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慢生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花生是重要的豆科经济作物,能与慢生根瘤菌属的根瘤菌共生固氮,辽宁省的花生种植较广泛,但是对该地区花生根瘤菌的研究并不全面。采用16S rDNA和nifH基因的序列分析方法从遗传学角度对17株分离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花生根瘤菌的特性进行研究。根据16S rDNA基因的序列分析将所有菌株分为4个类群,而nifH基因的序列分析方法将供试菌株分成两大类群,2种方法的分类结果大体一致,测序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都属于慢生根瘤菌属。说明辽宁省花生慢生根瘤菌的分布可能与该地的地理环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花生;慢生根瘤菌;系统发育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S1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7-0067-04
  根瘤菌是能与豆科植物的根部组织建立共生固氮系统的土壤微生物,通过此共生固氮系统固定的氮素量对于陆地生态系统来说非常重要[1-2],而且有利于农业、林业和退化土地复垦的可持续发展[3]。通常认为,共生根瘤菌分布于α-变形菌门的根瘤菌属、慢生根瘤菌属、中华根瘤菌属、中慢生根瘤菌属、异根瘤菌属和固氮根瘤菌属[4],但是随着根瘤菌分类学的发展,目前已经发现一些属于β-变形菌门的根瘤菌,例如伯克氏菌属和贪铜菌属的微生物[5]。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别称落花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和经济豆科作物,可被用作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用于生产多种食品,通常认为可与慢生根瘤菌共生进行固氮,其耐旱性、固氮能力和耐阴性使其成为与玉米、高粱、谷子和其他禾本科作物进行间作的重要豆科植物[6]。我国是世界上花生的进出口大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内食品安全发展和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共生固氮效力是衡量花生与本土根瘤菌共生系统的重要因素。在花生种植上接种根瘤菌有很好的固氮效果,然而固氮效果受所接种根瘤菌与本土根瘤菌间的竞争影响很大[7],因此,从本地筛选出具有结瘤、固氮和高效竞争能力的根瘤菌菌株非常重要[8]。然而,尽管花生在辽宁省种植较广泛,但是关于本地根瘤菌系统发育多样性的相关报道并不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16S rDNA和nifH基因序列差异性分析,对本地花生根瘤菌的特性、种群和系统发育多样性进行研究,评估地理变异,有助于改善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提高固氮量的策略[9-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的采集
  本研究所用菌株的来源和地理环境列在表1中。所选菌株直接分离自辽宁省不同地理区域所种植的花生根瘤中,每株植物上随机采集1~2个红色根瘤,从根瘤中分离细菌的方法如下:根瘤用95%乙醇表面消毒30 s,随即在0.1% HgCl2溶液中浸泡3~5 min,然后用无菌蒸馏水洗涤5~6次,夹破根瘤并在含有刚果红的酵母浸出物-甘露醇培养基(YMA)平板上划线[11],将平板置于28 ℃条件下培养2~7 d长出单菌落,随后挑取长出的分离物,经过稀释涂布平皿纯化,挑取单菌落,-80 ℃冰冻保存在含有20%甘油的YMA液体培养基中[7]。根据菌株较慢的生长速度和在含有溴麝香草酚蓝(BTB)的YMA平板上产碱(培养基由草绿色变为蓝色)初步推断属于慢生根瘤菌属[12]。通过结瘤试验验证菌株是否具有使花生结瘤的能力。
  1.2 结瘤试验
  对所有供试菌株包括从中国科學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获得的参照菌株(慢生根瘤菌属的1 024菌株)在实验室进行盆栽结瘤试验。花生种子表面消毒的方法与前面根瘤表面消毒的方法相同[11],置于含有湿润纱布的无菌平板中在28 ℃条件下催芽,待胚芽长到约2.0 cm时,播种到装有蛭石和无氮营养液并在121 ℃下灭菌1 h的玻璃罐中,每罐播种2粒,并在根部接种1 mL供试菌的菌悬液(约0.1亿个细胞/mL),每个处理设置5个重复并设置空白对照。将盆栽置于特定的环境下培养(28 ℃,每天光照16 h,相对湿度50%),适当补浇无菌水,每月浇2次无氮营养液[11]。接种45 d后收获植株,记录每个处理的结瘤数。内部呈现红色的根瘤视为有效根瘤。
  1.3 DNA提取
