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新老干部交替的伟大意义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今年九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地实现了中央领导层的新老交替,一批富有革命精神和建设经验的老干部自觉地退位,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同志增选入中央领导机构。中央领导层顺利地进行如此规模的“权力交替”,是我党历史上的典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确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这件事在党的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这能更好地适应愈来愈繁重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其他文献
<正> 中国具有发达而独特的美学价值系统,这种价值系统在丰富的艺术实践中产生,并转而给艺术实践以巨大的影响。其中,关于美的概念古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种美的概念形成于新石器时代初民的艺术活动,并且在古代陶器中反映得最早、最明显,它表明在远古时代,人们审美意识的刍形已经具备。同时,从仰韶彩陶和龙山黑陶还可以证明,“文”、“质”等并时而存的美学范畴在以后的出
【正】 马克思说:"当社会生存的物质条件发展到需要变革它的官方政治形式的时候,旧政权的整个面貌就发生变化."以此来观察北魏前期,它的"官方政治形式"变革的轮廓大致如此:自
【正】 近年来,质量管理(QC)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科学.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统计方法、质量成本会计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QC),成为工业企业
<正> 陈墨在如题一文(88年6月7日《人民日报》)中指出:当前我们的理论体系、观念范式、方法格局等等都需要真正的建设,问题在这种建设不能凭空而起,要有一定的基础与现实可能性。不少意气风发的中青年文学理论家雄心勃勃,要与“德国的脑袋”一争输赢,可惜他们的实绩却实在不多。不少理论既不满足于“解释世界”,也不满足于“改造世界”,而满足于“自足的理论的逻辑排演”。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这种“建设”,恰应是对这些建设的反思和这些理论体系的“消解”。十年来,我们“漫游一番”,创作上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
教师的教育职责,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最重要的是一种健康价值观的传播,教育工作者如果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到生活中,从生活琐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给予启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远远
苏格拉底指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重视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低效现象:无论什么课都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
【正】 一个特定思维发展过程的初始阶段是什么?从认识论角度看,我们认为是同经验认识相联结的思维,即经验思维.一所谓经验思维就是人脑对经验材料进行搜集、分辨、选择、整
<正> 李述一、吴志铭在《传统实践方法向现代实践方法的转变》一文(八七年三月三十日《光明日报》)中指出: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实践要素正发生着变革,必然地,这个要素的结合方式——实践方法也随之发生从传统到现代的重大转变。作者指出了这样五个重大转变:(一)孤立实践向系统性实践方法的转变
【正】 爱国主义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范畴,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处于既统一、又分裂状态,诸侯国相对独立,加之"国"的概念混乱,它表现得就更加复杂了.概括地说,当时存在两种爱国思想
【正】 我在《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发表了一篇《黄金并没有退出货币的历史舞台》的论文,就黄金与货币的关系问题,与李崇淮同志进行商榷.以后,李崇淮同志在《中国社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