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721050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教学工作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获得了丰富和发展。在面向学生讲解语文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立足于学生的角度上来看,语文课堂是其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渠道,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还是对其观念的形成,都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将语文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一方面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够为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针对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传承 弘扬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8.050
  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位华夏子孙所承担的责任,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华儿女所肩负的义务。当前,中小学生在借助互联网技术、接触到更多来自西方国家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应当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化自信,充分感受本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语文课堂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应当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职责。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提升语文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领悟传统文化的机会。在下文中,我们对在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有效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在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学生既要自语文学科中获取到运用语言文字的知识,也要从中获得正确的精神层面的引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语文课堂既是知识传播的阵地,也是文化交流的途径。语文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传统文化内容,而传统文化内容也需要借助语文学科这一载体与学生见面。
  在开展语文学科教学时,教师要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于语文学科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一员,以及更好地应对未来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优秀人才。
  从教师的角度上来看,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内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是提升语文学科教学水平的切入口,也是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自我、丰富自我的有效载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
  二、在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1.强化古诗词的讲解水平
  对于学生来说,接触传统文化最为便捷的路径莫过于古诗词。学生们自入学之日起,就会接触到不同类型、内含丰富的古诗词,这也成为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第一印象。教师强化古诗词讲解水平,可以帮助学生为深入的领悟传统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在进行古诗词的讲解时,许多教师大多采取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阅读古诗,再大致讲解古诗内容,然后再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对于古诗词的深入认识,即便勉为其难地背诵,难以深入掌握其内涵。因此,我们建议教师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诗词学习中。
  具体来说,首先,在正式讲解古诗词之前,教师可以预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全情投入,倾听诗词朗诵。可以采取播放录音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教师朗读、学生倾听的方式,让古诗词能够在学生心中形成初步印象。其二,教师应当营造适宜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空间,例如,在教室内悬挂古诗词的挂图、古诗词书法作品等,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加深对古诗词的了解。其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声诵读古诗词,在诵读的过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获得相应的锻炼,将诵读环节安排在每节语文课的课前,还能帮助学生调节学习状态。教师则可以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之上,将诗词的创作背景讲给学生听,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其四,传统文化需要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更好地焕发生命力,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学的古诗文所描绘的意境,绘出诗意画。采取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表达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已经具备了深入领悟古诗内涵的能力,教师进行古诗词的讲解时,可以适当进行文化知识的延伸,使学生能够积累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2.鼓励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语文教材所选取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和内容,仅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契合,同时也能将许多正面積极的精神传达给学生。但语文课本当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是有限的,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主动地获取传统文化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蕴含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书籍,充分考虑到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确保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内容都是对其有利的、蕴含着传统文化气息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与传统文化传承有关的纪录片,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带领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
  带领学生了解传统节日,一方面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创设与传统文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中国的传统节日多与儒家思想、家庭伦理以及爱国主义情怀有密切的关系,学生能够从中领悟传统文化精神。
  举例来说,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开展扫墓活动,并借此机会向学生们讲解革命先辈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他们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包粽子、编五彩绳,同时向学生渗透屈原的爱国精神。在重阳节,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帮助身边的老人,同时渗透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相对于平面化的传统知识的讲解,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容更加深厚,也更容易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为民族文化而骄傲、自豪。
  4.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获得传承传统文化的机会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当跳脱出传统模式的束缚,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做出适当的更新与完善,以更为全面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语文教师于班级内部或学校内部举办与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文化活动,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接触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
  机会。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与班级内部举办传统文化故事交流会,鼓励学生将自己所知道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故事分享给其他同学。这既是对于分享者本身的锻炼,同时也能够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
  教师也可以在校内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对于在竞赛中有着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奖励与表扬能够为其今后的学习提供动力,也能够帮助其养成主动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假期中收集更多的历史故事,并将游览名胜古迹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使其掌握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有效强化自身的文化积累水平。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融入传统文化内容,既能对语文学科本身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能帮助学生奠定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缺乏相应的方式。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提出了几点在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希望能够为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郑翠青《在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年第13期。
  [2] 谭桂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年第6期。
  [3] 郭丽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年第2期。
  [4] 张旭琴《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人文之友》2019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教学效率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炉火纯青的技术水平;其次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从小学语文学习的意义、提升学生的兴趣以及强化学习效率方面,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几点见解,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师能有所  启发。  关键
  本文基于航天型号产品制造过程信息一致性管控要求提出了航天型号产品制造过程一本帐工程的概念和实施模型,进行了单一数据源集成框架体系、信息一致性管控机制、应用实施
  研究了ZL205异型结构件铸造工艺,设计了浇注系统、冒口、冷铁。在工艺设计的过程中利用铸造数值模拟软件对充型、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铸造缺陷进行了预测,同时进行
摘 要:语文是中学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语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文学修养,在中学的语文教学内容中,先秦诸子散文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完成以及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教育教学不再只是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以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先秦诸子散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对于培养
她本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半辈子在村里种地看孩子的农家妇女,44岁时靠借来的5000元办厂创业。如今,69岁的她拥有了上亿财富。这位普通农村妇女创造的奇迹,伴随着她怎样的人生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从中体验美好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体会优美的语言及表达方式。记得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师生朗读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富有情趣的课堂。”因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都把朗读指导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事实证明:一堂语文课,即使没有先进的教学手段,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从本质上来讲,小学语文作文是学生思想感情表达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体现。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采取分段训练模式,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写作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本文以实际教学为背景,阐述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的策略
摘 要:生命体验与当下所提倡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对于纠正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误区、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提升写作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以用“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生命美学意识、重视写作前的教学、创新写作教学模式、感性引导与理性指导相统一的策略,将生命体验融入写作教学,将赋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新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生命体验 语文核心素养 写作教学 审美意识  DOI:10.
  数字化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对产生的数据进行规范化管理,产出标准化的数据,对数据采集和生产方法进行规范和约束,以保证在数字化工程体系下所有信息源都能产出合格的数据。本文
摘 要:在我国中职院校新教改与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进行一体化教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职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与作用,中职院校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促进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 教学改革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