  提取DNA前,将供试菌株在YMA平板上划线活化,28 ℃ 培养至长成单菌落,挑取单菌落接种到YMA液体培养基中长至对数期(0.4<0.6)用于提取总DNA,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TIANGEN,北京)提取DNA。
  1.4 PCR扩增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
  选取每一样地的代表菌株,DNA提取后,用引物fD1(5′-CCGAATTCGTCGACAACAGAGTTTGATCCTGGCTCAG-3′)和rD1(5′-CCCGGGATCCAAGCTTAAGGAGGTGATCCAGCC-3′)扩增16S rDNA基因。PCR程序按照Weisburg等的方法[9]操作,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上进行PCR产物效果检测,凝胶成像系统拍照,效果较好的产物送至生物公司进行测序。
  1.5 PCR扩增和nifH基因序列测定
  由于nifH基因编码固氮还原酶,为了研究根瘤菌的共生特性,笔者分析了nifH基因,用特异性引物nifHF(5′-TACGGNAARGGSGGNATCGGCAA-3′)和nifHR(5′-AGCATGTCYTCSAGYTCNT CCA-3′)扩增nifH基因,PCR程序参考Gurkanli等的研究[13]。PCR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检测,凝胶成像系统拍照,送至生物公司进行测序。
  1.6 系统发育分析
  通过NCBI上的BLAST工具进行菌株的同源性分析,在BLAST数据库获取相似序列以及慢生根瘤菌属参比菌株的基因序列,用MEGA 4.0软件的CLUSTAL W功能进行相似性比对[14],序列比对后,用MEGA 4.0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15]。发育树的自展检验对每个序列随机选取500个重复来评估发育树拓扑学的可靠性,用Kimura 2-Parameter模型(K2P)来计算基因间距离。   1.7 核苷酸序列入库编号
  12个菌株的16S rD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17个菌株的nifH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存放在GenBank中,序列编号分别为KR092316-KR092327和KR092328-KR092344。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的生长性能
  本研究中的所有供试菌株都能使花生结瘤,初步证明这些菌株都属于根瘤菌。28 ℃条件下,供试菌株在YMA平板上长出单菌落约需要1周的时间,菌落呈乳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边缘光滑,所有菌株因产生碱性物质而使含有BTB的YMA培养基平板由草绿色变为蓝色(图1)。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供试菌株属于慢生根瘤菌属。
  2.2 16S 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
  每个供试菌株的16S rDNA基因PCR扩增后都产生约145 kb的单一条带。对从不同地区采集的12株代表菌株的16S rDNA序列的BLAS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属于慢生根瘤菌属,与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有最大的相似性。
  根据辽宁省本土花生慢生根瘤菌16S rDNA基因序列所做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见图2。与最相近的参考菌株有至少97%的序列相似性作为菌株分群的标准,在16S rD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中,所有菌株被分为4个类群,不同地区菌株的区别显示在系统发育树上(图2)。所分成的4个类群都与B. japonicum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F3属于类群Ⅰ,它分离自辽宁省的北部,与B. japonicum USDA6最相近,相似性达到99%;C1、F2、F4和O属于类群Ⅱ,它们分离自辽宁省的北部和中部。菌株B2、H4、G2、J1、J3和4被归为类群Ⅲ,除了H4
  分离自辽宁省的北部,其余的都是在辽宁省的西部地区采集的;仅P2菌株归为类群Ⅳ,它分离自辽宁省的西部。由于采集自同一地区的菌株样本有被归到不同类群的现象,16S rDNA类型与地理位置的相关性不太明显,但仍然有一定的相关性。
