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分析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2433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研究,本文阐述思维导图的基本内容,分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具有激发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作用。为使得思维导图能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更好运用,
  本文还给出阅读要素、巧用思维导图等措施。
  关键词:小学  语文  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学生习作学习的基石,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在小学中高年级,需要教师对阅读教学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运用贴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来一点点提高孩子们的阅读与理解、赏析能力。不可否认,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某些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但过于程式化,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效率不高。为避免此类情况产生,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阅读教学中。以下将结合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明在教学中是如何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
  一、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记忆之父”东尼·伯赞提出的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它一改之前的线性思维模式,把研究或阐述的内容放在中心位置,用图文和线条绘制,犹如根系发达的大树,枝杈穿插,主次分明。思维导图很好地让左脑、右脑综合协调应用,提升了人类大脑的工作效率。立足于思维导图的发散性特点,在新知识的学习期间,学生可以借助于关键词、线条、颜色等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并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该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什么运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一)充分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年龄小、心智还不够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想象力逐渐由简单再现提升为抽象创造,抽象的逻辑思维意识逐渐形成。那么如何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閱读学习中培养思维品质,成为教师教学中亟待解决的课题。当突破常规教学模式,将思维导图与我们的教学融合时,孩子们接触起来倍感新奇,上述的问题将迎刃而解,课堂有了活力,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增强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预习是学好语文、学会阅读的关键一步,叶圣陶先生说:“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但是由于小学生理解力和自控力还不够高,对课前预习往往兴趣不足,也难以把握知识的关键点,预习的效果不理想。引进思维导图,引导孩子们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结合文本,他们在预习时候绘制的思维导图各具特色、鲜明生动。以上正是孩子们充分阅读文本、充分预习的显现,因此对文本的理解也较之前深入多了,为后面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升文本阅读理解的水平
  思维导图在小学阶段的运用,体现在孩子们对文本内容进行直观图像化、具体化的概况总结,其中包含许多不同关键词与关键知识点。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我们的教授者既可以和孩子们一起通过阅读文本,进行思维导图的勾画和设计,也可以一边展示孩子们通过课前预习而设计的思维导图,一边解读与完善,促使学生能够对课文有更加深入地认识与了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从班级学生的思维导图——《巨人的花园》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多元化的,而孩子们对课文的关注点、切入点也是有细微差别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通过学生们的思维导图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林鑫杰同学在《巨人的花园》思维导图中,这样设计:巨人的转变为“自私-后悔-不再凶狠”,通过故事媒介——巨人的花园呈现;巨人回来前,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耍,听小鸟唱歌,他们是多么快乐啊!巨人回来了,他觉得花园是自己的,所以不允许任何人进出,孩子们不来玩了,花草也停止生长,园中一片凄凉,只有雨雪、雹子、北风在园里“玩耍”。后来,孩子们和巨人一起快乐地游戏,巨人渐渐衰老,只能看着孩子们在花园里玩,“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的花”成为巨人发自内心的感受。从林鑫杰同学的思维导图,我们看出了孩子对于《巨人的花园》一书的阅读已经有了直观而具体化的阅读收获,对于人物形象的解读也趋于深入。孩子的思维品质在一点点提升。
  在另一份思维导图中,该同学将巨人的花园设计为核心,围绕着花园展开故事。每一个变化,每一点发展都是紧扣故事发生地:巨人的花园。通过枝蔓式的思维导图,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巨人的变化:性情趋向于温和,与孩子们的关系趋向于和谐。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思维导图
  (一)明确要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会涉及许多题材、体裁等,所以我们在引导孩子们在构思和设计思维导图时要梳理出图中大致有哪些要素。比如作家资料袋,字、词、义知识点 ,段落关键词,自然段关键词,中心等。不同文体导图也有各自的特点,记叙文要注意它的起承转合分别是什么,散文要抓住“三情”主干来找,即“情景”“事情”“心情”,说明文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些主干来查找绘制。老师要及时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使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认知能够朝着清晰化方向发展。
  (二)完善构图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共同体,有利有弊,思维导图也不例外。它虽然会激发人的灵感,但是费时。孩子们在预习课文时绘制思维导图,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并及时规避:1.要对材料进行取舍,不能面面俱到,将重要的信息吸纳进思维导图中,完全发挥思维导图在文本阅读中的作用。2.在实际工作中,孩子们需要时间对自身的思维导图进行阐述说明。在过程中,孩子们要按照绘制思路来讲述,因为介绍思路就是捋顺学生的思考过程。过程中,学生能说得清、讲得明,阅读效果也就水到渠成了。3.学生要对其中的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明确把握,也就是分清主干和支干,关键词要找准,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与此同时,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富有创意性的构思布局,通过反复练习,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课文的思维导图。另外,老师可以利用现在发达多层面的呈现手法,如课件、视频等,把同学们的思维导图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因为这种方式也是一种很直观的鼓励,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就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这对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总之,把思维导图搬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这个舞台上,是一次尝试,一次创新。因此,在实际阅读教学工作开展中,老师对于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要有正确认识,明确教学优势与教学特点,将思维导图灵活应用在相应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阅读质量,也为之后的文字倾吐——习作筑实堡垒。
  参考文献:
  [1]王玉印,杨泽.给孩子的思维导图课[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20.
