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稻旱育抛栽早晚品种搭配研究

来源 :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lkll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早稻嘉育948和嘉育293,晚稻甬粳18和丙97-209,进行连作稻旱育抛栽的茬口搭配研究。结果表明,与旱育秧手插相比,旱育抛栽的水稻有效分终止期提早2 ̄5d,最高苗增加77.7万 ̄114.2万/hm^2,生育期延长1 ̄2d,有效穗增加15.2万 ̄66.7万/hm^2,每穗总粒增加1.6 ̄6.03粒,旱育抛栽连作水稻的品种搭配组合以嘉育948与丙97-209产量最高。
其他文献
新编初中英语教材,降低了课文生词的密度,提高了生词的复现率。这既有利于学生领会、记忆和应用新词汇,也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复习巩固。但在每一单元或每一课教学内容时如何呈现
L9(3^4)正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套播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播种期,其次是鲜稻草覆盖,再次是播种量,氮肥运筹对产量影响不大。浙北地区晚稻套播小麦宜10月25日播种,播种量225kg/hm^2,晚稻收割后1周覆盖
浅谈隐蔽课程与素质教育●安徽省蚌埠卫校张承林“隐蔽课程”亦称“潜在课程”,是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1968年首先提出的。与正规课程相对,指正规课程以外,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一
原粳7号主要表现为产量高,穗大粒多,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应性广,抗倒性强。大作加作晚稻和单季稻时全生育期分别为141和162d左右。在高产栽培时,应注意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
通过对浙中地区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调查观察,初步探明该病回升流行原因主要是由于熟制改变、稻板麦的推行、感病杂交稻品种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冬季气候变暖和化学农药使用不当等
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对抚顺市2013-2018年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以Ⅲ类水作为地下水水质目标,找出主要污染物及超标率。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法
饮马河流域总面积为56.86km~2,主河道全长16.72km,河道比降为4.23‰,该河发源于连山区老官堡镇境内的落石山,海拔高程为204.0m,经老官堡、塔山流入渤海。饮马河流域河段无水
4月13日,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暨48 TEU智能新能源集装箱船项目启动会在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浙江省湖州市举行。此次活动由交通运
早稻栽培方式比较试验徐丽红(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323000)随着劳动力价值的不断提高,要稳定早稻产量,推广轻型栽培技术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1996年进行了几种早稻栽培
本文通过对早稻秧苗不同叶龄期经受不同低温持续时间处理和不同抗寒剂的浸种处理,探讨了早稻秧苗不同叶龄期的抗寒性和低温持续时间长短对成秧率,秧苗素质及抗寒剂浸种对秧苗耐