  2.3 nifH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每一菌株的nifH基因PCR产物均产生约0.75 kb的单一条带。对17株菌株测序结果进行BLAST,都显示与慢生根瘤菌属的菌株有较高的同源性。根据辽宁省本土花生慢生根瘤菌nifH基因序列測定结果所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见图3。以与最近的参考菌株有不少于97%的序列相似性作为菌株分群的标准,系统发育树可分为两大类群,都属于B. japonicum,与B. japonicum USDA110有至少97%的序列相似性,每一类群与相应地理区域大致对应。类群A的菌株包括P2、H4、4、F3、F4、01、F1、F2、C1,属于北部和中部气候区,类群B菌株包括B3、B4、B1、B2、E1、J1、G2、J3,分离自西部和中部地区。与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相比,nifH基因的共生基因类群A对应16S rDNA基因类群Ⅰ、Ⅱ、Ⅳ,nifH基因类群B与 16S rDNA 基因类群Ⅲ相对应,都属于B. japonicum。
  3 结论与讨论
  在本研究中,从辽宁省不同地区的花生种植区分离出17株根瘤菌,依据回接结瘤能力、在含有BTB的YMA平板上产生碱性物质的能力、16S rDNA和nifH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这些菌株都被归为慢生根瘤菌属。16S rDNA基因和管家基因常被用作分子系统学分类和评估慢生根瘤菌系统发育关系的的标记。本研究中,通过16S rDNA和nifH基因序列分析证明17株菌株都属于B. japonicum,即B. japonicum是辽宁省慢生根瘤菌的优势种。辽宁省的地势北部高,南部地,从陆地向海洋倾斜,可以大致的分为3个地理区域:西部高地、中部平原、东部丘陵。因此,地势的差异可能影响本土根瘤菌的分布,在本研究中,依据16S rD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供试菌株被分为4个类群,所有类群都与B. japonicum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而依据nifH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将供试菌株分类两大类,在这2种系统发育树间有较大的相似性,与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相比,nifH基因的共生基因类群A对应16S rDNA基因类群Ⅰ、Ⅱ、Ⅳ,nifH基因类群B与16S rDNA基因类群Ⅲ相对应,从每一类群中菌株的分布可以推测地理因素与本土根瘤菌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然而,由于每一样地取样量相对较小,降低了供试菌株的数量,可能低估了辽宁本地慢生根瘤菌的生物多样性。尽管有些研究报道了有快生根瘤菌使花生结瘤的现象[16-17],但与花生共生结瘤的菌株大部分都属于慢生根瘤菌[18-20],在本研究中,从花生根瘤中只分离出慢生根瘤菌,并未见快生菌结瘤的现象。
  有研究显示,根瘤菌的分布、多样性和本土性受土壤类型和气候环境影响[11,21-22]。在对大豆所作的研究中,温度和土壤pH值与尼泊尔地区根瘤菌种水平的分布有很大的相关性[10]。Dinesh等也报道了尼泊尔地区不同地理环境豇豆根瘤菌的分布多样性[23]。
  总之,尽管本研究中供试菌株的多样性并不高,但是也对辽宁省不同地理区域本土花生慢生根瘤菌系统发育多样性进行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花生慢生根瘤菌可能依赖于地理位置而分布,这也暗示本土慢生根瘤菌的分布与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必要增大采样量对辽宁地区花生根瘤菌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Cleveland C C,Townsend A R,Schimel D S,et al. Global patterns of terrestrial biological nitrogen (N2) fixation in natural ecosystems[J]. Global Biogeochem,1999,13:623-645.   [2]Sprent J. Legume Nodulation:a global perspective [M]. Oxford:Wiley Blackwell,2009:183.
  [3]Dresler-Nurmi A,Fewer D P,Rsnen L A,et al. The diversity and evolution of rhizobia[J]. Microbiol Monogr,2009,8:3-41.
  [4]Mahmood A,Athar M. Cross inoculation studies:response of vigna mungoto inoculation with rhizobia from tree legumes growing under arid environment[J]. Int J Environ Sci Tech,2008,5(1):135-139.
