塬上,整个塬上绿意葱郁,空气里透着苹果的香甜。八月,洛川这片红色的土地更红了。在党的领导下,新时代的洛川人民谱写了新的民谣《十唱共产党》,配上秧歌、羌笛和蹩鼓,成为塬上最美的景色。

革命老区榆林的红色记忆从清涧起義到中共中央转战塞北


  榆林,位于陕西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名副其实的“塞北明珠”。榆林历史悠久,边塞多民族交流融合,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碰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长城内外,雄浑的大漠,雄奇的山水,沧桑的老城,这片红色的土地蕴藏着塞北明珠的红色记忆。
  提到榆林红色旅游,红石峡非去不可。这里满山都是红色岩石,落日照之如朝霞,由此得名红石峡。红石峡景色宜人,悬瀑轰鸣、岩红水碧、水雾拂面,恍若仙境别界。
  其中的摩崖石刻群,开凿近千年,有“塞上小碑林”的美誉。里面有杜斌丞、刘志丹等革命家题刻的“力挽狂澜”,还有著名抗日英雄马占山将军驻榆时亲笔书写的“还我河山”。红石峡是1929年4、5月间召开的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旧址。会议决定刘志丹任特委军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这次会议为陕北党组织开展活动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领导和开展兵运及群众运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榆林清涧,是个清逸隽永、意境优美的地名 ,境内的无定河——像黄河这条巨龙的虬须,牢牢拴住了清涧。清涧是扼守延安、关中之要地,在革命战争年代,总人口不到9万的清涧,就有2000多名清涧儿女捐躯革命。1927年爆发了著名的清涧起义,这是共产党人在西北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北方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是党史上一座永恒的红色丰碑。清涧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清涧县人民政府北楼会议室处。清涧起义发起地也建成了清涧革命历史纪念馆,永远高高耸立在笔架山的白草塬上。

  清涧无定河边,险滩急流,岸奇谷幽,黄河之水天上来,浊浪排空势如虹。一代伟人毛泽东踏雪登原、身临其境挥笔而就,写下气吞山河、雄视千古的《沁园春·雪》。1936年2月17日,毛泽东在清涧县袁家沟村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和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征宣言》,揭开了全民抗战的序幕。
  1947年,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党中央主动撤离,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1947年11月至1948年3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进驻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留下了杨家沟革命旧址。毛主席和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还留下神泉堡革命旧址、小河革命旧址、青阳岔革命旧址、天赐湾革命旧址和毛泽东东渡黄河纪念地等。
  神府苏区三妯娌、无定河畔六烈士、菜园沟惨案、十八勇士、陕北著名民歌“三十里铺四妹子送三哥哥”……在一批批旧址里,多少动人故事在这片红色土地生根发芽,红色精神早已融进榆林这片革命老区。
  今天的榆林,已经实现了沙海变桑田的人间奇迹,完成了从“生命禁区”到“塞上粮仓”“塞上绿洲”的逆转。在榆林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红了过去,红了现在,正蓄势待发地红向未来。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英语电化教学在交集情景、审美感受、新旧知识的复习与衔接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优势;通过视听、听说、视听说综合、视听写结合等电化教学的实践运用达到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电化教学 英语教学 教学手段 素质教育  一、电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培养学生浓厚学习英语的兴趣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才是决定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教材、媒体等一切外部条
【内容摘要】自从“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提出以来,各学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都围绕着发展学生道德品质的中心来展开工作。培养学生的德育,是为了让学生在终身发展过程中,具备良好的道德基础,从而实现“成人”和“成材”。具体在初中政治学科,由于学科本身和德育具有的密切关系,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努力寻找更加有效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使学生真正能从灵魂上,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 渗透策
【内容摘要】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是随着教育改革后,教育部门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综合素养的培养旨在提出在教育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此适应发展中的社会环境。针对初中数学教育而言,传统教学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取得高分数,而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则是需要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让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并加以利用将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运用。在此笔者也将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如
美国夫妇领养中国弃婴     今年47岁的道格拉斯·方克是美国芝加哥一家化工厂的高级技师,43岁的妻子哈莉是一位小学教员。夫妻俩恩爱有余、事业有成、收入颇丰,生活得踏实而幸福。可唯一遗憾的就是他们婚后一直没有生育,虽曾多次到医院诊治,但却无济于事。  2004年初,他们决定收养一个婴儿。4月,方克夫妇正式向美国移民机构INS 递交了领养中国女婴的申请报告。  趁着等候报告批准下来之机,他们为未来的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更加注重“高效”二字,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积极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本文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特点,就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 和谐  一、积极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
【内容摘要】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下,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能将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进一步深化,使之和中学化学课程相互渗透。能使中学化学教学和新一轮课程改革保持一致,使学科教学更具有活力。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化学 研究性学习  一、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生在个体差异上具有不同的潜能。在化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根据课程标准的概念来尽量自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打破了以往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呈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以快乐为本的高效课堂。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便是自主、合作、探究。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一直以来是一线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初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的主战场。化学在初中属于毕业班教学,应试教育仍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主流。要实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德育渗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本文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每章节德育教学的渗透点及内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化学教学 德育 渗透  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化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
关于院前急救站点布局、急救人员队伍建设、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特定人员急救培训等急救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此次《草案》修改稿中也有相关要求。  路遇他人突发疾病,你敢不敢施以援手?在现场紧急施救过程中,如果对患者造成损害,会不会因此承担法律责任?  被称为沪版“好人法”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修改稿日前提交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二审。《草案》修改稿中明确,鼓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的思想品质课程是学生学习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初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逐渐成为我国德育课程教学的重点。拓展性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使用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主要讲述了拓展性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拓展性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 应用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