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所以让孩子们养成习惯就是教育。儿童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终身受益。因此,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从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期,让好习惯伴随孩子成长。
一、渲染氛围,营造“一个场”
在室外环境创设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要求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教室内、各种设施旁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墙壁处用一只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提醒学生不乱涂乱画;在学校花坛、草坪等处设置显目的“绿草茵茵,足下留情”等温馨提示标语,让孩子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儿歌激趣,架起“一座桥”
一年级学生是从幼儿园踏入学校学习的第一个阶段,虽说现在很重视幼小衔接,但是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生活等等各方面的改变,还是让一年级的新生有诸多的不适应。很多的该怎么做与不该怎么做,让一年级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因此,我经常使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比如在新学期开始,我就给每位家长学生致一封信,附上的还有一张养成教育的儿歌,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有教育孩子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有病先请假的《上学歌》;有教育孩子使用礼貌语言的《文明礼貌歌》;也有《写字歌》《读书歌》《上课歌》《下课歌》《放学歌》等等。适时选择相应的儿歌,提醒他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很快学生就在生动易懂的儿歌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以身作则,打开“一扇窗”
观察、模仿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说:“这是老师说的”、“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可见,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为学生打开“一扇窗”,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早上来校时,我热情地迎接孩子,主动向孩子问好问早,逐个进行指导来校后该干什么,并适时地对孩子进行讲礼貌和关心、爱护他人的教育。现在我们班的孩子都能够主动地向老师问好。
四、坚持不懈,筑起“一道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并不容易,一项研究证明,一个坏习惯的养成有时只需一天时间,但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反复,出现波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经常抓,时时抓,反复抓,抓反复,筑起一道坚固的好行为好习惯墙。例如:开学初,孩子们每天早上来到学校不知道该做什么?我就一一告诉学生,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并结合儿歌“清空书包,拉好拉链,挂在椅背,上交作业,整理物品,大声朗读”进行教育。但总有一些孩子不是在玩,就是慢吞吞地整理东西。对此,老师不能急躁,多给孩子讲讲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并常常提醒孩子,对于做得好的孩子要及时给予表扬。从点点滴滴的细节入手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在班上的孩子基本都能做到迅速有序地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进行早读。
五、以点带面,呈现“一片绿”
1.树立榜样。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着很大的可塑性,所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方式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让学生模仿。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老师一方面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学生的表率。另一方面要大量发现学生中的佼佼者,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2.奖励机制。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我结合学校“福娃争星”用设立“文明礼仪之星”、“物品摆放之星”、“文明就餐之星”、“文明休息之星”等,发现学生的优点,具体细致地指出他们的长处,使这些同学更加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促使其他同学更用心地学习,努力争取上光荣榜。这样经常性的激励,使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家校协作,构建“一张网”
学生的时间大都是在学校与家里度过的,两者就像是一条线条的两端,家长与老师只能各了解一端。两者如果能经常联系,各自反映在自己一端了解的情况,就能比较全面的了解孩子,会让我们的养成教育有效而快速。
正因为秉承这样的理念,所以我非常注意做好这个工作,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报到第一天的致家长的信,让新家长感受养成教育;家长会上的发言让家长理解支持养成教育;平时更是利用电话、校讯通、便条、建立QQ群等多种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要家长在家积极配合,做好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作为一年级老师必须学会在学生的土地上播下一颗行为习惯种子,并且勤于浇灌,踏踏实实走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第一步,不仅要有长期的计划,短期的目标,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行为,开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第一朵花,让学生能有一个美好的命运收获!
一、渲染氛围,营造“一个场”
在室外环境创设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要求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教室内、各种设施旁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墙壁处用一只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提醒学生不乱涂乱画;在学校花坛、草坪等处设置显目的“绿草茵茵,足下留情”等温馨提示标语,让孩子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儿歌激趣,架起“一座桥”
一年级学生是从幼儿园踏入学校学习的第一个阶段,虽说现在很重视幼小衔接,但是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生活等等各方面的改变,还是让一年级的新生有诸多的不适应。很多的该怎么做与不该怎么做,让一年级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因此,我经常使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比如在新学期开始,我就给每位家长学生致一封信,附上的还有一张养成教育的儿歌,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有教育孩子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有病先请假的《上学歌》;有教育孩子使用礼貌语言的《文明礼貌歌》;也有《写字歌》《读书歌》《上课歌》《下课歌》《放学歌》等等。适时选择相应的儿歌,提醒他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很快学生就在生动易懂的儿歌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以身作则,打开“一扇窗”
观察、模仿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说:“这是老师说的”、“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可见,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为学生打开“一扇窗”,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早上来校时,我热情地迎接孩子,主动向孩子问好问早,逐个进行指导来校后该干什么,并适时地对孩子进行讲礼貌和关心、爱护他人的教育。现在我们班的孩子都能够主动地向老师问好。
四、坚持不懈,筑起“一道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并不容易,一项研究证明,一个坏习惯的养成有时只需一天时间,但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反复,出现波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经常抓,时时抓,反复抓,抓反复,筑起一道坚固的好行为好习惯墙。例如:开学初,孩子们每天早上来到学校不知道该做什么?我就一一告诉学生,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并结合儿歌“清空书包,拉好拉链,挂在椅背,上交作业,整理物品,大声朗读”进行教育。但总有一些孩子不是在玩,就是慢吞吞地整理东西。对此,老师不能急躁,多给孩子讲讲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并常常提醒孩子,对于做得好的孩子要及时给予表扬。从点点滴滴的细节入手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在班上的孩子基本都能做到迅速有序地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进行早读。
五、以点带面,呈现“一片绿”
1.树立榜样。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着很大的可塑性,所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方式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让学生模仿。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老师一方面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学生的表率。另一方面要大量发现学生中的佼佼者,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2.奖励机制。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我结合学校“福娃争星”用设立“文明礼仪之星”、“物品摆放之星”、“文明就餐之星”、“文明休息之星”等,发现学生的优点,具体细致地指出他们的长处,使这些同学更加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促使其他同学更用心地学习,努力争取上光荣榜。这样经常性的激励,使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家校协作,构建“一张网”
学生的时间大都是在学校与家里度过的,两者就像是一条线条的两端,家长与老师只能各了解一端。两者如果能经常联系,各自反映在自己一端了解的情况,就能比较全面的了解孩子,会让我们的养成教育有效而快速。
正因为秉承这样的理念,所以我非常注意做好这个工作,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报到第一天的致家长的信,让新家长感受养成教育;家长会上的发言让家长理解支持养成教育;平时更是利用电话、校讯通、便条、建立QQ群等多种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要家长在家积极配合,做好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作为一年级老师必须学会在学生的土地上播下一颗行为习惯种子,并且勤于浇灌,踏踏实实走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第一步,不仅要有长期的计划,短期的目标,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行为,开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第一朵花,让学生能有一个美好的命运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