  [5]Ampomah O Y,Huss-Danell K. Genetic diversity of root nodule bacteria nodulating Lotus corniculatus and Anthyllis vulneraria in Sweden[J]. 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2011,34(4):267-275.
  [6]Zhang Y F,Wang E T,Tian C F,et al. Bradyrhizobium elkanii,Bradyrhizobium yuanmingense and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are the main rhizobia associated with Vigna unguiculata and Vigna radiata in the subtropical region of China[J].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2008,285(2):146-154.
  [7]Taurian T,Aguilar O M,Fabra A. Characterization of nodulating peanut rhizobia isolated from a native soil population in Córdoba[J]. Argentina Symbiosis,2002,3:59-72.
  [8]Vincent M. A manual for the practical study of root nodule bacteria[M]. Oxford and Edinburgh: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1970.
  [9]Weisburg W G,Barns S M,Pelletier D A,et al. 16S ribosomal DNA amplification for phylogenetic study[J]. Journal of Bacteriology,1991,173(2):697-703.
  [10]Adhikari D,Kaneto M,Itoh K,et al. Genetic diversity of soybean-nodulating rhizobia in Nepal in relation to climate and soil properties[J]. Plant and Soil,2012,357(1/2):131-145.
  [11]Muoz V,Ibaez F,Tonelli M L,et al. Phenotypic and phylo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native peanut Bradyrhizobium isolates obtained from Córdoba,Argentina[J]. 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2011,34(6):446-452.
  [12]Sharma M P,Srivastava K,Sharma S K.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metabolic diversity of soybean rhizobia isolated from Malwa region of Central India[J]. Plant Soil and Environment,2010,56(8):375-383.
  [13]Gurkanli C T,Ozkoc I,Gunduz I. Genetic diversity of Vicia faba L. and Pisum sativum L. nodulating rhizobia in the central Black Sea region of Turkey[J]. Annals of Microbiology,2014,64(1):99-112.
  [14]Tamura K,Dudley J,Nei M,et al. MEGA 4: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MEGA) software version 4.0[J].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2007,24(8):1596-1599.
  [15]Saitou N,Nei M. The neighbor-joining method:a new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phylogenetic trees[J].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1987,4(4):406-425.   [16]何慶元,玉永雄,何华奇,等. 安徽地区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542-546.
  [17]Liu J,Wang L L,Wang E T,et al.Phylogenetic diversity of rhizobia isolated from the root nodules of peanut(Arachis hypogaea)grown in Hebei[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06,39(2):344-352.
  [18]El-Akhal M R,Rincon A,Mourabit N E,et al.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s of rhizobia isolated from root nodules of peanut (Arachis hypogaea L.) grown in Moroccan soils[J]. Journal of Basic Microbiology,2009,49(5):415-425.
  [19]Taurian T,Ibaez F,Fabra A,et al. Genetic diversity of rhizobia nodulating Arachis hypogaea L. in central Argentinean soils[J]. Plant and Soil,2006,282(1/2):41-52.
  [20]El-Akhal M,Rincon A,Arenal F,et al. Genetic diversity and symbiotic efficiency of rhizobial isolates obtained from nodules of Arachis hypogaea in northwestern Morocco[J]. Soil Biol Biochem,2008,40:2911-2914.
  [21]Nievas F,Bogino P,Nocelli N.Genotypic analysis of isolated peanut-nodulating rhizobial strains reveals differences among populations obtained from soils with different cropping histories[J]. Applied Soil Ecology,2012,53:74-82.
  [22]Han T X,Wang E T,Han L L,et al. Molecular diversity and phylogeny of rhizobia associated with wild legumes native to Xinjiang,China[J]. 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2008,31(4):287-301.
  [23]Adhikari D,Itoh K,Suyama K. Genetic diversity of common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L.) nodulating rhizobia in Nepal[J]. Plant Soil,2013,368:341-353.