  [2]郭利娟.“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8283.
其他文献
摘要:以“自学”为主线、以“引导”为基础的“引导自学”课型,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应用这样的课型授课,让学生经历潜心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过程,真正将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关键词:引导自学 课型 自主学习  合肥实验学校一直践行的“引导自学”课型之路,是发展学生“个性鲜明、轻松愉快、潜力无限”的特色之路。首届毕业生钱芳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因为学术贡献被
摘要: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以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数学教育的一项关键责任。数学是一门兼具定量联系和空间思维的学科,有着笼统性、严密性和适合性的特点。针对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对现在数学课程中针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做法进行思考是值得研究的。本研究以此为目标,从课堂提问的角度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培养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可以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教
摘要:儿童诗是诗歌的一种,具有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情感丰富等特点。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纵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诗歌教学大都仅停留在学生品读赏诗的层面上,很少进行写诗的创作指导。让学生爱诗、赏诗、读诗、写诗,唤醒儿童沉睡的诗意,应该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一项非常重要而伟大的“工程”。  关键词:阅读 仿写 采风 创作 诗意  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受的文学样式。儿童还在牙牙学语时,就已
摘要:彩铅画因其简单、易学、细腻、表现力强的特点,成为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绘画形式。“心理绘画”的本质是一种投射技术,是对潜意识的表达,是把抽象思维情感具象化的过程。在改善亲子关系方面,“彩铅绘画”成为融化亲子关系的寒冰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彩铅画 绘画治疗 亲子关系 初中生  到了青春期,亲子关系变得紧张几乎是常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尝试带领初中孩子用绘画的方式去体会父母的不易,去肯定
摘要:“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有关于课堂教学的思想,提倡“教”“学”与“做”要结合并统一。高中物理课堂是“教学做合一”思想一个典型的应用阵地。文章从物理教学是生活化的、是师生双方的、是实践性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四方面阐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学做合一”思想的体现。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先生吸收西方教育精髓,结合中国教育实际,经历萌芽、发展和完善三个阶
摘要: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育应该主动作为,将疫情转化成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敬畏之心、至善之德、家国之情,遵循学生生命成长规律,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特点,引导学生直面疫情,认识生命,珍惜生命。  关键词:教育功能 敬畏之心 至善之德 家国之情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让原本短暂的寒假突破了往年寒暑假时间的总和。居家抗疫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的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了下来,让原本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去研究学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身心特点,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以“爱”去回应教师。这个过程,不能光靠老师的“单打独斗”,还要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家庭教育充分参与进来,那将会事半功倍。如此,不仅孩子们能得到思想上的健康成长,为知识的獲得打下了情感共鸣的基础,老师无疑也能获得身为师者的“幸福感”。  关键词:信任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直在追寻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不同的学习方式,创新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旨在突破教学瓶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应运而生,这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新思路。  本文在分析合作学习的意义和应用原则的基础上,对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提供新的建议。  关键词:小组学习 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地理实验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地理实验过程中提升了合作探究和自主实践能力。本文分享学生探究沙尘天气成因的实验过程,旨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摘要:绘本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了童真童趣,便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借鉴和模仿;同时,绘本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所以,绘本阅读和写话教学可以合而为一,作为小学低年级的一种素材性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和写话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绘本阅读 写话教学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表达实践,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而绘本是一种以连环画的形式给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