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令人担忧,在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提高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尤显必要,而自主学习是提高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关键。
关键词:民族地区 物理教师 信息素养 自主学习 教育信息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重视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教师的信息化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由此可见国家高度重视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提高。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早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早已成为教育人士关心和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针对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却尚未深入,本文就“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粗谈薄见,虽观点肤浅但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关注。
一、目前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一)信息技术基础薄弱:
技术基础决定应用能力。因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技能滞后,是直接导致物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总体不高的重要原因。也是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有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一是信息的收集与整合能力不强。首先表现在获取物理教育信息的方式单一、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其次是对所采集到的物理教育信息存储方式不当,归类汇总不力,优化整合不深。
二是信息的加工与转化能力不强。所采集到的物理教育信息大多以原始的形态出现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对信息的加工与转化,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首先是因为物理教师对信息的加工、转化的意识淡漠,更重要的是因为物理教师对信息设备、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较差,信息的加工、转化的能力欠缺,属“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是信息的应用与传播等能力不强。首先表现在大多物理教师对物理教育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不强,信息集成度低下;其次表现在对信息传播形式的选择不适,与教育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
(二)信息意识相对滞后:
认知水平决定行为动机。因物理教师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应用缺乏科学指导,导致教师对信息素养在教师专业发展、教学需求中的定位偏差。具体表现在:
一是信息整合意识淡漠。对所收集到的物理教育信息缺乏有效整合,使纸质的、声音的、文本的、影像的各类信息资源混杂,未按自身教育教学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形成信息整体构架,既影响应用和传播效率,又不便于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
二是信息共享意识淡漠。物理教师与信息服务部门之间、同行之间、师生之间,优质物理教育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程度极低,既降低了优质的物理教育信息的传播与应用效能,又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更谈不上信息优势互补。
三是信息安全意识淡漠。大多物理教师对优质的物理教育信息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容易因应硬件故障而被丢失,因病毒攻击而被篡改,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都较差。
四是信息道德意识淡漠。大多物理教师因对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体系以及约定俗成的认知程度低,在信息的收集与整合、加工与转化、应用与传播过程中容易违背各种社会约束,甚至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归因分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民族地区物理教师而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从获取信息的手段上讲,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已没有本质上的差距,笔者认为,产生上述现状的原因有三:
一是上级培训大多以“通识性”培训为主。民族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的教师培训活动,大多以学科“通识性”培训为主,重在强化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很少专门涉及教师信息素养(特别是物理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针对性培训。当然站在区域性教师培训的宏观角度看,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二是校本培训未及时跟上。即使在同一个行政区域,不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程度是有所不同的,这必然会对不同学校物理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不同的现实要求,学校完全可也根据本校教育教学实际(特别是教师实际),积极开展好提高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校本培训工作,使校本培训和上级培训优势互补。但就目前而言,专门针对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校本培训也几乎是一片空白。
三是教师信息情感意识不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天天按部就班地上着课、批改着作业……久而久之虽不可谓身心疲惫,但难免有些职业倦怠,哪还有什么激情收集信息,更谈不上信息的整理与加工、转化与创新了,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感受不到在信息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原始冲动和幸福愉悦。这是大多数教师的真实感受,民族地区的物理教师也不例外。从本质上讲,这是民族地区物理教师没有理性地认识到信息对教育教学和自身专业发展的积极意义的表现,更是信息情感淡漠的表现。
三、提高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最有效途径——自主学习
从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来看,上级培训针对性不强,校本培训未及时跟上等固然是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总体偏低的重要原因,但任何来自外部的条件性刺激,对教师本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远远不如来自自身的内在需求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大,因而笔者认为:提高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最有效途径是自主学习。
首先,通过自主学习,强化物理教师的职业情感。只有我们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才会对物理教育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对物理教育充满热情。职业情感决定职业投入,职业投入决定职业回报,而教师职业回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成才、学校发展、社会进步。选择了做教师,就应该热爱教育,就应该建立对教育的深厚感情,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动力源,进而使信息素养的提高成为可能。所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自身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的意义和价值的,强化自身的职业情感。
其次,通过自主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的信息能力,所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应高度重视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提高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希望得到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刘鹂.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问题归因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2。
