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的在课上的积极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uiCUI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当今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
  一、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首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首先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 在思维干扰处想。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最后,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实验。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中科院院士张景中认为数学实验就是动手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代数问题把字母化成数试一试,几何问题多画几个图看一看,这比你冥思苦想效果显著的多。如上"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实验,学生能折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在上"勾股定理"时,组织学生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实验,学生常常能拼出如课本的两个图形,而这些图形提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在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运用两个圆作相对运动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的了解。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革故鼎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努力摒弃"教师唱主角"的课,"见书不见人"的课,"中评不中用"的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令人担忧,在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提高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尤显必要,而自主学习是提高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关键。  关键词:民族地区 物理教师 信息素养 自主学习 教育信息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重视教育信息化专业人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素质教育力求使每个学生在本身原有素质基础上,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对于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作用凸显,人们逐渐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高中英语作为个人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高中英语教学受到学校与老师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策的探讨需要英语老师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在我国现存的教育体系中,高中教育作为个人教育历程的关键阶段受到个人与社会
从早时的“严师出高徒”、“因材施教”,到当今的“师生角色变化”、“换位思考”、“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等方式方法,细心揣摩和研究发现:平常而教育效果非凡的做法——宽容。  记得小学的时候,我看到舅舅经常喝易拉罐的啤酒,那时的我,朦懂不经事,也曾看到同学带这易拉罐到学校喝(只是不知道里面装的是饮料),于是我在家里偷偷地拿了一瓶放进书包。当我来到学校,正要尝尝味道时,被班主任发现了,她立刻
期刊
摘要:语言反映文化,文化通过语言得以表现。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是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然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作用, 背景知识是理解的基础,接着介绍了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制约作用, 最后就阅读理解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就阅读课教师应采取哪些教学活动和技巧来帮助学生增加背景知识,减轻
摘要:以往填鸭式和灌输式的中职语文教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有悖于我国新课改的基本精神,现代化的中职语文课堂需要实现有效教学,需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中职语文课堂,为了让学生参与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开展学生活动。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经历,提出了一些学生有效活动开展的策略,希望能对中职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职语文 有效 学生活动 对策  一、中职
万事开头难。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搞好“启蒙”教育,这是大家公认的“难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学者埃克斯雷指出;“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也表明: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采取各种途
期刊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下面我谈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还有许多教师对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比较忽视。如在教学的知识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内容一步到位与高考"接轨"等,而
期刊
生物与环境关系是生物学相关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对该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传授该方面知识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课堂教学、室内和野外的实验教学、生产实践等。为了让学生准确快速地理解掌握该知识,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开发出“生物与环境”关系内容的游戏教学。  一、教学素材  一次性的纸碟
期刊
摘要:目前,语感教学理念己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接受,尤其在小学阶段,对于语言学科来说,这是一切语文能力、语感体验的积累阶段,也是进行语文语感培养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时期。学生通过接触大量的言语材料以及对话练习,能够积累起一定量的经验,形成一定程度语感,并有可能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自身去吸收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同时,语文学科的学习以及语文能力的积累对其他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