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甲膜穿刺反向引导气管切开术:一项随机对照的小型猪实验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p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环甲膜穿刺反向引导气管切开术(cricoid membrane puncture directed tracheostomy,CMPDT)、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stomy, ST)和环甲膜切开术(cricothyroidotomy, CT)的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探讨利用CMPDT建立紧急气道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将15只小型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麻醉插管后建立小型猪低氧血症模型,待SpO2降至80%时(T0)分别应用上述3种技术建立气道,记录3组手术时间、术中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和动脉血气等指标及术中并发症。术后常规饲养小型猪2个月,由盲于实验分组的医师记录术后并发症并评分。

结果

所有小型猪均成功建立气道。术中心电图显示停止供氧后小型猪T波降低,Q–T间期缩短,恢复供氧后均很快恢复至正常水平。3组窒息前、T0和手术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pH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每组的T0和手术后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CMPDT组的总手术时间为(174±34) s,ST组为(619±128) s,CT组为(86±12) s。但是CMPDT组恢复通气时间最短,为(23±4) s。ST组中3只小型猪出现了低血压,1只术后有轻度出血和创口轻度感染,经局部冲洗清创6 d后痊愈。CT组1只有轻度喉部软骨损伤,拔管时略感困难,但并未发展为声门下狭窄。CMPDT、ST和CT3组的并发症总评分分别为3、13和9。

结论

3种方法都可有效的恢复通气,其效果无明显差别,但是CMPDT可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SpO2和其他生命体征,且评分较低。动物实验表明CMPDT通气速度快、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项快速、安全、有效的紧急气道技术。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血脂指标与突聋的发病及疗效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共258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听力损失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曲线类型(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型和全聋型)及疗效(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血浆中各项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
目的分析筛选能够鉴别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最大直径≤1.0 cm)良恶性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甲状腺微小结节壁结构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90例经手术病理或细针穿刺活检证实的最大直径≤1.0 cm的结节的甲状腺病变患者,共208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106个,恶性结节102个)。回顾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建立回归模型,比较进入方程中的变量优势比(OR值)。其中将边缘分
目的研究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填塞与不填塞膨胀海绵的短期以及远期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12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腔填塞和鼻腔不填塞膨胀海绵组,其中填塞组37例,伴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10例(27.0%);不填塞膨胀海绵组75例,伴AR 15例(20.0%)。填塞组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11例(29.7%),不填组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26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辅助下耳源性脑脓肿穿刺引流术的操作技术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4例在影像导航辅助下行穿刺引流术的耳源性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59岁,其中25岁以下者3例。均有中耳胆脂瘤病史,脑脓肿均为单发,其中大脑颞叶脓肿3例,小脑脓肿1例。结果3例颞叶脓肿患者采用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1例小脑脓肿患者采用乳突腔穿刺引流术。4例患者在影像导航
目的探讨多种技术联合治疗复发性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20例复发性耳廓假性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囊肿前壁软骨及软骨膜切除、后壁软骨作平行的槽状切开并粗糙化,分区加压包扎囊肿区皮肤,术后随访观察耳廓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8~42个月,20例患者均痊愈,未发生囊肿复发、耳廓感染或畸形,疗效满意。结论联合采用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后壁软骨平行槽状切开及粗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3例儿童支气管肿瘤的临床特征,加深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提高确诊率。方法对3例经硬质支气管镜诊断为支气管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支气管肿瘤患儿中,均为男性,年龄6~10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病程1 d~3个月;3例经胸部64排CT及气道重建检查均发现有主支气管堵塞而被诊断为支气管异物;经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发现为支气管占位,活检病理结果示黏液表皮样癌1例,伴横纹肌样表型的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rN3患者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3年8月因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且分期为rN3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9例为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18例患者转移淋巴结直径>6 cm。有10例选择放疗联合化疗;9例行改良性颈淋巴清扫术,18例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其中6例行胸大肌皮瓣修复,术后有12例患者接受放疗,20例患者接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