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层成型盾构隧道监测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盾构隧道施工完成后存在后期变形,成型隧道后期变形将对隧道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实例的监测数据分析软土地层中,成型隧道工后变形监测情况,并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
  关键词:软土地层 成型 盾构隧道 监测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地下工程Ⅵ标段包括2个区间隧道:福明路站~世纪大道站、樱花公园站~福明路站。
  樱花公园站~福明路站~世纪大道站区间隧道位于江东区中山东路路下,沿线多为居民楼,情况复杂。线路须下穿五座桥梁:洞桥、过旧桥、太古桥、七里垫桥及史家桥。下穿的五条河流均为后塘河支流。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目前已经完成福~世区间盾构双线施工。
  本工程区间隧道施工采用一台日本小松公司产的外径为6340mm,长度为8680mm的带铰接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机。
  2.水文地质情况
  宁波地区淤泥质软土具有厚度大、压缩性高、灵敏度高、流变性大、承载力低和透水性差的特点。福明路站~世纪大道站区间主要穿越地层为②2-2层灰色淤泥质粘土、③2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粉砂。区间地层为软土地层(详见表2.1-1),适于盾构掘进施工,但软粘土强度低,扰动后变形大,稳定时间长,盾构掘进期间应注意保持土压平衡,加强监控量测,及时调整掘进参数,控制地层变形。由于软土受扰动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稳定,所以盾构掘进完成后做好成型隧道监测。
  表2.1-1福~世区间主要地质土层特征表
  
  
  3.成型隧道工后沉降监测
  3.1监测项目及频率
  盾构施工完成后,距盾构大于50m可以认为是成型隧道,盾构成型后按照表3.1-1进行监测。
  表3.1-1隧道监测项目频率表
  
  
  3.2监测点布置
  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测点布置如图3.2-1所示:
  当进行右线掘进时1、2、3、4、5、6、8、10为监测点,当进行左线掘进时2、4、6、7、8、9、10、11为监测点。
  
  图3.2-1 隧道监测点断面布置示意图
  3.3监测说明
  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的成型隧道监测以地面沉降监测为主,盾构隧道贯通后成型隧道监测以成型隧道拱顶、拱底监测和收敛监测为主。
  4.掘进过程中成型隧道监测数据分析
  对距离盾构机50m的成型隧道进行监测,监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4.1始发段成型隧道监测
  洞门加固区长度为9m,采用三轴深搅加固,土体强度高、稳定性好,成型隧道稳定速度快,监测周期短。
  4.1.1福世区间右线盾构始发段地面监测
  始发段加固区布置地面监测断面2个,福世区间右线2010年8月20日始发,进入加固区,8月18日开始进行地面沉降监测至9月3日共16天,始发段地面沉降已经稳定,具体监测数据详见图4.1-1。
  图4.1-1福世区间右线始发段监测数据统计图
  
  
  从监测数据图可以看出,SD4和SD8断面8月31日起地面沉降开始稳定,沉降量小于0.1mm/d,此时SD4断面距离盾尾25m,SD8断面距离盾尾20m,施工后10天始发段地面沉降已经稳定,达到规范规定稳定指标。
  4.1.2福世区间左线盾构始发段地面监测
  福世区间左线利用右线布置点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在右线推进基础进行监测,初始數据不为0,福世区间左线11月28日始发,进入加固区,共监测10天,具体监测数据详见图4.1-2。
  图4.1-2福世区间右线始发段监测数据统计图
  
  
  监测数据显示12月4日开始XD4、XD8断面地面沉降开始稳定,沉降量小于0.1mm/d,此时XD4距离盾尾38m,XD8距离盾尾33m,施工后7天地面沉降开始稳定。
  左线推进速度明显快于右线,左线稳定速度慢于右线,始发段推进速度快工后沉降稳定速度慢。
  4.2正常推进段成型隧道监测
  选取正常掘进段右线SD66断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9月4日完成66环管片拼装,监测数据显示距离盾构隧道轴线最远监测点9月9日开始稳定,轴线点9月20日开始稳定。
  4.3到达段成型隧道监测
  10月27日盾构机刀盘进入加固区,盾构到达段施工开始,10月29日上午盾构到达世纪大道站西端头井,完成福世区间右线施工,在9m加固区范围布设地面沉降观测断面2个(SD572、SD576断面),具体监测数据分析如图4.3-1所示。
  图4.3-1盾构进洞段地面沉降监测分析图
  