其他文献
摘要:下载整理了NCBI上公布的相关序列,通过mtDNA CO Ⅰ基因620 bp片段序列对皮蠹科斑皮蠹属、皮蠹属、圆皮蠹属3个属共30个分析对象的CO Ⅰ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分子系统树,结合形态学特征分析这3个属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mtDNA CO Ⅰ基因可以作为皮蠹科昆虫生物系统发育分子水平上的依据,为今后深入开展皮蠹科分子系统进化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斑皮蠹属;皮蠹
这个学期,我读了一本叫《意林·少年版》的杂志,自从读过它,我才真正了解到它的丰富多彩。  翻开书,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小诗。細细品读,你会从中得到许多的人生哲理。继续向后翻,就开始了一场知识的旅行。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一幅幅风趣的图画,使我的这次旅途充满乐趣。  在“时光心笺”中我学会了感恩;在“星镜头”中我了解了明星的另一面;“校园童萌会”让我对校园生活充满了期待;“花儿与少年”使我明
摘要:首先,构建阜康市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指标体系,其次确定该市各样本点生态风险等级,最后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学习、训练,为该区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预警提供对策建议。根据阜康市的地貌特征,选取6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点,通过生态风险综合指数法,结合生态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6个样本点区域内未利用地生态风险等级。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模拟训练、测试。结果表明,未利用地开发的生态风险与地形地貌水文有直
高中化学新课程设置了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各模块自成体系,彼此依托,相互融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螺旋上升的必修基础部分和选修提升部分,这给初次涉足新课程的教师带来不小的挑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遭遇诸多麻烦,产生各种困惑,下面浅谈新课程必修模块教学之三怪,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摘要:区域粮食生产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分析近年来区域粮食生产量度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粮食安全贡献度的概念,确定了其计算方法,并通过分析山东省1995—2012年粮食生产状况,验证了粮食安全贡献度作为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指标的直观性,证明了粮食安全贡献度是衡量区域粮食生产可持续性的较为科学的量度指标。  关键词:粮食安全;区域粮食生产;粮食安全贡献度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
摘要: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分析小花棘豆中(Oxytropis glabra DC.)毒家兔的病理组织学指标,结果显示,小花棘豆中毒可导致家兔肝脏、脾脏、心脏、肺脏、肾脏、脑组织等发生以空泡变性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学变化,对小花棘豆摄入量越多,其剂量效应也越明显。  关键词:小花棘豆;家兔;中毒;病理组织学  中图分类号: S854.4;S541.0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
摘要:对实验室设备三效蒸发器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结果发现,三效蒸发器中番茄酱浓缩阶段的液位控制对提高浓缩速度至关重要。经大量试验发现,番茄酱的液位在一定的范围浮动会得到最优化的效果。  关键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三效蒸发器;液位;浓缩控制系统;番茄酱  中图分类号: TP27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0-0392-03  收稿日期:2013-12-30 
摘要:江苏里下河地区地理生态环境独特,具有杂交水稻制种最佳的气象条件,因而有着传统的杂交水稻制种历史。2009—2013年江苏省政府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驻村专家指导对接村农民生产两系杂交稻种,探索和总结适合里下河地区生产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种的关键技术,包括选择优质制种地、科学安排播种期、培育高素质秧苗、 精准移栽保密度、运筹肥水保稳健、花期调节保结实、除杂去劣
摘要:为探讨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 receptor-4,MC4R)基因多态性对波尔山羊生长性状的影响,对波尔山羊MC4R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筛选多态性位点。结果表明:MC4R胞内3环基因片段存在2个碱基颠换,分别是编码区663 bp处C/A颠换、693 bp处C/T颠换;其中693 bp处C/T存在于Csp6Ⅰ酶切位点内,以此建立了基于 Csp6Ⅰ 酶切的PCR-RFLP检测
举世闻名的“牛顿与苹果”的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正是在那场苹果与万有引力的较量中,万有引力把苹果拉向地面“赢”了,牛顿从中受启发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350年后,有这么一棵“苹果树”公然再次挑战万有引力,它能“反败为胜”吗? 本文为全文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