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让孩子们怀着求知的欲望和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就会充满朝气、充满活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多样的,应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知识层面进行灵活创设。
  关键词:思维品质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也许你听到学生这样评价数学: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缺少兴趣的。这种观点虽然比较偏激,但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的消极状态。其实,生活是美的,而生活中有了数学就变得更美。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却没有感觉到呢?或许我们的教学设计不太能引起学生的数学兴趣。新的《课程标准》中写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让孩子们怀着求知的欲望和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就会充满朝气,充满活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数学情境的创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有关、生动形象的实例,能使课本上的抽象知识具体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并很快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巧妙设疑,让数学贴近生活,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愉悦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 创设故事情境,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思维从疑问中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中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悬念,创设情境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强烈地探求问题奥妙的积极性。
  如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授课前,先给学生们讲个故事:棋盘上的学问。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象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你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故事讲完了,在学生们还沉浸在故事中时,问:“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学生们都兴致勃勃的。有的学生立刻说:“有,小意思。”有的学生说:“没有。”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认真地思考。以故事情境引入新课既轻松又自然,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住了,有利于教学的进行。设置这一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急于释疑,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生机盎然的学习中去。
  
  三、 创设活动情境,确保个体的有效参与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落实这一理念。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如:《数怎么不够用了》我设置了这样一个引入过程:全班分四队进行知识比赛,规则: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每队基本分均为0分。学生们的积极性迅速地被调动起来,随着比赛的进行,必然会出现类似以下的情形:第一组:10 10 10-10,第二组:10-10-10-10,第三组……各组得分多少?第一组20分,第二组--不够减,怎么办?教师告诉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对新的知识的学习有了一种迫切感,有了强烈的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
  
  四、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数学情境,丰富感知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物模型、挂图、投影、录音(像)软件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一定的数学情境,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知认识,更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如《生活中的轴对称》这一节,伴随着小提琴曲“梁祝”,屏幕上展现翩翩起舞的蝴蝶,在蝶翼的张合间,让学生欣赏美妙的对称。通过对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使学生获取了数学知识。并且在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又大有裨益。又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教师可通过自制课件表现几何体展开与折叠的动态过程,学生定会感觉兴趣盎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采用其他学科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独立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我们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的素材,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其他学科的一些素材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用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就比较容易。此外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没有一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多方学习,多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的前提下精心设计,定能创设出活泼、愉快、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能力的培养、全面素质的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词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单位。英语词汇繁多且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其意义要由上下文来确定。而词汇的选择又形成了特定的语体语域。笔者介绍了传统词汇学研究的重点, 及语言应用能力所涉及的层面,从而推出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在词汇学习中所应该重视的方面;找出了丰富单词的承载内容的方法是尽力设计可以运用词汇的场合,进行大量的输出训练来熟悉并掌握词汇,以期待逐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词汇积极性词汇词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也迎来了全新的变化.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均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旨在通过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成为广大教师普遍赶住的问题.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依靠阅读教学.为此,如何不断的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是语言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师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以学生学习行为为出发点,从协作学习的内涵、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协作学习的设计等角度,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及引发的思考,对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应用协作学习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动力,搞活课堂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学习行为英语阅读协作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受以知识为本位的语法翻译法的影响和
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初中历史教师发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同时还需强化情感上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分为Ⅰ型(PCV1)和Ⅱ型(PCV2)两个型,其基因组为共价闭合环状的单链DNA,大小约1.7kb,其中猪Ⅱ型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标准化语言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是完成语文认知、提升基础语言逻辑
大部分的学困生都缺乏自信心,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自暴自弃、兴趣淡薄的心理,这会对学困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做好对贫困生的转化工作,帮
在不少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受多种特殊因素影响而质量得不到保障.甚至有些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整体严重偏差.怎样来组织教学,才能带领学生走出英语学习的困局呢?核心的策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