  
  盾构到达后进行洞门注浆封堵,通过监测数据显示三天后沉降数据基本稳定,停止洞门注浆。
  5.成型隧道拱底、拱顶、收敛监测
  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后期隧道变形监测。
  5.1成型隧道拱底监测
  成型隧道拱底监测数据及分析如图5.1-1。
  图5.1-1成型隧道拱底监测分析图
  
  
  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成型隧道拱底在水土合力作用下,成型管片基本处于上浮状态,有少部分管片下沉。
  5.2成型隧道拱顶监测
  成型隧道拱顶监测数据及分析如图5.2-1。
  图5.2-1成型隧道拱顶监测分析图
  
  
  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成型隧道拱顶在水土合力作用下,成型管片全部处于下沉状态。
  5.3成型隧道收敛监测
  成型隧道收敛监测数据及分析如图5.3-1。
  
  
  图5.3-1成型隧道收敛监测分析图
  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成型隧道收敛在水土合力作用下,成型管片收敛大部分为压缩变形。
  5.4成型隧道综合变形
  根据拱顶、拱顶、收敛变形监测数据分析,软土地区成型隧道管片后期变形以压缩变形为主,部分管片有横向拉伸变形。
  6.结束语
  软土地层中成型盾构隧道监测,对推进过程中盾构姿态、参数控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文分析得出后期盾构隧道变形趋势和沉降稳定时间,在本工程后期推进过程中,注意调整盾构施工过程中高程和轴线控制方向,尽可能减少后期变形造成的盾构高程和轴线与设计值的偏差。
其他文献
摘要:大面积的还迁,面临的是时代居住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邻里关系的异化,这是一个复杂的再社会化的过程。  关键字:岭南特色;乡土情结;科学管理;创新模式  Abstract: Large area also moved, facing the changes of time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s the alienation of the lifestyl
摘要:随着日益增多的变电站新建,土建工程已成为变电站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变电站土建工程均采用混凝土结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是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如何正确的对裂缝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合理的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是工程管理技术人员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变电站;裂缝成因;裂缝预防;裂缝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
文章以杭州市滨江区江一区域为例,通过深入研习区域基本概况、全面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就如何对城市重点区域的交通如何提升,提出了强化区域交通联系、改善地面路网结构、完善交通
【摘要】钻孔桩水下砼的灌注过程是钻孔桩施工的关键工序,水下砼灌注是否成功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因此水下砼灌注过程应该作为钻孔桩的关键工序去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钻孔桩施工对施工过程的连续性要求很高,每个工序的衔接、人员安排、现场组织都要提前做好精密的部署。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对桩身质量质量造成影响,甚者造成断桩。水下砼的灌注过程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封底、导管埋深的计算、拔管、砼本身的和易性、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项繁杂的水利工程,本文分析项目管理中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目标互相协调控制的方法和措施,项目运作管理方法和制度并灵活运用,才可以项目顺利、高效地建成。  关键词:水利工程;实施阶段;建设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is a complicated proje
临床微生物学综合了临床医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临床抗生素学和医院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又与其他临床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
摘要:建筑施工中的合同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明确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的范围后,指出了目前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供同行参考。  关键字:建筑施工;合同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建筑施工中的合同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缔约双方明确法律关系和一切权利与责任关系的基础, 是业主和承包商在实施合同中的一切
摘要:针对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尤其是土建工程中的重要性,从工程项目管理的造价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的监督管理,以及技术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对策进行了浅显的研究,以期提高建设土建工程的投资效益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土建工程, 项目管理, 措施,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前提下, 项目管理
摘要:生态建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代表了建筑在新世纪发展的方向。本文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对生态建筑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论述,并对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represents t
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针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这一重大危险源,从安全监理控制方面探讨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过程中的监理程序及监控要点。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检查;验收;控制要点;  Abstract: This paper in view of high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of the major risk sources, from safety 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