[2]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陆宏,冯学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J].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7
关键词:民族地区 物理教师 信息素养 自主学习 教育信息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重视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教师的信息化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由此可见国家高度重视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提高。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早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早已成为教育人士关心和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针对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却尚未深入,本文就“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粗谈薄见,虽观点肤浅但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关注。
一、目前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一)信息技术基础薄弱:
技术基础决定应用能力。因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技能滞后,是直接导致物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总体不高的重要原因。也是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有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一是信息的收集与整合能力不强。首先表现在获取物理教育信息的方式单一、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其次是对所采集到的物理教育信息存储方式不当,归类汇总不力,优化整合不深。
二是信息的加工与转化能力不强。所采集到的物理教育信息大多以原始的形态出现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对信息的加工与转化,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首先是因为物理教师对信息的加工、转化的意识淡漠,更重要的是因为物理教师对信息设备、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较差,信息的加工、转化的能力欠缺,属“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是信息的应用与传播等能力不强。首先表现在大多物理教师对物理教育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不强,信息集成度低下;其次表现在对信息传播形式的选择不适,与教育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
(二)信息意识相对滞后:
认知水平决定行为动机。因物理教师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应用缺乏科学指导,导致教师对信息素养在教师专业发展、教学需求中的定位偏差。具体表现在:
一是信息整合意识淡漠。对所收集到的物理教育信息缺乏有效整合,使纸质的、声音的、文本的、影像的各类信息资源混杂,未按自身教育教学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形成信息整体构架,既影响应用和传播效率,又不便于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
二是信息共享意识淡漠。物理教师与信息服务部门之间、同行之间、师生之间,优质物理教育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程度极低,既降低了优质的物理教育信息的传播与应用效能,又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更谈不上信息优势互补。
三是信息安全意识淡漠。大多物理教师对优质的物理教育信息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容易因应硬件故障而被丢失,因病毒攻击而被篡改,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都较差。
四是信息道德意识淡漠。大多物理教师因对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体系以及约定俗成的认知程度低,在信息的收集与整合、加工与转化、应用与传播过程中容易违背各种社会约束,甚至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归因分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民族地区物理教师而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从获取信息的手段上讲,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已没有本质上的差距,笔者认为,产生上述现状的原因有三:
一是上级培训大多以“通识性”培训为主。民族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的教师培训活动,大多以学科“通识性”培训为主,重在强化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很少专门涉及教师信息素养(特别是物理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针对性培训。当然站在区域性教师培训的宏观角度看,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二是校本培训未及时跟上。即使在同一个行政区域,不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程度是有所不同的,这必然会对不同学校物理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不同的现实要求,学校完全可也根据本校教育教学实际(特别是教师实际),积极开展好提高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校本培训工作,使校本培训和上级培训优势互补。但就目前而言,专门针对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校本培训也几乎是一片空白。
三是教师信息情感意识不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天天按部就班地上着课、批改着作业……久而久之虽不可谓身心疲惫,但难免有些职业倦怠,哪还有什么激情收集信息,更谈不上信息的整理与加工、转化与创新了,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感受不到在信息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原始冲动和幸福愉悦。这是大多数教师的真实感受,民族地区的物理教师也不例外。从本质上讲,这是民族地区物理教师没有理性地认识到信息对教育教学和自身专业发展的积极意义的表现,更是信息情感淡漠的表现。
三、提高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最有效途径——自主学习
从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来看,上级培训针对性不强,校本培训未及时跟上等固然是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总体偏低的重要原因,但任何来自外部的条件性刺激,对教师本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远远不如来自自身的内在需求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大,因而笔者认为:提高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最有效途径是自主学习。
首先,通过自主学习,强化物理教师的职业情感。只有我们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才会对物理教育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对物理教育充满热情。职业情感决定职业投入,职业投入决定职业回报,而教师职业回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成才、学校发展、社会进步。选择了做教师,就应该热爱教育,就应该建立对教育的深厚感情,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动力源,进而使信息素养的提高成为可能。所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自身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的意义和价值的,强化自身的职业情感。
其次,通过自主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的信息能力,所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应高度重视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提高民族地区物理教师信息素养,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希望得到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刘鹂.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问题归因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2。
[2]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陆宏,冯学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J].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