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提高学习物理的效率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w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的课时并不多,学生能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机会更少,也因此有一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不全面,造成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比较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习物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一、抓住开端,从心理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在八年级开始学习物理。上好第一节课很重要,这节课教学的成败往往决定学生以后的学习态度,所以要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物理时就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此,八年级物理在进行第一课教学之前,要根据学生爱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合理安排第一节课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充分用眼观察、动手搜集有关信息,激发他们的兴趣。如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搜集一些与物理有关的信息和实物,提出问题。可以多做点有趣的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使学生获得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体验,知道物理是有趣的。同时,介绍物理学发展的广阔前景,使学生了解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性,了解物理学在现实生活和各个科学领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心理上感觉学习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
  
  二、利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感到有趣才想去探究,去找原因。通过开端的教学所激发出来的兴趣是暂时的,时间一久,各科作业一多,这点兴趣就有可能消失。怎么办?为稳住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利用情感投入的办法。如教师经常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失时机地谈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物理现象,尽量给予学生满意的解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从不敷衍搪塞,不给学生泼冷水。我认为只有取得学生信赖,才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当学生从喜欢老师本人,进而发展到喜欢我们所教的物理课的时候,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首先,可以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其次,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物理。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把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浮力有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参观如何进行选种,在学到与热现象有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参观粮食的贮藏设备。通过这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的学习目的更为明确,概念得到加深,兴趣得到增长。
  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我们必须博览群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教起来得心应手的,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效率。
  (责 编 涵 冰)
其他文献
中年人改善体质靠什么?回答这个问题,许多人可能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不就是靠高质量的营养品么?”其实,这一观点并不正确。目前,我们国年知识分子的健康现状堪忧,与全国人均寿命68
五天戒烟法,是埃及戒烟协会于1988年,第一个“世界无烟日”前,广为宣传推行的一种戒烟法。
随着新年第一期《河南教育》杂志和读者朋友的见面,一个全新的栏目《政策看台》也正式“登场”了,正如我们的杂志要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宗旨一样,《政策看台》栏目的设置就是
尿液干化学分析是利用试带中携带的化学试剂与尿液中各化学万分进行反应,根据颜色的变化来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的技术.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有所增加,使得不少学生在校园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受到欺负和攻击的学生,可能会留下一定的心理阴影,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现在的生活五彩缤纷,新鲜事儿多的看不过来。朋友、同事有了情人,你已经不再惊奇。对于情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你有权怎样生活,你无权干涉别人怎样生活。今天你是旁观者,面对
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增长。余姚市出台《工业用地弹性供应实施办法》(下称《办法》),通过创新工业用地有偿使用疗式,合理确定弹性使用年期,为实体经济
近一个时期杨老师常说自己的心口“憋气”,有时候甚至感到呼吸费力或喘不过气。她自己觉得很奇怪,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有这种疾病呢?其实。胸闷、心口“憋气”,是一种主观感觉。轻者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因表现隐匿,部分病人预后差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4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以探讨冠心病患者SMI的特点和发生规律.
在英语教学中,确立英语文化意识,能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学生能自觉吸取并融人到新的文化环境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